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炼药师在现代(253)

作者: 米纸皮 阅读记录

他去京都上班,宁成周和王女士则是找危正平和邬和静商量科研经费的事。

两位老教授没料到宁栀不过回一趟星城,居然还能拉到科研经费,顿时看宁栀的目光跟看小财神差不多。

“梁老这个学生收得好啊!”危正平不由得对梁恺之心服口服。

技术上不说,到他们这个程度,由于专精的道路不同,每个人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都有所成就,很难笼统地说谁的技术更好,但就这收徒弟的眼光危正平自愧不如。

他一辈子搞方剂学,到现在也有几十年了,带的学生不算少,可没有一个像宁栀这样还能给研究所拉经费的。

唉!

当初宁栀来面试的时候,他为什么不争取一把,把人收在门下呢?

危正平悔啊!

邬和静一见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顿时笑着道:“你们现在这样,难道宁栀没有喊你一声老师,你没有把他当自己学生看?”

何必在乎那些虚名呢!

老太太说完施施然地走了。

走的时候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转过身进了办公室马上换了另一副脸孔,一个电话把自己名下的老博士新硕士全叫了过来,神情特别亢奋地道:“前些日子你们的宁栀师兄给你们提供了研究课题,又给你们拉来了经费,都给我好好干,谁也不许偷懒,每天除了吃饭睡觉都给我泡在实验里,早点研究出结果早点毕业,老是看你们这些熟面孔我都有点累了。”

赶紧把这一届送毕业,她好去捞新人,最好能捞一个像宁栀那样有天赋又勤奋还有钱的学生。

有了经费,老太太最近走路都带风,上门诊的时候态度特别和蔼,熟悉她的病患一度怀疑老太太是不是走路捡钱了。

“也许不是捡钱,也有可能是捡老公了。”另一个病人说。

邬和静结过婚,后来因为全心全意工作,没时间照顾家里,她老公受不了和她离了婚。

离婚后老太太没了家庭负累,整个人更加全心全意地扑在工作研究上了。

医生这个职业,其实是个很严谨又刻板的职业,再加上还要搞科研,内心就很难和蔼起来。

平时面对病人的时候会比较克制,但是日常生活中这种严肃不苟言笑的性格就会特别明显。

老太太最近一直春风满面,别说学生还有医院的其他医生护士,就连病人都察觉出了不对。

只不过他们却完全猜错了方向。

七月宁栀拿到四证,注完册正式入职。

他是梁恺之内定的,没有转科。

在医院跟着一个住医院师哥管了几个月床位,然后梁恺之就让他去国医馆那边直接坐门诊了。

以前他也坐过门诊,不过大部分时候都是梁恺之带着他,独立坐门诊还是第一次。

老先生比他还紧张,病人更紧张。

过来看病的病患一看居然是这么个年轻的小医生,大部分都有点想打退堂鼓。

国人骨子里就有种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思想,尤其是医生这个行业,更相信年纪大的医生。

毕竟年纪大代表经验丰富,见多识广。

老先生都作好了被宁栀摇人的打算,结果到下午快要下班了,老先生居然都没有接到摇人的电话,实在放心不下,索性跑到国医馆那边,结果看到宁栀给病人查体、看诊把脉、开方,一直都是一副有条不紊的模样,想象中手忙脚乱的场景根本没看到。

老先生欣慰之余不禁又有点失落。

危正平今天也有门诊,不过他下班早。

下班的时候过来瞅了一眼,私下里和梁恺之道:“除了太年轻之外,说实话我已经挑不出毛病来了。咱们如果不是靠着比他多几十年的经验,说实话跟他比没什么优势。”

梁恺之十分赞同:“刚才那个心肝血虚的病人,开的药方十分合适,药材增减得十分合理。”

危正平点头,说:“我就说他在方剂上面非常有天赋,举一反三的能力特别强。”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当初宁栀应该跟他学方剂学更合适。

梁恺之不理他,问:“上次我跟你说的事,你觉得怎么样?”

危正平道:“我联系了个医院,过几天应该有消息,到时候咱俩带着宁栀过去看看,积累积累经验。”

两位老先生在门口瞅了两眼,没有打扰宁栀,又像来的时候那样静悄悄地走了。

危正平下了班直接去研究中心。

有了经费,他这个老师比学生还勤奋。

六十多岁的老人家了,每天还在研究中心逗留到八九点才回家。

梁恺之则一路溜达到超市买了菜回家给学生做饭去。

宁栀想要搬出去?

老先生第一个不同意。

如果不知道宁栀和杨峥的事情,老先生可能也就同意让他搬出去了。

知道了宁栀的性向,而且宁栀和男朋友杨峥又两地分居,一个在京都一个在平宁,他得好好看着这个孩子。

他可听说了同性的圈子特别混乱,千万不能让这个单纯的孩子被外面的人带坏了。

真是作孽!

他都这把年纪了,不光操心徒弟的学业事业,现在连感情都要操心,简直了。

第134章

危正平有个学生叫管见明,是个肿瘤内科专家。

这个人很有几分本事,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研究国医对抗化疗副作用、增加化疗抗耐药性上很有几分建树,现在是津海肿瘤医院的肿瘤内科主任。

西泉医院没有血液肿瘤科,知道宁栀想要增加点治疗白血病的见识,危正平为了宁栀也愿意拉下脸联系自己的这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