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宠妾灭妻?这宅斗文炮灰我罩了(115)+番外

作者: 伴树花开 阅读记录

父子二人身上还穿着官袍,显然是散值回府后连家常服都未来得及去换,就直奔这边而来。

盛夏日头猛烈,隐约能瞧见卫平鬓边的白发,面色急切,行色匆匆。

柳氏赶忙起身迎了上去,连同卫恒在内的卫家众人皆行礼问安。

卫平道了声起,目光环视一圈后,落到卫含章身上,面容微缓,道:“日头大的很,都站这儿做什么,有什么事儿去屋里说。”

正院太远,卫平直接进了二房的会客正厅。

有婢女捧了几个冰瓮进来,丝丝凉气弥漫。

偌大的厅内,卫平同柳氏坐于上首,世子卫洹和卫恒两位嫡子分别坐于左右,庶子中只有卫怀来了。

孙辈中,大房的长子还有卫含叶卫含霜姐妹俩俱在,除此之外只剩卫含章同江氏了。

“一回府就听说家中出了件大事,”卫平搁下手中的茶盏,道:“长门候奉殿下口谕来府中赠琴,可是真的?”

“回父亲,是殿下赠与小九娘的及笄之礼。”卫洹低声将自己的所见,简单细述,末了,低声道:“殿下还让长门候问小九娘,道相约之事,时间定在明日可否?”

“哦?”闻言,卫平精神大振,眼眸精光闪烁,朝卫恒方向望过来,“老二,你兄长所说可是真的?”

卫恒正因着父母对女儿及笄礼不出面的态度本就满心复杂,听见询问面上显出几分犹疑,片刻才微微颔首道:“不错。”

卫含章坐在下方,和江氏一起静静的看着卫平一通询问后,视线终于到了自己身上。

卫平常年严肃的面上,微露笑意,神情和缓,轻声道:“小九,你可愿告诉家里,殿下同你约好了何事定在明日?”

他既用了‘可愿’一词,想必也是知道卫府上下这段时日的态度,叫这个孙女同卫家已经离了心。

之前是不在意,毕竟作为一家之主的侯爷,哪里需要在意小辈的想法,如今知晓孙女同当今太子扯上了关系……自然不愿意她同家中疏远。

好在,一切都为时未晚,在蜜罐子里千娇百宠长大的小姑娘家家受了些委屈,哄哄就好了。

第104章 加更1

毕竟是血脉至亲,他们做为长辈,姿态和蔼些,让姑娘将心头的怨念发泄出来,自然就愿意同他们亲近了。

就连江氏都认为女儿或许会借机将这些时日积累的怨怼发泄一二,没想到卫含章却没有迟疑,直言道:“明日宫中会有旨意下来。”

卫平心底掀起一片惊涛骇浪,惊道:“可是册封你的圣旨?殿下有说给你什么位份吗?”

室内,卫家众人的视线全部集中在卫含章身上。

或欣喜、或期待,紧张,种种眼神复杂极了。

不亲近就是不亲近,卫含章并没有借机打脸炫耀的想法,只轻声道:“明日就知道了。”

她态度冷淡,卫平却也不甚在意,抚须笑道:“是极,是极,殿下未曾纳妃,既看中你,想必至少也会给个良娣身份…”

即便他们家姑娘才遭人退亲,可若得殿下真心喜爱,太子侧妃的位置也不无可能。

至于太子正妃之位……卫平长舒口气,一个被退婚的姑娘,如何敢奢望。

…………

自长门候带着一众内侍前来给卫含章送上及笄礼后,不到半个时辰,整个京城各大世家门阀,全部听闻了消息。

这是太子殿下头回表示对一个女郎表示亲近,有心些的官员甚至联想到了前段时间萧君湛亲自来卫府赴宴一事。

再就是前几天突然给卫恒提到了吏部任侍郎一职。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当时叫人摸不着头脑,现在却都有了答案。

当天下午,不断有姻亲故旧们递帖子上门拜访,平日里算不上多热闹的卫府,顿时门庭若市。

各家夫人来的目的,都是想拜会一下有极大可能会入东宫的卫含章。

对此,柳氏知道自个儿如今使唤不动这个小孙女,当然不会自讨没趣的遣人来唤卫含章出去见客。

卫含章本人也没有出去叫旁人看稀奇的想法,她正窝在听风阁里,对着新得的传世名琴爱不释手。

卫含霜午膳过后并未回夫家,而是随同卫含章来了听风阁。

此刻坐在她的身侧,笑道:“我瞧冉冉你素日对万事皆漫不经心,没想到还真是个爱琴之人,可见殿下待你极为用心。”

万人之上的天下至尊,愿意为费心为姑娘家挑选喜欢的礼物,是何等的难得。

“六姐,你就别打趣我了。”卫含章不好意思道:“我本就是个疲懒的性子,对什么都不算上心,谈不上多通琴艺。”

蝉鸣的盛夏,室外闷热躁动,室内只有她们姐妹俩。

“这样才好,对万事万物都不上心的性子,多少人盼都盼不来。”

人最怕较真,尤其是女人,卫含霜轻叹口气,柔声道:“早便说你是个有福气的姑娘,却没想到你的福气竟这般大。”

自小在蜜罐子里被娇宠长大,人生至此受过的最大低谷怕就是被退亲,可偏偏在就连家中长辈都认为她是个被退婚的女郎,难觅良缘时,竟然转头得了太子殿下的青眼。

这得是多大的福气啊。

卫含章也不反驳这点,她觉得自己确实挺有运气的。

随随便便闯个别院,竟然就能遇见微服私访的萧伯谦,他年纪大是大了些,但真的很会疼人。

想到自家温柔体贴的情郎,卫含章不好意思的低头。

“殿下有没有说要给你什么位份?”卫含霜目露关切,小声问道:“眼下东宫未有其他人,你是头一个入了殿下眼的姑娘,年纪又小,该撒娇卖痴时,可别傲着不肯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