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做个纨绔(373)
还不是自个儿把憋屈咽下肚子。
同时,这些人还在心里埋怨,福宁郡王和九皇子怎么不去祸害别的地方,偏偏就挑中湖州了。
至于大皇子三皇子等人,听闻这个消息,第一反应竟然也不觉得荒唐,实在是季睿不要脸的事情太多了。
只能说湖州倒霉,太子一党倒霉。
说起来,季睿‘抢’的可是太子阵营的,他们不至于为季睿这种不要脸行为叫好,但也在看太子一党的好戏。
禹州犯下大错,父皇交给太子处置,可太子....拿调差真相为由拖了许久,最终只处置了知州一家。
那样的大罪,诛九族都不为过。
知州一家获罪,族人却只是三代以内不许科举。
而且,那么大的事,只一小小知州就能瞒下的,敢瞒的,禹州上下官员,邻近的湖州和梁周难道没有官员参与?还有掌管这几州的巡抚,就能脱得了罪责?
太子,到底是心慈手软,还是故意包庇他的人呢?
父皇,你还要给太子几次机会呢?
...
朝堂这边的风波,季睿不知,也没去打听,湖州禹州两地的灾民,还有涌来的流民,差不多得到妥善安排后,季睿就带着小九三人离开了湖州。
虽说得罪了不少人,可是....他和小九又没有大志向,得罪就得罪了呗。
季睿还没来得及擦干净脸上的泥水,看着在田野间忙碌的百姓,他们脸上虽然没有盛京城百姓那般安宁幸福的笑,可如今好歹也变得欣欣向荣,有了生气了。
他笑了笑,翻身上马。
看,他只是从一些豪强嘴里,取回了一点点还给百姓,就给他们带来了生的希望。
终究是恶狼太贪,才会逼得人走投无路。
而这大盛朝,好几头大恶狼呢。
难,难啊。
第一百三十二章
听说两‘恶霸’终于离开了,湖州的豪强们那真是大大滴松了口气。
这段时间的憋屈无力和担惊受怕,那真是别提了。
哪怕来的是个钦差大臣,他们都不怕。
因为钦差大臣也是要按规矩来的。
可这两个恶霸根本不是规矩的人啊。
摆明了就是要从他们手里抢东西,明晃晃的以势欺人,不说钦差大臣,就是换作任何一个皇子来,也不敢这么不要脸。
季睿本来就有个纨绔名声,如今他和小九的名声更是‘雪上加霜’,刚离开湖州没多久,恶霸骂名就迅速传到了大盛其它州府。
季睿到不在意名声臭不臭的,至于小九就更不在意了,而且,季睿觉得小九染点污名挺好,虽说小九心智比不过其它皇子,比常人也要呆一些,但是怎么说也是皇子,外家还是镇国公府。
小九与皇位的距离越远,对他,对镇国公府都越好。
要是传出啥好名声才要坏事了。
季睿可不觉得,随着夺嫡之争进入白热化,皇子表哥们还会保持绝对的理智和同理心,到时候,在他们眼里,哪怕是‘呆呆’小九也会是竞争对手。
说不得还会怀疑小九‘治好’了,只是在扮猪吃老虎。
有时候,陷入权利欲望旋涡的人,是不能用平常心来推测的。
季睿有时候想到在湖州时听说的一些事,也不免叹一口气。
太子表哥那边——
只希望,皇帝舅舅,姚少傅还有谢太傅能把人拉回来吧,这样下去,迟早要出事的。
盛京城那边的纷争并没有占据季睿脑子,很快,他就被路上接踵而至的‘精彩’给弄得忙不过来了。
从湖州离开,季睿四人可谓是见识了一番‘江湖险恶’到底是怎么个事儿了。
真是稍不注意就要中招。
季睿真切地领悟到,行走江湖,一身俊俏功夫的重要性。
像他这样手无缚鸡之力的,哪怕脑子够用,有时候绝对的实力面前,也只能老实被绑走。
而光有武力没脑子也不行,像小九,旁边要没季睿看着,早被人卖了。
不过总的来说是有惊无险。
就这样,两个多月后,季睿他们四人来到了靠南边的一个小县。并且因为这个小县,他和小九的‘恶霸’之名也传得更凶了。
对此,季睿就:“......”些许无语。
其实,那个小县城是个贼窝,官匪勾结,专门打劫过路的商队和行人,县令甚至会故意开出诱惑人的条件,吸引外地商人来做生意,然后勾结附近的土匪,捞上一笔。
被‘打劫’的商人只能自认倒霉,正所谓民不与官斗,更不用说商人了,要上赚钱,谁敢得罪当官的。
虽然被坑了,但好歹保住一条命,以后要是家里的商队从那边过,只要按规矩上交‘过路费’就能平安通过。
不然,没关系的商队连人带货都要被土匪给收割了。
商人们敢怒不敢言,也不敢声张出去,毕竟那小县令之所以敢如此嚣张,还是因为上面有人。
小县令的亲大哥,乃是青林一党的官员,现任一省巡抚,这可是地方大员啊,谁敢得罪。
这位林巡抚是耕读之家出身,虽说不是什么世家大族,但他是青林书院的学子。
林巡抚官途这么顺遂,爬这么高,除了他本人才识出众,状元出身外,也是因为他的老师,乃是青林党代表人物之一林如海老先生。
林老先生也是大盛知名大儒之一,在读书人里的名号不比姚少傅、谢太傅小。对了,他还是淑妃的爹,三皇子的亲外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