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炼药师在现代(264)

作者: 米纸皮 阅读记录

他们担心病人清醒不过来。

想来想去,只能给宁栀打电话。

国医界宁栀现在算是占有一席之地,但西医知道他的还是少数。

医疗这个行业很奇怪。

别说国医和西医,就是西医不同的科室之间都存在壁垒。

某些时候彼此之间很有种拉踩关系。

假如哪家医院或者哪个科室哪个大佬出了什么丑闻,不出半小时,全国大小小的医院医生医护人员能全知道。

但如果哪家医院谁谁谁研究出了什么新成果,又或者在某个疾病上有了突破,这个时候别的医院或者别的疾病组会选择性地失眠或者耳聋。

所以,提到最近国医界名声大噪的气脉疗法和气脉疗法的创始人宁栀,西医们全都是一脸懵逼的表情。

气脉疗法?

那是什么东西?

宁栀?

那是谁?

我一个拿手术刀的,用得着关心那些吗?

孙恬恬这次的手术之所以会让宁栀台与,一来是因为宁栀是从星城走出去的,孔国权在星城肾内科的地位太高了,他亲自邀请的人连院长都不会驳他的面子。

二来也是因为星城圈子比较小,宁栀的那些惊人事迹就算你想闭着耳朵,也禁不住总有人在你耳边一直不停地提及。

再者昨天宁栀炼的那个药确实有效。

病人吃下去之后,短时间内各项生命指标基本趋于平稳,不管他是怎么做到的,总之这几颗药丸子让病人撑过了长达十个小时的手术,没有嘎在手术台上。

这就是他的本事。

你不服不行。

现在手术做完了病人体温一直降不下来,激素药用不了,抗生素也要慎之又慎。

这个时候不知道谁说了一句:“要不问问宁栀医生?”

不管拿手术刀的医生们心里怎么想,反正没一个人出声反对就是了。

问就问吧,问一下又不会少块肉。

兴许人家有办法呢?

主刀医生也是没办法。

这次的手术真的万分凶险,能用的药有限,手术能完整地做下来就已经让他们拼尽全力。

主要是需要动手术的器官太多了,没有一个医生能全程做下来的。

肝胆外科的做肝胆水肿的切除,切肾水肿的时候换泌尿外科的医生上。

一场手术就是这样在医生们的接力之下才完成的。

其中消化科的主刀医生有了点年纪,因为上手术上的匆忙,换手术衣的时候没来得及穿纸尿裤,这位医生都没敢吃喝,就怕坚持不下来。

搞内科的羡慕外科拿手术刀的挣钱,可外科也是真累。

十几个小时不吃不喝不拉,换了一般人能坚持多久?

可这就是外科医生的日常。

很多外科医生人到中年,前列腺就开始肿大,还不是因为长时间做手术憋的。

宁栀接完电话,了解了孙恬恬的情况,回到客厅对两位民警说:“不好意思,我要去医院一趟。”

宁嘉锐道:“我哥是医生,特别厉害。”

两位民警互望一眼,也跟着起身,客气地道:“情况我们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我们就先告辞了。”

说着四人一同出门。

民警回派出所,杨峥送宁栀去医院。

孙恬恬做完手术,直接送进了重症监护室。

宁栀到的时候,看到王佳凤眼泪汪汪地守在外面。

“栀栀——”王佳凤站起身,眼眶红通通的,显然刚刚才哭过。

宁栀没有时间安慰她,先和孙恬恬的主治医生了解情况。

孙恬恬的手术做得很成功,水肿的组织和部位基本已经切除,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应对大面积创伤后身体产生的应激反应。

“现在最主要的是给病人降温,不能手术都做完了,人被烧没了。”医生这么说。

宁栀想了一想,说:“我得进去看看病人的情况。”

这个医生不能做主,和相关的负责人商量了一下,还征求了家属的意见。

王佳凤一听宁栀要去看孙恬恬的情况,连忙一口答应,说:“只要能治好恬恬,你们怎么做都行,不管用什么药都可以。”

宁栀换上隔离服进入病房,看着小姑娘躺在病床上,戴着氧气罩,一副奄奄一息的模样,着实让人痛心不已。

他仔细检查了一小姑娘的情况,很快就出了病房。

其实孙恬恬这种大面积创伤,多器官衰竭后的高代谢应激症治疗起来还是不难的,只是现在因为很多激素药没有代谢用不了,所以让医生们有些束手无策而已。

国医也有针对这方面的药方,只不过国医大家都知道的,起效比较慢。

孙恬恬的情况显然等不了那么久。

这个不算难。

宁栀开了药,炼了一炉培元丹、一炉气血丹,隔一天吃一颗,吃三四颗就差不多了。

等到第四天的时候,孙恬恬的情况就稳定了下来。

不过,小姑娘因为铊中毒导致球后视神经受损,出现了失明状况。

考虑到孙恬恬刚刚才进行了那么大型的手术,身体元气大伤,神经眼科的医生不太建议立刻对孙恬恬进行手术,考虑让她进行保守治疗。

王佳凤顿时沉默了,好半天才问:“如果保守治疗,她的眼睛治好的机会有多大?”

人民医院神经眼科的主任回答得模棱两可:“这个要看病人视神经受损的情况,如果只是轻微炎症,积极治疗好一般预后良好。如果视神经受损严重,甚至萎缩,这个就很难治疗了。”

王佳凤又问:“那如果手术呢?”

“手术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