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互换后,将军手撕他的白月光(124)
看他不整死他!
“本将希望,杜大人以后在朝堂上唯我是从,杜家全力支持我的举动。”
杜祈安猛地抬起头,“楚将军莫要太过分!”
他杜家家大业大,姓楚的这是想要将他们杜家收为己用。
他哪里来的如此大的脸面,连皇子的面子他们杜家都不给,岂会给他这个脸。
手中的笔迟迟没有落下,这条没得商量!
沈昭笑了笑,“杜大人莫急着拒绝,且听本将说完。杜大人放心本将绝对不会让你或者杜家替本将做杀人放火之事,更不会让杜大人或杜家为本将出生入死。
只希望,本将在被人打压之时,在无人相助之时,杜大人和杜家能站出来助我一臂之力。
本将还希望,杜大人和杜家不要站在本将的对立面,这个要求不算过分吧。”
杜祈安表情怪异的看了一眼沈昭,这个姓楚的就不能一次性将话说完。
前面说的好似要他们杜家卖身给他楚慕一般。
这后面说的还算是人说的话,还算通情达理。
这条他可以接受。
“不过分。”说着,一笔一划的将这条给写了进去。
一旁的楚慕感动不已,阿昭这是在为他做打算啊。
知道他在朝堂之上孤立无援,被人打压。
这是在为他寻庇护,阿昭的心意他懂。
沈昭被楚慕感动的眼神瞧得心底发毛。
平白无故的,榆木疙瘩这般感动作甚,连眼眶都红了,真让她难以理解。
沈昭待杜祈安写完这一条,继续说道:“这第二条吗,本将是希望杜家助我为沈家父子平反,为他们洗去身上的冤屈,光明正大的归京。”
杜祈安眉头拧得更深,沈家父子得罪的不仅是太子,还有其他人。
姓楚的或许不知吧,流放沈家父子的决定,不仅有太子的手笔,还有另外两位不在京都的大将的手笔。
沈家父子手下的西北军,多数落在了那两位手中。
护他们一二,杜家还是能做到的。
可若真的为沈家父子平反,杜家得罪的可不仅仅是太子了,还有另外两位惹不起的存在。
另外两人,可不是像楚慕这般好打压的主帅,个个都是能将这个朝堂震三震的人物。
“这恐怕不行,楚将军莫要提一些不切实际的条件,本官只能答应楚将军,让杜家族人护沈家父子周全,为他们平反一事,楚将军就莫要再提了。”
沈昭不解,她只是让杜家相助她为父兄平反,杜家从不站队,这对他们来说不是难事。
莫不是这其中还有她不知道的隐情。
“阿昭,不如就依户部侍郎之言,让杜家族人在流放之地,护着父兄周全吧。”岳父和沈兄不是那么容易翻身的,沈家出事之际他就去细查了其中端倪。
“为什么?为何就不能为他们平反了,你们一个两个的难不成都怕太子不成!”
第102章 只有强大起来,她才能应对一切
杜祈安闻听此言,就知姓楚的还当真不知晓其中缘故。
也是一个没有家族做依仗的将军,又是一个木讷不圆滑的主儿,他怎么会知道其他人在沈家父子那件事中,也出了力。
倒是这个楚夫人还算看得通透。
杜祈安想着既然他现在和姓楚的站在一条线上,就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什么都不知,无缘无故得罪人。
到时他们杜家也跟着受累不是。
“楚将军或许还不知晓,当年沈家父子出事,不光有太子的手笔,还有另外两位你得罪不起的存在。
不是我杜家不愿帮这个忙,实在是这个忙帮不得,那两位不是我杜家能得罪得起的。”
沈昭皱眉,父兄出事她只知道是太子的手笔,却不知道这其中还有别人的参与。
还有杜家得罪不起的存在。
杜家向来中立,家族子嗣为官者不比她们沈氏一族的少,能让杜氏得罪不起的只有寥寥几人,可她细想下来,这几人之中并没有人与她沈家有仇啊。
“还请杜大人明言。”
“楚将军不妨想想,太子将沈家父子赶出京都之后,其中谁得利最多。”杜祈安点到为止,姓楚的看样子也不像是蠢钝如猪的,自然会想到是谁。
沈昭确实想到了是谁。
其中谁得利最多,当然是瓜分了他父兄部下的两位大将了。
在临海驱赶倭寇的陈定天和镇守边关的武洪钟。
父亲与他们二人无冤无仇,甚至多次率领西北军助两军一臂之力。
没成想,他们二人会害父兄。
或许只有她不知晓陈武二人也害了父兄,听榆木疙瘩刚才话中意思,他好像也知晓这其中缘由。
杜祈安说得没错,无论是陈定天还是武洪钟都是她得罪不起的存在。
尤其是镇守边关的武洪钟,那是一个连皇室都不放在眼里的主儿。
而且这武洪钟与忠义王武泓还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
否则武洪钟也不敢如此有恃无恐。
老皇帝多次宣召他入京,这老匹夫却多次推脱,甚至还明着挑起边关战事,以脱不开身为由,恕不能入京复命。
为父兄平反一事任重而道远。
她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太子一党,还有另外两座大山。
这一认知压得沈昭无法喘息。
她若再强点就不会这般被动了,明明知道父兄是被冤枉的,连冤枉父兄的人她都知道。
可现在的她却无能为力。
想着,沈昭握紧了拳头,眼神变得格外坚毅,无论对方是谁,她都不能放弃为父兄平反。
他们不该沦落至此,还好她现在是楚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