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娱乐圈炮灰后,我考公上岸了(292)

作者:玄度 阅读记录

毕竟当下的环境之中,人们对于香云纱要不就是一无所知,要不就是被它动辄上千的价格所吓退。

更有甚者,明明对于香云纱只是一知半解,但却在网络上大放厥词,认为香云纱是智商税、割韭菜的暴利行业。

这不仅仅是对于香云纱本身的污蔑,同时也无形之中劝退了很多对它有兴趣的目标群体。

这一期节目,是为香云纱正名,同时也是让大家了解更多的香云纱知识,以便能够辨认出真正的香云纱,区分鱼目混珠的伪劣产品。

眼见着素材的拍摄也基本完成,大家都准备回到落脚的小楼,简单休息一晚以后,明天就可以启程离开了。

*

然而刚出内室,之前还万里无云的晴天,此刻竟然已经是乌云密布,阴沉沉的天幕压了下来,仿佛下一刻就会有瓢泼大雨淋下。

“遭了!”李村长脸色猛地一变,拔腿就朝着远处的晒莨场狂奔。

嘉宾们一脸懵逼,面面相觑之下还是赵别枝率先打破了沉默。

“快下雨了,香云纱不能沾水,李村长大概是急着去晒莨场把那些还在晾晒的纱绸收回去吧。”

其余人一听,顿时恍然大悟。

“那咱们也去帮忙吧。”吴六一话音刚落,几个嘉宾就一窝蜂地冲向了晒莨场的方向。

还真是应了之前李村长总是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干这行,是靠天吃饭的。

谁知道这天气会不会说变就变,华南的热带季风气候本来降水量就大,而且天气变化也比较陡然。

但偏偏就只有这里的河泥才符合香云纱制造的标准,而且气温、湿度也对它的最终成品有所影响。

哪怕把珠三角的河泥运到其他地方,也是没办法制造出和这里一样惊艳优良的香云纱。

*

一行人急急忙忙地赶到晒莨场,工人们自然也觉察了不对劲,纷纷组织着将晾晒的纱绸往库房里面搬去。

偌大的草坪之上,起码晒了几百条纱绸,嘉宾们见状也赶紧上前搭把手帮忙。

一番紧锣密鼓地抢救下来,可算是在雨水落下来之前将所有的纱绸运回了仓库之中。

其中大半都是还没有完成晾晒的半成品,眼下这种天气,要想继续完成后续的晾晒恐怕得登上好几天了。

也不知道这些半干不湿的纱绸会不会因为存放在库房之中而发霉。

不过经验丰富的晒莨场众人面对这种情况肯定有着应急处理方法,看着一旁李村长和工人们一脸庆幸的模样,估计问题不会太大,嘉宾们也都纷纷松了口气。

第249章 良心的抉择

没过多久,外面就哗啦啦地下起了瓢泼大雨。

幸好,再晚一会儿,那些珍贵的香云纱恐怕就在劫难逃了。

对于嘉宾们的热心相助,李村长此刻是连连道谢。

据他所说,这批货物是月底就要交付给客户的急单,时间紧任务重,最近晒莨场的大家都是铆足了劲想着早点干完交货。

要是真被雨水给淋湿了,巨大的损失是一方面,能不能如期交货才是最主要的问题。

毕竟对方可是安宁晒莨场的大客户,有不少晒莨场都暗戳戳地盼着他们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点问题,好顺理成章地夺走这个大客户。

听完李村长的讲述以后,嘉宾们也是感慨万千。

没想到香云纱市场内部的竞争竟然如此激烈。

但转念一想,既然遂平地区曾经不过上百家晒莨场,而如今只剩下了一手之数,除了市场动荡、天灾这种不可控的因素影响,绝对也有着恶性竞争的影响在其中。

谈到这个问题,李村长显得非常无奈。

“很多人就觉得香云纱是一个非常赚钱的行业,其实它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样。

可能人们觉得我们卖的衣服和布料好像好贵的样子,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香云纱更多的是一种传承一种文化的传承,它并不属于一个非常赚钱的行业。

我们是坚持质量第一的,这也是为什么人都跑来要求我们替他加工,但是我们都拒绝了。”

不得不说,正是因为有这种坚守初心的理念,才能够让安宁村抵抗住曾经行业泡沫破灭所带来的巨大动荡,使得目前进入发展的平稳期。

仓库外,雨声哗哗作响。

不过这场大雨来得急,去得也急。

隔了一会儿,雨势逐渐变小。

而工作人员们也给仓库里的大家送来了雨伞。

“行了,明天再做吧,大家最近也都累坏了。说不定这场雨就是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想让你们多休息休息。”

李村长冲着一旁的工人们挥了挥手,示意他们也可以回家休息。

工人们闻言咧嘴一笑,七嘴八舌地答道:

“东家,咱们不累,重点是要赶在月底之前把这批货给出了。”

“对啊,每年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嘛,我们还能干,起码干到八十岁!”

工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仓库里,气氛突然就变得热烈了不少。

不过最终,李村长还是要求他们先回家休息,等明天再过来处理后续的纱绸问题。

*

大家陆陆续续地离开了仓库,短暂的热闹之后,这里又重归了平静。

刚刚收进来的这批晾晒了一半的香云纱和已经是成品等待出货的香云纱是严格分开的。

一般来说,进行过乌的香云纱,静置五十分钟之后就会被工人们放进河里洗去上面的河泥。

此时的纱绸已经变得乌黑,上面附着一层极薄的黑胶,这是织物、薯莨、河泥三者互相结合互相反应的结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