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做个纨绔(473)
最终,瑞王只能任劳任怨坐在那儿批改起了折子。
季睿一开始还在旁边殷勤地给他添个茶水什么的,后面瑞王嫌他碍事,季睿就毫无心理负担地去旁边睡觉了。
阿福上完课赶回来的时候,看见的就是他师父躺在暖阁软塌上睡得呼呼的,而八王叔在那吭哧吭哧地干活。
阿福眨了眨眼睛。
其实,师父说的没错,这些折子真的好多废话,大多都是没用的东西。
...
减三年税负的政策已经发布下去,朝堂众人各怀心思,都等着看季睿玩不下去,等出事了再来求助人。
而季睿在政令发下去后一个月,他就叫来了景旭。
景旭的大哥继承了大皇子的齐王爵位,他自己则是一个郡王爵。领的也是宗室那边分下来的闲活儿。
通俗点说就是,拿点俸禄,不用干事儿。
这是季睿理想中的好工作,但对于景旭这样有能力的优秀人才来说,那就有些憋屈了。
可是也没办法,他是皇族宗室,想要领实权的职务是有些难的。
所以接到福宁表叔的召见,景旭还有些疑惑。
当然,景旭也没往正事儿上想。
直到季睿说:“小旭旭啊,表叔能相信的人就那么几个了,值得相信又优秀的人,表叔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啊。”
景旭:“......”
福宁表叔您想干嘛就直说。
就知道,福宁表叔尽管成了摄政王,那也还是福宁表叔,说,是不是又干了什么不好的事?
被景旭用‘看透一切’的眼神盯着,季睿:“......”
人和人之间还能不能有点信任了。
不过景旭这小子,这么快就放下对‘摄政王’的疏离敬重了嘛?
景旭:“福宁表叔,您直说吧。”
我做好准备了。
季睿:“.......”
“是这样,之前阿福不是颁布了一项政令下去嘛,本来是为百姓减负的一件好事,但我以前在外面游学,见多了不干正事儿,阳奉阴违,专门欺压百姓的无良小官和当地豪强。”
“所以啊,我准备派个钦差大臣,巡视全国。”季睿捧着脸颊,“思来想去,我觉得你很适合啊。”
话音一落,景旭惊讶地瞪圆了眼睛。
“放心,我怕你没经验,还给你配了个助手。”季睿手一指,景旭下意识顺着回头。
小九两口子从暖阁里探出个脑袋,冲他挥手手。
景旭:“......”
季睿起身,拍拍景旭的肩膀,语重心长道:“要是有拿不准的,尽管交给你九王叔去办,他有经验,别怕,出事还有阿福给你们兜着呢。”
话音落下,就看见暖阁里再次伸出一个脑袋,是小皇帝。
景旭:“......”
阿福笑得很友善,本来就长得好看,笑起来的样子很招人喜欢。
不知为何,景旭觉得阿福笑起来的样子莫名有些眼熟。
像.....啊,像福宁表叔小时候‘对八皇叔撒娇’的样子。
景旭:“......”
错觉,肯定是错觉!
小皇帝怎么会对他撒娇呢。
他们这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见面,上次见还是登基那边,他站在宗室那边的队伍里,远远看见福宁表叔牵着他走上高台,接受百官跪拜。
总之,景旭领到了成年后第一个有实权,能干事的正经差事儿,他还是很重视的。
“福宁表叔,您放心,我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之人。”
季睿点点头,让景旭回家收拾一下,就这几日离京。
看着景旭大步流星地走出大殿,意气风发的样子,季睿摇摇头,还是年轻人好啊,年轻人斗志旺盛啊。
....
景旭和小九两口子离京之后,季睿就着手安排另外的事。
要想有钱,首先得把商贸做大做强。
不过大盛朝自开国以来,采取的都是重农抑商政策。
毕竟行商的人多了,没人种地,那这个国家是会出问题的。
现在嘛。
缺钱啊,不搞不行。
再说,万事都有两面,有好有坏。
随着时间发展,都会出现弊端。
在季睿看来,让大盛富起来,百姓富足起来,利大于弊。不过这些事也要一件一件的来。
季睿首先叫来夏尚书和孙相,还有天佑帝留下的两个心腹大臣,一位杨学士,一位刘尚书。
季睿开头就跑下一枚重磅炸弹,弄得在场几人一时半会都没反应过来。
“我想解除海禁,开海运,通商。”
孙相他们都不知该用什么眼神看他了,接二连三搞事,说起来跟玩似的,果然不愧是大盛第一纨绔子。
不学无术,不知所谓。
季睿还没说完,“我准备拨一笔钱,多找些造船的工匠,打造出适合远航的大船,进行海上贸易。”
也就是说,他开海禁是为朝廷开的,不是为那些商人开的。
这一块要交给朝廷来管,属于国有。
不过民间海商要是想跟着喝汤也行,交商税就行。反正禁止海运,还是有不少海商与官府勾结,偷偷下海。
夏尚书首先表示反对,急得眼睛都红了,“摄政王,不可儿戏啊。海贸利益是很庞大,但海上航行危险大,沉船、失联的不在少数,您不要看见以前有人在上面赚到过钱就觉得这事儿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