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药师在现代(111)
“再说吧。”杨峥有些兴致缺缺。
他以前上大学的时候学的是工科,对机械或是枪械更感兴趣。
宁栀也不勉强他,开始在床前打坐。
杨峥看了入定中的宁栀一眼,起身轻手轻脚地出去了。
第二天,宁栀跟着宁成周去药厂,走的时候把小龟和小灰也带上了。
宁成周看了一眼乌龟和兔子,没说话开车走了。
药厂有一间单独的小厂房,被宁成周改建成研究室,打算以后专门拿来研究宁栀的那些药方。
到了研究室,宁成周先介绍宁栀和研究室里主管药方的邓志明互相认识。
“这是我儿子,那些药方都是从他那儿得来的。”宁成周拍了拍邓志明的肩膀,说,“药方上的事你直接跟他说就好。”
邓志明长相普通,性格有些木讷,也不太会来事,看到他这个老板从来不会谄媚讨好,可宁成周就是喜欢他这种踏实努力的性格,很有种将他培
养成心腹的意思。
邓志明推了推鼻染上的眼镜,也没有疑惑为什么宁栀年纪轻轻却知道那么好的药方,老老实实将自己这几个月研究中的疑点难点提了出来。
用料也没问题,步骤严格地按照宁栀药方上的程序来的,可就是不成功,一度让他以为这个药方是假的。
昨天下午,老板突然找人在研究室里安装了空分设备,说他儿子今天会来解决药方的疑难问题,邓志明早早地来到厂里,就想见识一下。
将邓志明积累的问题解决,宁栀才把目光转向宁成周。
宁成周会意,带着他往一楼走,边走边说:“昨天我隔出了一个房间给你,以后专门留给你用。空气分离机装在一楼。”
宁栀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地球上灵气虽然稀薄,但空气中还是游离着少量的灵气。以前他想的是怎么增加灵气,可他又没有办法生产灵气,所以一直不成功。
昨天田小薇的话给了他一个思路,虽然空气里灵气的总量是不变的,他没办法增加灵气,但也许可以提纯。
将空气里含量最大的氧气氮气及其他惰性气体分离出去,剩下的少量气体当中灵气的含量比重不就增加了?在这种富含灵气的环境中处理药材,
是不是可以突破限制宁栀炼药的桎梏。
一连大半个月,宁栀和邓志明几乎吃睡都在药厂,用传统的制药方式,调整药材用量,反复试验,最后终于成功熬制出生发丹的丸剂和汤剂。
“成了吗?”宁成周看着深色药瓶里的药液和药丸,有些不敢置信。
这么简单的?
“先找人试试药的效果。”宁栀说。
这个生发丹的效果肯定不能和他炼出来的丹药比,他也有点好奇能达到几分药效。
“这个就交给我了。”宁成周喜滋滋地道。
生发丹的药方研制出来,宁栀也要准备开学了。
第063章
药方研制出来,并不意味着就能马上进入市场,还需要通过临床实验申请批号等一系列流程之后,才能投入生产进行销售。
宁栀只管技术,这些跑手续的工作就不需要他亲自参与,宁成周会自己看着办的。
开学之前,宁栀去了一趟孔家看望孔教授。
这个时候孔国权其实还挺忙的,宁栀提前打了招呼,孔国权才特地空出了时间。
宁栀一进门,只看到孔教授在,问:“师母呢?”
孔国权说:“有个什么歌手大奖赛,有几场需要她伴奏,练琴去了,晚上才回来。”
宁栀“哦”了一声,便不再问了。
孔国权就很喜欢他这种凡事不爱多打听的好习惯,招呼他坐下后,关心地问道:“你表哥怎么样了?”
“伤得有点重,现在回星城养伤。”宁栀说,“那个时候多亏了老师帮忙,要不然我表哥估计就没了。”
杨峥的事后来孔国权听阎立民说了个大概,具体的细节倒是不清楚,这回仔仔细细问明白了,松了口气道:“没事就好。”
他知道杨峥是现役军人,对杨峥的伤势没有多打听,反倒是对宁栀口中那个他治不了的偷猎者的病更加好奇。
“当时我要是在场就好了。”孔国权有些忱惜。
阎师兄和宁栀都放弃治疗的病人,他真的很想见识一下。
宁栀没理他。
灵气不耐受症又不是什么美好的病,得了这个病的人最后都会死得相当痛苦。
聊了一会儿宁栀的暑假生活,孔国权又问:“你的课程都修得差不多了,下学期没什么课,以见习为主。以后是怎么打算的?直接毕业还是接着去读研?”
照孔国权的意思他肯定是建议宁栀能接着读下去。
国人讲究第一学历,像是医生这种对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的技术型人才因为评职称需要,在就业之前学历自然是堆得越高越好。
再者现在社会竞争激烈,高学历是大趋势,本科其实在医院不太好混,一些大一点的好一点的医院本科学历都没有入门的资格,尤其是宁栀本来就属于跨专业特招,又因为情况特殊,缩短了学习年限,把省下来的这几年用来读硕读博对他以后的发展更有好处。
孔国权爱惜宁栀的才华,当然希望他以后的路能走得更远更顺畅。
虽然说现在的医学教育体制对国医学生不太友好,很多国医学生考了研读了博出来结果还是不会给人看诊开方,但大环境就是这样,他们没有办法在短期内改变国家的教育制度,为了生存也只能去适应。
宁栀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若是他刚来那会儿,肯定想要早一点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以便他能够早日独立开方,治病救人,但是现在他有了不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