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妾灭妻?这宅斗文炮灰我罩了(291)+番外
好不容易将小姑娘哄好,蛊毒也没了,两人甚至已经同命相连,他能放人离开才怪。
于是,接下来的几日,卫含章真就跟他同寝同食。
除了上朝外,两人都待在一起。
这人就连批折子,都要她同在殿内陪着。
几日后,萧君湛下了朝回来,在批奏折,卫含章就在一旁捧着本杂记读的如痴如醉。
宁海轻手轻脚的入内奉茶,低声道:“殿下,李大人、陈大人、谢大人在外求见。”
萧君湛微微一顿,道:“传他们进来。”
不一会儿,李越、陈子戍、谢立两人一同入内,躬身行礼:“参见太子殿下。”
卫含章正翻了一页书,就听见两道熟悉的声音。
抬头便看见这三人,神情一愣,旋即反应过来。
这是要破案了吗?
她放下书,用银叉插了块桌案上的甜瓜,睁着亮晶晶的眸子,听着三名朝中重臣的回禀。
也就是没有瓜子,不然她多少也是要剥上几粒的。
萧君湛眼角余光瞥见她那兴致勃勃的小模样,唇角微勾,问道:“三位爱卿一起过来,可是案情查出眉目了?”
几日前,关于围场刺杀案交给了官拜大理寺卿的陈子戍一手查办,萧君湛给了他极大的权限。
但凡有需要,就连京城禁卫军都要协助他办案。
甚至萧君湛金口玉言,只要找出线索,无论是后宫妃嫔,还是皇室宗亲,无人不可提审。
此口谕一出,京城权贵们闻之色变,都夹着尾巴做人。
第268章
陈子戍躬身道:“殿下所料不错,谢氏女果真被齐明瑞暗中救下,这些年就住在京郊一个名叫李家村的地方,一起住在那里的,还有齐世子与她所生的长子,早年便溺水而亡的齐家长孙。”
卫含章瞳孔渐渐瞪大,她怎么有些听不懂了呢。
过了好半晌,她才理顺了话中的意思。
齐明瑞嫡妻投缳自尽是假,实际上她还活着,就藏身于京郊村子里。
他们的长子,那位被许多人唏嘘早夭的齐家嫡长孙竟然也是诈死,他也还活着,只是失去了尊贵的身份,隐姓埋名居于乡野。
卫含章回京不到一年,却也听说过长公主容不下驸马前面那个原配所生的嫡子,设计将人害了。
就算明面上无人议论,但公道自在人心,不知多少人心里骂这位皇家公主行事狠毒。
可事实上,这些年长乐公主的确是被冤枉的?
那孩子没死,还回了亲娘身边,不用多想也知道,这事必定是齐明瑞所做。
他究竟想干什么?
大殿内,无人打断,陈子戍的话略微停了停后,还在继续。
“微臣查到谢氏女的住处后,领兵前去想将人捉拿归案……”他轻轻一叹:“我们去晚了一步,到那里时谢氏女已经带着齐家长孙一起服毒身亡,只留下一封血书,道尽了她苟活多年所做之事。”
他双手自袖中掏出一张折迭好的宣纸,隐约能瞧见上头红色的血迹。
宁海双手接过,呈到萧君湛御案之上。
萧君湛并没有翻阅的意思,只垂眸扫了眼,问:“她都做了些什么。”
陈子戍躬身答道:“长乐公主幼子之死,便是谢氏的手笔。”
这话不但萧君湛,就连卫含章也早有预料,闻言半点都不觉得惊诧。
卫含章好奇的是,齐明瑞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虎度尚且不食子,他就算恨长乐公主让他妻离子散,但幼子何辜,大人的恩怨为何要牵连孩子。
没想到陈子戍接下来的话,真叫人大吃一惊。
他道:“谢氏所留血书中清楚写着,长乐公主一子一女,除了长女生父存疑外,幼子之父可以确定并非齐明瑞,而是齐明瑞身边的一名暗卫。”
卫含章听的瞳孔渐渐放大,连手里的瓜都不香了。
长乐公主不是痴恋齐世子吗,怎么会……
萧君湛眉头也微微蹙起,终于翻看起手边的血书。
一行行看过去,脸色也越来越沉。
等终于看完,抬头就见他的小姑娘正眼巴巴的瞧着自己,颇为无奈的看她一眼,将手中的血书递了过去,道:“看吧。”
卫含章毫不客气的接过,认真阅读起来。
她翻看血书的功夫,萧君湛十分耐心的等着,殿内三名朝臣自然也安静下来,皆低垂着头没有说话。
只有萧君湛目光落在她的脸上,看她一会儿满眼惊诧,一会儿唏嘘不已。
看着看着他面上神情不知不觉缓和下来。
不管那些人背地里都谋算了些什么,她还好好的坐在他眼前。
这就是老天垂怜。
第269章
谢氏所留血书上所述,她同齐明瑞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成婚后感情和睦,一直到长子出生,都恩爱两不疑。
那几年里,齐明瑞没有妾氏,没有通房,没有其他高门公子哥儿们的滥情,一心一意待她好。
婆母也没有恶意刁难她这个长媳,就算在她的孕期,也没有给儿子送人,从未插手儿子房中事。
娘家兴旺,婆家和善,夫君俊秀又专情,甚至子嗣都来的顺顺当当。
或许这样的幸福,连老天见了都横生嫉妒,随着夫君进宫一次,一切全变了。
齐明瑞被当朝嫡公主瞧见,一见倾心。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
天子透出口风,欲成全女儿心意。
长乐公主要顺心如意,那他们便如意不了。
他们要被活生生拆散。
再恩爱又如何,再不情愿又怎样?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雷霆雨露都是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