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互换后,将军手撕他的白月光(80)
一个县出来的秀才都是有数的,只手可数的,她还嫌弃上了。
尤其是于家落魄之后,于子桓的科举之路更为艰难,就算这样人家依旧考上了秀才,这可是个好苗子啊。
没有楚慕当大将军,楚家说不定将来还不如人家于家呢。
她高贵个什么劲儿。
楚家老大是个大善人在锦州经营着些小生意,楚家老二出了名的老秀才,当年还是垫底的那个。
若不是楚父当初还在,楚老二那个垫底的名额都捞不着。
指望他光耀门楣,还不如指望天上掉馅饼来得实在。
“大嫂你也这么认为吗?子桓配不上妙妙?”沈昭才不会心疼嘤嘤抽泣的楚妙。
她对楚妙的印象极差,她可是没忘楚妙来到大将军府的第一天就开始作妖。
这样不安分的女子,真让她怜惜不起来,尤其她还是楚家人。
从根坏到叶的人家,能生出什么样的好鸟来。
于子桓仿佛一个看客一般,听着楚妙对他的各种羞辱。
他已经习以为常了,在于家落魄之后,比这还锥心的话他听了无数遍。
对他来说这些话无痛无痒,根本给他造不成实质的伤害。
反倒是这个楚将军,与他听闻的完全不同。
如此能言善辩的人,怎么会被外人说成是不善言辞木讷之人呢。
郑氏保持着得体的笑意,她敢说于子桓配不上楚妙吗。
这根本就不是配不配的上的事儿,若是放在有规矩的人家,于子桓就算现在落魄成了乞儿,有婚书在身,她也要忍着痛将楚妙嫁过去。
本想让老三为妙妙推去婚约的,看来也不成了,只能指望着婆母了。
“何来配上配不上之说,妙妙她还小,现在谈婚论嫁还太早。
于秀才才学兼备,男子嘛都是有骨气在身的,尤其是于家现在这个境况,于秀才更应该发愤图强才是。
这心思应该放在科考上而不是放在儿女情长上,年后于秀才就该参加乡试了吧,等于秀才高中,再谈和妙妙的婚事也不迟。
于秀才高中举人老爷,双喜临门对妙妙对于秀才都好,也能回击那些不实的闲言碎语不是。”
郑氏的一番话,让沈昭嗤之以鼻。
还真是不要脸至极。
郑氏她这是看退婚不成,又另作了打算啊。
这算盘珠子都崩到别人脸上了,举人是那么好考的?
许多人光秀才跨举人这一阶段奋斗了半生。
这不仅拖着于秀才来娶楚妙,更是留了后手啊,若于秀才明年一举高中举人。
就凭于秀才这年岁,可想而知前途无量不说,还会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一直不曾开口的于子桓站出来,说道:
第65章 你可闭嘴吧
“多谢楚夫人谬赞,晚辈前来京都不是来与楚小姐订婚的,而是来送还婚书的,往后于楚两家各不相干。”
于子桓说着从怀中将婚书掏了出来。
他虽算不上精明,可也不傻,楚大夫人的意思他还是听得懂得。
他本来也是前来退婚的。
郑氏和楚妙眼中闪过一抹不信。
这个穷酸书生,这又是打的什么主意。
是仗着楚慕现在护着他,明目张胆地在她们眼前蹦跶和挑衅。
仗着她们现在不敢提退婚,才会肆无忌惮的装模作样拿出婚书来退婚。
可真无耻啊!
郑氏母女没有一人去接于子桓手中的婚书,现在她们二人谁都不敢接也不能接啊。
沈昭的话还在耳边回荡。
接了就是不孝、不义、不信守承诺,这罪名她们可担待不起啊。
楚妙虽然很想去接过婚书撕毁,可娘亲抓得她的手好痛,她不敢。
于子桓见状,心底叹了一口气,这婚书楚大夫人在楚将军面前是不敢接了。
识趣地又将婚书放进了怀中。
郑氏和楚妙瞪了一眼于子桓。
这个无耻小人就是故意的,见她们不去接,连推让推让都没有,直接收了起来,分明就是不想退!
沈昭嘴角微勾看着郑氏和楚妙这就生气了?
不过她这个假面大嫂可真是能忍呢,虽然气的要死,眼中恨不能喷火,可面容不改温柔依旧。
既然如此,她加把劲吧,看看她的好大嫂能忍到什么时候。
对着于子桓道:“子桓,这退亲之事你休要再提,你没听到大嫂说了,等你高中举人就将妙妙嫁给你吗?虽然妙妙她配不上你、嘴毒了点、不守礼数、爱耍小性子、没脑子、没长相、没才情之外,其实还蛮好的,就是委屈你了。”
郑氏和楚妙一脸懵逼地看着沈昭。
老三(三叔)他知道他再说什么吗?
哪有这样贬低自己的亲侄女的。
什么叫她配不上于子桓!
她怎么就嘴毒了,她只不过是实话实说!
她怎么就不守礼数了,爱耍小性子了,她这不过是有什么说什么,性子直罢了。
她怎么就没脑子、没长相、没才情了,琴棋书画她样样精通,在锦州可是出了名的才女。
于子桓也不解地看着楚将军。
楚将军这是要干嘛?
难道外界传的兄友弟恭都是假的,楚将军其实与楚大老爷势不两立。
借着维护两家亲事的名义,来羞辱楚家大房。
他实在想不通除了这个原因,还有什么原因能让楚将军不顾及楚家大房的脸面。
在他面前贬低楚妙。
这不仅是对楚妙的羞辱,更是打脸楚大夫人。
“三叔!”楚妙心中憋着一口气喊道。
沈昭的脸立马沉了下去,“妙妙这就是你的规矩吗!我是你长辈,谁允许你在三叔面前大呼小叫的,大嫂和大哥只有你一个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