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炼药师在现代(208)

作者: 米纸皮 阅读记录

宁栀道:“若是换了别的医生也像您这样给病人看诊开药方,估计绩效不过关,要挨领导批评。”

梁恺之哈哈笑,笑着笑着表情渐渐变得有些无奈。

自从医改之后,医院开始自负盈亏,医院便不再单纯只是一个救死扶伤挽救生命的地方。

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要求医院非营利,另一方面又要求医院自负盈亏,逼迫医院不断争取盈利来保持运营,保证医院能生存下去。

国家财政补贴有限,医院利润哪里来?

无非是药品医疗收入,所以才转变成了现在这种以药养医的畸形结构。

为了更好的给病人看病,医院购买了那么多昂贵的仪器设备,可能真正需要用这个仪器设备做检查的的病人并不多。

可仪器买都买了,钱也花了,好歹要利用起来,总不能放在那生锈吧?

所以不管看什么病,需要做的不需要做的检查先给你来一遍。

当然这样做也是有好处的。检查做全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误诊的机率减少了,也算是好事。

至于什么开高价药吃回扣过度医疗的事更是屡见不鲜。

可能很多医生内心是不愿意这么做的,可医院要创收,他们也要拿工资奖金养家糊口。

不这么做钱从哪儿来?

靠国家那点微薄的补贴吗?

当救死扶伤的天职和利益扯上关系,白衣天使们也只能向现实低头。

梁恺之在这方面有自己的风骨和坚持,不愿意妥协的代价就是几十年过去了,别的医生们拿着不扉的收入,住着宽敞明亮的大宅子,开着舒适豪华的汽车,他依然窝在那间小小的旧房子里,过着朴实得甚至有点清贫的生活。

但是他的内心很平静安稳。

哪怕以后他死了,在地下面对祖师爷他们的时候,他也能坦然说一句自己这一生问心无愧。

宁栀不由对他有些肃然起敬。

“您是位医术医德皆备的真正的医者。”宁栀这样评价道。

梁恺之笑了笑:“我只是个普通人而已。”

而世界上像他这样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还有很多很多。

两人出了医院,梁恺之问他:“你的老师还好吗?”

宁栀回答道:“挺好的,除了有点着急孔师兄的婚事,其他一切都挺顺利的。”

梁恺之闻言点头,突然道:“你现在是在星城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实习吗?”

“是的。”宁栀不明白梁恺之为什么突然问起这个,道,“怎么了?”

梁恺之以问作答:“有没有想过转来西泉医院实习?”

宁栀愣了一下。

他们学校实习医院是学校联系的,一般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换实习单位的,因为很麻烦。

“这有点太突然了,我真没想过。”他很诚实地回答道。

梁恺之就叹息一声。

他是真的很喜欢宁栀。

年轻、有天赋而且勤奋。

虽然有点年轻人的小骄傲,但无伤大雅。

他等了几十年,才等到这么一个全能型的人才,真恨不能把自己所有的本事全教给他。

可惜啊!

他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自然是一天都不想耽误。

宁栀虽然看着有点像傻白甜,但内心其实是个老妖怪,只一细想便明白梁恺之这么着急的原因了。

他问:“老师去医院做检查了吗?”

梁恺之道:“我自己把脉比那些仪器还准。”

不然这么多年的国医他不是白钻研了。

宁栀斟酌了一下,道:“没得治吗?”

不应该啊。

只是肝癌早期应该还是能治的,最不济还能靠肝切除术或肝移值术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梁恺之倒也不瞒他:“我毕竟年纪大了,就算经过治疗,还能活几年也不知道,我只希望有生之年能把所有知道的知识悉数教给你。”

宁栀:“放心吧,哪怕我把您所有的本事全学会了,你还能继续活很多年呢!”

梁恺之不知想到了什么,也跟着笑了。

“你这性子倒是跟你老师年轻时颇有几分相像,同样的噎死人不偿命。”

宁栀:“……”

临走的时候,梁恺之交给他满满一箱子自己的医疗心得和对国医的见解研究。

“回去后慢慢看,有不懂的可以随时问我。”

宁成周也见缝插针地趁着这个机会,宴请了国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所有导师,着实花了不少钱。

总而言之,这一趟夏令营之旅还是挺圆满的。

无论是导师还是学生双方都挺满意。

从京都回来后,宁栀就彻底火了。

他本来就因为长得帅家境好还有提前修学分的事在学校备受瞩目,现在加上长城上针灸抢救休克病人的事,瞬间成为了全校学生的偶像。

为此学校还特地公开表彰了他,并且将他当成了学校的招生招牌。

主要还是人太帅了。

在这个颜狗遍地走的年代,宁栀那长相那气质妥妥的男神级别,再加上医术又好,他救人的那段视频一发出去比什么招生广告都好使。

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至少现在全国人民都知道原来华夏国还有星城中医药大学这么一所国医学校。

以前别说外省,就连漓湘省本地很多小县城的人都不知道有这所学校。

这下好了,学校的名头至少传出去了,再加上宁栀的帅哥效应,估摸着这两年学校都不用发愁生源的问题。

学校领导们最近走路都带风,见了谁脸上都喜气洋洋的,美得不行。

宁栀拎着伴手礼去孔家探望孔国权的时候,孔国权也一脸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