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侯门主母,我带全家躺赢(765)+番外
且韩文彦更是春闱在即,她凭空下毒,相当于断了人家前程,用意实在不能说有多少善心在。
也怨不得韩文彦如此愤怒,直接敲登闻鼓告御状。
赵瑾是在早朝后才知道此事的,彼时她正与送如意糕糕回来的玉华公主闲聊。
“父皇政事繁忙,却还记得谁的姻缘未至,亲自下旨赐婚,未想有的人却不愿领情,平白糟蹋父皇心意。”玉华公主啧啧感叹,意有所指。
赵瑾放下手中茶杯,含笑开口:“糟践旁人心意,便莫要怪旁人恼怒了。”
这样明晃晃打建文帝脸的举动,想也知道他不会有多高兴。
更何况他已经被这祖孙俩触怒过不止一回了,还回回都是将他的脸面往地上踩。
玉华公主语气中含着些微同情:“韩文彦可真是个倒霉蛋。”
赵瑾摇了摇头:“未必。”
只要此人正派,六皇子便不会不给他机会,因祸得福也未可知。
单看他自己心术正不正了。
玉华公主想通各种关窍,倒是松了眉眼,顺势说起了旁的:“说来因着此事,连那日参与宫宴的秋闱举子们都收到了影响,也不知他们春闱还能不能发挥如常。”
赵瑾想起先前因着韩文彦被赐婚孝纯县主,而被不少人羡慕嫉妒的事——庆华大长公主没实权,但爵位与辈分在那摆着,有几个出身不够的,难免要羡慕韩文彦好命,因此生出的事也不少。
而因为现在这个惊天反转,想也知道那群人做不到心无旁骛的读书温习,准备春闱,后头的事必定只多不少。
“定力与敏锐也是春闱一大难坎,他们若做不到,让位与旁人是必然。”赵瑾平静开口。
“也是。”玉华公主点点头,又笑了,“不过裴公子想来是稳之又稳的,这些事不见他掺和,火也烧不到他身上。”
“可不是?我与他伯父可整日里盼着他高中状元,光耀门楣呢!”赵瑾玩笑道。
“以裴公子之才,拿个状元不在话下。”玉华公主语气肯定,“说来他三年前也是被父亲过世所累,不然如今的他早该入朝,更会前程坦荡。”
她是少数知晓裴二叔过世内情的人,所以说起话来就不太客气。
“若他在三年前下场,结果未必能好过现在。”赵瑾并不肯定。
毕竟三年前的寇丞、裴承允和卢恒,甚至那位才华丝毫不逊色于卢恒,只因出身世家就被建文帝端水排去二甲首位的叶氏公子,哪个又是简单的?拼个平分秋色就不错了,独占鳌头更是别想。
说句夸张点的话,裴承珏若卷入三年前的“神仙打架”里,未必能有如今的风头,也未必有如今得利更大。
“这倒是。”玉华公主挑眉笑了笑,“祸兮福之所倚啊。”
“正是这个理儿。”赵瑾也笑道,“无论人事总有两面性,适当避开一些风头,未尝不是驱祸迎福。”
闻言,玉华公主眼神一动,含笑点头:“姨母说的是。”
虽然先前六皇子遇刺一案查清了,但建文帝与皇后间的气氛却依旧微妙,像是在维持某种平衡一样,她看着父母如此相处,心下的确是急躁了些。
可正如赵瑾之言,她该放平心态,换个角度去看待才是。
想罢,她语气轻松许多,又绕回了原先的话题:“也不知闵尚书何时可查明真相,大伙儿都等着呢!”
“刑部一向办案迅速,有闵尚书亲力亲为,想来离真相不远了。”
“姑祖母……自求多福吧。”玉华公主声音轻快。
赵瑾见远处玩够了的如意糕糕正往回走,便对她道:“快晌午了,不如用个膳再回?”
“那是自然,羡儿和表嫂还没见到,自要与她们聚聚再回。”
裴羡与周念慈今日相约去了留安街,中午才回。
赵瑾眼含揶揄:“我还以为你要急着回去陪下衙的驸马用午膳呢。”
“在哪用午膳都一样。”玉华公主不甚在意道,“他下了衙,自己会来平阳侯府的,可要劳姨母多备些午膳了。”
“当然少不了他的。”赵瑾笑看了玉华公主一眼。
从年纪到出身差距都极大的这对,当初并没有多少人看好,未想好婚后竟也是最自在融洽感情又好的一对。
当初一甲三名,寇丞与裴承允出头又出头,唯有卢恒最为低调,连名字都甚少被人提起,这却也是个闷声不响干大事的。
第676章 为了嫁给你就下死手先毒死你
午膳时分,卢恒果然来了平阳侯府。
赵瑾提前叫膳房备好酒菜,由裴西岭和裴承允在前院陪他用了顿午膳。
膳后,与裴羡和周念慈聊够的玉华公主这才意犹未尽地与驸马相携回府。
赵瑾原想着孝纯县主这个案子就算不会查的太久,也绝不会有多快,未想闵尚书效率高得吓人,仅两日就查清了韩文彦受害始末。
结果与后者所述别无二差。
也正如孝纯县主父亲所顾虑的那样,刑部当真敏锐地再孝纯县主这里察觉到了当初六皇子中毒一案的蛛丝马迹,随后便毫不犹豫的废大力气往下深查去了。
孝纯县主本人则已经被关入了刑部大牢候审。
刑部并未对外道明孝纯县主与六皇子中毒一案有关,故而现在落在外头众人眼里,便是孝纯县主下毒案虽证据确凿,但因未被判刑,尚有转圜余地。
庆华大长公主便是其中之一。
她脱簪待罪,跪在乾清宫外求建文帝网开一面,又遣孝纯县主双亲携重礼上韩家赔罪,希望韩家能松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