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药师在现代(221)
一个国家身份最不一般的不该是国家元首吗?
元首他今天见过了呀,不是伍自珍。
梁恺之就“唉”了一声,仿佛不知道该如何跟他说一般。
宁栀的态度还是一样,不管对方有多了不起,在他眼里就是个病人,而且还是遵医嘱非常配合的病人。
医生最喜欢这样的病人了。
这是一个跟他一样靠本事吃饭的人!
梁恺之拍拍宁栀的肩,以示鼓励。
他不喜欢攀附权贵是因为自身背负华夏五千年医学文明的骄傲,而宁栀——
梁恺之心想如果他在宁栀这个年纪有这样的本事,估计比宁栀要张狂多了。
宁栀给他的感觉还是非常谦虚的。
梁恺之第二天下午有门诊,上午的时候自己去医院做了检查,发现肿瘤经过治疗已经缩小了许多,并没有恶化扩散的迹象。
这证明宁栀的治疗思路是正确的,就是略贵。
不到两个月,七七八八花费下来的钱加起来距离七位数也不远了。
一般的普通家庭花费百万治疗一个早期癌症简直不敢想象。
当然这其中也有宁栀担心梁恺之年纪大身体虚弱,一直用的都是比较温和的丹药的关系。
药效温和效果自然会慢一点,药嗑得也就多一点。
那花的钱自然也就多了。
“真是贵啊!”梁恺之感叹。
贵也就算了,别人还无法取代。
宁栀道:“以后说不定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他把自家生发丹的事情说了:“这个药是外用的比较简单,别的药还在研究,一直没成功。”
梁恺之:“……”
宁栀今天现场观看了阅兵仪式,对凡人的智慧充满了信心。
技术上他做不到的不代表别人做不到。
总有一天这个问题肯定能解决的。
梁恺之被他的话语打动,不禁对于未也充满了乐观的展望。
下午门诊的时候,又遇上了上次那个尤老板。
尤老板命大,上次发生那样的事最后居然都挺了过来,但是很快他就发现自己站不起来了。
这可怎么行?
尤老板捡回了一条命,依然对于人生唯一的乐趣不肯放弃,所以刚能下地不久,就让司机带着他偷偷来医院治疗。
宁栀:“……”
这可真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啊。
梁恺之仿佛习惯了这种不着调的病人,给他把完脉后轻言细语地劝诫他要节制,要休养。
尤老板听后失望地走了。
梁恺之就叹了口气。
尤老板经常来医院保养,对他的事梁恺之多少知道点。
这位老板家财万贯,膝下却只有一个女儿,尤太太这个年纪早已不能生育,尤老板风流一生,也是一心想在外面拼个儿子出来。
宁栀:“……”
第119章
宁栀蹙眉:“现在生男生女不都一样?女儿不能继承家业吗?”
一旁的小医生这个时候终于忙完,插了一句:“普通人家当然生儿生女都一样,有钱人的想法还是不一样的。在他们的眼里,儿子才是血脉的延续,女儿终归是要嫁人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家业交到女儿手里,最后就会变成别人家的了。”
小医生是闽省人。
这种现象在他老家特别常见。
很多闽省的有钱人在嫁女儿的时候会补贴足够丰厚的嫁妆。房子、车子、钱、金饰……
简省点足够小夫妻俩啥也不干躺在床上过一辈子。
但这也代表女儿以后跟家里的财产再无半分关系,什么公司股票之类的就别想了。
尤老板估计也是抱着同样的心思。
总觉得自己劳苦一生攒下这么大的家业,最后居然要白白便宜某个不知名的小子心有不甘罢了。
梁恺之便打断他们道:“这是病人的私事,你们就不要讨论了,影响不好。”
小医生便低下头去。
梁恺之年纪大了,电脑操作不太熟练,这个小医生的工作大部分时间就是帮他在电脑上操作,开单什么的。
有时候小医生休息,宁栀就顶上。
家里的药快吃完了,梁恺之给自己加了个号,开了几副药,快下班的时候去药房取了药,伍自珍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伍自珍是来接他们去饭店的。
开车的司机还是上回见到的那个。
对方见到他,主动向他点了点头,表示打招呼。
是个沉默寡言的人。
宁栀和梁恺之坐上车,对方主动向他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路上,伍自珍接了个电话,扭头问:“介意临时加两位朋友吗?”
梁恺之温和地道:“客随主便,当然不介意。”
他和宁栀一个医生一个学生,手里又没有什么研究项目急需找人拉投资,谁来都无所谓。
不一会儿到了饭店门口,宁栀刚下车,旁边一辆越野车上走下来一个熟人。
大领导冯旌乐呵呵地看着宁栀:“宁栀同学,又见面了。”
宁栀:“……”
伍自珍笑道:“小冯是熟人,不用我给你介绍了吧?”
宁栀便给向梁恺之介绍冯旌:“这是我……嗯,过年期间见习单位的领导。”
梁恺之和冯旌彼此客气地打完招呼,服务生过来引他们去包厢,上了茶水,等他们点完菜就下去安排了。
冯旌道:“宁栀同学什么时候到京都的?现在是留在京都实习吗?”
宁栀说:“上个月来的,以后会在这边读研。”
冯旌又道:“对了,杨上校现在也在京都,不过这两天事忙,他可能没空联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