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洞谋士(118)
齐侯看他。
“学宫这样的地方,岂能无匾额题书?君上何妨亲自题写一二,比如正殿匾额?若君上实在谦逊,也可去拜访大贤,请其题写。诸贤或许于‘利’上看得甚轻,却往往堪不破‘名’,堪破‘名’的,又往往对其道有执念,学宫是传道授业解惑之所,为其题书匾额,想来没有哪位大贤会拒绝。”
齐侯拊掌,笑道:“善!”
齐侯性子粗,又好战,特别是去年伐鲁,被骂得不轻,虽面上说“那帮腐儒知道什么”,心里又岂能真的不在意?齐侯还是想着做一个好君主的。一个好君主,不能只有征伐之功,还得在列国、在百姓庶民、在贤者士人中有令名——就像魏文侯那样。
田向说的就是怎么让他有令名的办法。
齐侯笑道:“还得是兄长你!就是懂这些读书人,哈哈哈哈……”
田向笑道:“也合该请人写文章勒石并铸鼎器,记录这一盛世盛举。”
齐侯笑着连声称善。
田向又说兴修水利的事。对这样一听便是善政的事,齐侯一般都是支持的。
田向不瞒他:“几百年了,当年管子治水之功,十不余二三。都整修起来,旷日持久,非三年五载便能成的。兴修水利,要征发大量徭役,花费大量财货,既征发了徭役,便要减免赋敛……但这是利于万民、功在千秋的大事。向伏望君上能应允。”
齐侯皱眉,过了片刻,点点头:“兄长以为该当如何?”
“可先让人去探看这些水流境况,待报上来后,有主有次、有先有后地修,总能修完的。”田向道。
看着田向斯文清正的脸,听着他沉稳有力的话,齐侯又觉得此事不是太难,点头道:“便听兄长的!”
田向微笑。
君臣间很是相得的样子。
到五月间,齐侯与相邦田向越发相得,不只是因为齐侯按照田向教的在士林邀买了不少声望,也因为田向奏请齐侯招几个重要大都邑大夫来临淄述职,由齐侯亲自考核——去岁将官吏考核定为常制,朝官为岁末考核,而都邑之官为岁中考核。
齐国是五都制,几大都邑大夫,都既治民,又掌军,其重要之处,不言而喻,他们必须是齐侯的自己人。
田向甚至还提及边防守将,说他们也该定期定制来朝见君主。
之前因田原之说,齐侯对田向起的疑心去了不少。齐侯觉得,或许相邦就是一心为国、一心为了寡人的,是叔父让私仇蒙了眼……
在年中都邑官吏考核中,田原故旧又有被罢黜的,其中包括其长子田邕的岳父。
田原暴怒,去见齐侯,再次诉说田向有不臣之心。齐侯但笑,让他莫要担心,说“相邦为人,寡人是信得过的。”
田原回到府内,思虑许久,让人去不其城招当年大将军田显之子田亥来临淄。
大将军田显,便是当年赵公子亭围河间时,在不远处的浮阳戍守河水的人,便是当年听田原安排让人射杀公子俞嬴的人。
第77章 当年的射杀
田向收到司空淳子洵呈送的河流湖泊诸水境况后,在朝堂上引管子言,“故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五害之属,水最为大”,1正式向齐侯提出治水,疏通淤塞河道,整修坍塌堤坝,以求变水患为水利。
齐侯批允。
齐侯批允得这么利索,也跟今年雨水有点多有关。前些时日夏麦将熟未刈的时候,老天狠下了两场雨,有些低洼之地被淹了,本来夏麦可大孰,如今只能算是平年。2好在齐地主要种植秋粟,夏麦本也种植不多,平年便平年吧。只是平籴之政要再次推延了。
齐侯对相邦田向的疑心少了,对平籴这样的利国之政更加上心——且不说备灾救荒,就说攻伐,仓里没粮,将士兵卒吃什么?打仗这种事,很多时候打的是人,是粮草。
若真能变水害为水利,旱年有水灌溉,涝年排水入渠,齐国境内沃野千里,仓廪丰足,还需要顾忌魏、赵、楚他们吗?
齐侯催着治水之事赶紧办起来,负责此事的依旧是司空淳子洵。
淳子洵与相邦田向商议,又报过齐侯,先修齐渠。
齐渠沟通淄水、济水,接系水、渑水,连着临淄的护城沟池,是当年管仲开凿的第一道沟渠,也是齐国最重要的沟渠,几乎关系齐国命脉。
然而即便这样的命脉之水,也多有河道壅塞、堤坝不固之处。
司空淳子洵亲自将一块石头放在临淄城郊一段待整修的堤坝上,齐国治水之事开始了。
这样的大事,相邦田向也常常去顾问探看,还以齐侯名义带酒肉慰劳官吏、民夫、徒隶诸般人等辛苦,众人山呼万岁。
齐侯知道了,大悦,与田向笑道:“又让兄长破费。兄长才多大的封地,老给寡人添补什么?”齐侯甚至提出给田向增加封地,以酬其辛劳。
田向推辞:“向一个人,又能吃多少?如今的封地已经足够广大了。”
齐侯再让,田向则说起应该减少采邑实封、渐渐变实封为虚封的事,又说到有的诸侯国采用的郡县之制:“变实封为虚封,各郡县都邑尽握君主之手,这是大势,但采邑是卿大夫的命脉,动采邑如动人父母,这事急不得。”
齐侯神色郑重地点头。
田向说回刚才的话,笑道:“向的采邑就真的不用再加了。”
田向这样真心推拒,齐侯还能说什么,只是叹息:“兄长待寡人之心,寡人都不知道怎么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