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侯门主母,我带全家躺赢(722)+番外
又是中毒?
皇后神色更冷了些:“传孟太医!”
“是。”
孟太医是先前为孝纯县主治伤的那位太医。
皇后显然想到了什么可能性,需要他来验证。
“那六殿下如今如何?”闵尚书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不断追问太医,“院正当真能解毒?若他不能,六殿下身子又该如何?”
太医冷汗都要被他问下来了:“这……六殿下如今形势不容乐观,急需退下高热,然后寻求解毒之法,院正大人医术高明,再有太医院数位太医联合制解药,想来是有七八成的把握的。”
重压之下,太医竟都不敢打包票,足可见这毒的难搞程度。
闵尚书脸色难看下来。
他是保皇党不假,但也是个难得廉洁正直的,六皇子的作为他看在眼里,即便不站队,心里总会偏上几分。
得知他很可能要毁在这毒上,心下更多的是惋惜和难受。
皇后缓了缓,沉声问道:“六皇子如今可能挪动?”
太医斟酌回道:“六殿下伤势过重,如非必要,最好是能静养,不宜颠簸。”
“本宫知道了。”皇后点了点头,吩咐道,“本宫会立即去信与京城,叫院正带人前来,在此期间,尔等需尽全力医治六皇子,研制解药,若六皇子有个万一……你们便提头来见吧!”
皇后气势全开,太医额间已是一片冷汗,战战兢兢地应了是。
不多时,孟太医便到了。
皇后也没废话,直接叫他去瞧了瞧六皇子的伤。
孟太医出来禀报时顶了同款小白脸:“禀皇后娘娘,六殿下与孝纯县主所中之毒的确相同。”
“你研究了一整日,可有个结果了?”
孟太医瞬间被问住,只敢支支吾吾模棱两可地给了个答案。
皇后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沉默片刻,叫他进去与那两个商量研制去了。
“孝纯县主身上的毒是刺杀皇后娘娘的刺客留下的,后者口口声声是为六殿下报仇,可六殿下又为何也中了此毒?”赵瑾忽地开口。
裴承允很快抓住了重点:“刺客为六殿下报仇,刺杀皇后娘娘?”
赵瑾点了点头,同他简略说了说经过。
裴承允皱起眉头:“六殿下肩上之箭便是被简一偷袭所致,当时我们已没有多余的人与他缠斗,堪堪重伤了他后一时不察便叫他逃了……他本就是暗害六殿下的细作,如何甘愿为六殿下报仇?且又与皇后娘娘何干?”
简一便是今日刺杀皇后的刺客。
闵尚书很快追问道:“简一背叛了六殿下,还偷袭重伤了他?”
裴承允点了点头,似是怕他不信,又道:“简一腹部的剑伤便是被我刺伤所致,我的剑是父亲所赐,较之旁的特殊些,大人大可比对刀口痕迹,还有当时在场侍卫们也皆可作证。”
说罢,他叫人将自己的剑拿了上来。
闵尚书毫不犹豫地接过:“此案未破,证物要先放在刑部,裴大人见谅。”
“无碍。”
闵尚书虽未松口,但裴承允这番解释已经叫不少人信了八成。
这样六皇子为何会与孝纯县主中同样的毒也就有所解释了。
从明面上看来,似乎只是简一背后之人想要陷害皇后,挑起她与六皇子相斗。
闵尚书吩咐人放好证物后,便回头客气问裴承允:“裴大人伤势可要紧?”
“回来路上已上过药,并无大碍。”
裴承允脸色苍白不是装出来的,身上的血腥味也不轻,绝非他嘴上说的那样云淡风轻。
闵尚书自也明白,可这案子实在太大了,又是皇后又是皇子又是县主的,个个身份不俗,只能抓紧时间破案,不可放过一丝一毫线索。
所以他还是眼中含着歉意地开口:“那便有劳裴大人配合刑部,将这一路遭遇如实相告,好叫我们尽快找出幕后真凶。”
裴承允自是点头:“应该的。”
不止裴承允,现存的所有侍卫也都被闵尚书叫了过去,实在身受重伤动弹不得的,便由刑部官吏拿着纸笔去录口供。
见闵尚书告退离开,柔嘉长公主也劝皇后道:“夜色已深,皇嫂还是早些歇息要紧,今日事多繁乱,明日更有不少事要忙,您可是咱们的主心骨,得打起精神来才是。”
赵瑾也跟着劝了两句。
今日心理压力最大的只怕就是皇后了。
皇后也没坚持,在吩咐太医们看顾好六皇子后,便准备离开。
赵瑾扶着她一起。
只是在她们刚走出斋院没多久,便有宫女上前轻声禀报:“娘娘,方才禁卫军齐齐围住了斋院,不许任何人进出,连内室都进去了六人,说是为防刺客作乱,要近身保护六殿下。”
第637章 可怜见的,三哥哥受苦了啊
赵瑾顿了顿,道:“严副统领缜密心细,防备妥帖些是好事。”
“的确如此。”皇后表情不变。
即便裴承允作证似乎“洗清”了她的嫌疑,但严风却并未疏于防备……或者说,他可能压根儿就没准备信,仍旧以怀疑的目光审视每个人,尤其是她。
方才在斋院一言不发,由着闵尚书出头,他自己倒像置身事外一般,一转头却防的比谁都严实,连太医都被看守起来防着做手脚。
说什么防刺客,不过是防着她这个皇后对六皇子下手罢了。
这才是货真价实的保皇派啊。
不过正如赵瑾之言,防备心重些是好事。
被他这样严防死守,六皇子再想出事也难了。
皇后想了想,继续问道:“那六皇子带回来的侍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