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侯门主母,我带全家躺赢(372)+番外

作者: 千里溶溶 阅读记录

“他不会是知道大家私底下传的闲话了吧。”裴承州忽地开口,脸色古怪。

“什么闲话?”裴羡问。

当然是他纵欲过度抬不起腿的闲话!

裴承州看了裴羡好半晌,还是没好意思拿这话污了她耳朵。

“他既敢请,我们赴宴又有何不可?”裴承允轻轻给糕糕擦了擦口水,平静开口,“满京不止我一人好奇传言是否属实。”

裴承州要笑不笑,拳头抵了抵唇,轻咳一声:“三弟说的是,大皇子要为自己正名,我们自不好扫他兴的。”

只有裴羡眼神不解,不过见没人告诉她,她也猜到不是什么好话,便收回好奇心不再问了。

赵瑾笑了笑,对惜春道:“去备礼吧。”

“是。”

“母亲,接风宴在什么时候?”裴承州问。

“十日后。”

大皇子刚回京的那一日。

裴承州喃喃出口:“不过十日,真能养回来不成……难道那真是谣言?”他语气有些遗憾。

赵瑾嘴角一抽,没说话。

在大皇子回京前,程尚书一案终于有了结果。

——除去督建行宫及江陵水坝,他贪污的数量也不小,更曾排除异己谋害同僚,受贿数目众多,更因督建水坝偷工减料,致数百条人命惨死,着判三日后斩首示众,程氏男子参与者同罪,未参与者杖五十,革除身上一切功名,此生不得入仕,女眷流放,家产充公。

江陵按察使知情不报,结党营私,玉毁椟中,着夺爵下狱,秋后问斩。

此外,在此案中欺上瞒下者,一律严惩,着刑部据其行拟定罪名,即日惩处!

建文帝的圣旨下来的很快,几乎道道连发,下手极重,可见其怒气。

也因他这几道圣旨,虽不说朝野动荡,却也实实在在清洗了好一拨人。

刑部与大理寺忙得脚不沾地,连吏部都未能幸免,喝水都要瞅着空隙。

降职的降职,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一个个罪名拟定过去,还要保证即刻下达惩处,后头人手不够,还从礼部兵部抽调了不少人过去帮忙——也无需他们做什么精细活计,只打打下手就够帮大忙了。

短短几日之间,金銮殿上明显少了一小拨人,地方都大了不少。

尤其是工部。

因为刑部尚书坚信一个部出不了两种人,所以重点逮着工部查了个干净,也薅了个干净,以至于如今站在金銮殿上的工部官吏少得可怜,活像被欺负了的小白菜似的。

江陵也是如此,也幸而早在程尚书被云川伯参了后,敏锐的建文帝就迅速备好了一应替补,江陵官员堪称无缝衔接,毫无障碍的暴力交接也没有激起水花,百姓更没有受到半点波及。

他到底是懂未雨绸缪的。

第326章 接风宴

程尚书等一众人被判了刑遭了罪,连二皇子都未能幸免,即便他扫尾够干净,没人攀扯到他,可江陵按察使实在与他有撇不清的关系,更堪称他的左膀右臂。

程尚书投于他麾下之事旁人不知,建文帝却明晓。

所以后者直接禁了他的足,终期未定,更于朝堂上对二皇子党连番打压。

经此一遭,二皇子损失惨重。

除去程尚书与江陵按察使,更被惩处了不少他的人,此后又被四皇子党落井下石揪出不少,如今二皇子不说打回原形,势力却折损大半。

可关于秦王如何处置,却依旧没动静。

谁也不知建文帝在想什么。

在不少老臣眼里,这位纵有许多皇帝都有的通病,却于大义无损,堪称一代明君,更是将百姓安居性命放在眼里的,秦王种种举动早便犯了他的忌讳与底线,按说早该被处置了。

可在近乎大半朝臣参奏处置秦王的情况下,建文帝依旧没有松口。

上一个得他如此维护的还是孝子代表裴承志。

一想起这茬,许多人甚至对裴承志包容了许多,至少孝子只祸害爹妈,不像秦王,那堪称雨露均沾黎明苍生。

谁也不知建文帝究竟在顾忌什么,要说他舍不得弟弟……那是开玩笑,帝王无情不是说着玩的。

已经有不少人私底下猜莫不是秦王手里还握着些他们不知道的东西,连建文帝都莫可奈何,只能拖着他关在刑部。

关于建文帝与秦王之间的猜测纷纷,很快便到了大皇子回京的日子。

大家都要去赴接风宴。

大殿下在京郊圈禁了一年多,受了大委屈,今日为其接风洗尘,大家都乐意得很!

在上过早朝,又忙了一整日公务后,酉时三刻,迎着渐落的夕阳,大家面带笑容,脚步轻快地来到了大皇子府门前。

——京郊皇庄到京城坐马车得将近一日。

大殿下心上挂念着旧时友人,即便颠簸一日回来,晚上也迫不及待要与他们再逢于府,把酒言欢,如此情意,实在令人感动。

大家俱都笑容满面地进了大皇子府。

赵瑾一家子来的不早不晚。

今日男女同席,倒是不必分前院后院,在丫鬟引路下,他们一同往设宴的花园走去。

此时已经来了不少人,不过除去寒暄外,却无几人开口说笑聊天,他们打过招呼后便在自家的位子上坐了下来,同样不开口了,连一向活泼话多的裴承州都罕见的闭了嘴。

——十二月初的天儿已经足够冷,更别说此时几近太阳落山,更添了三分凉意,寒风吹来,叫人恁的一抖。

知道的是大皇子回来搞人脉套关系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大皇子殿下在京郊脑袋被圈出了毛病,觉得自己稳登帝位,忙不迭给在座诸位下马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