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汴京小厨的美食日常(110)

作者:同果 阅读记录

说完看向宋父。

宋父略一沉思,回道:“此事未成定局,还有的商量!”

他缓缓转向唐锦翊,拱手道:“那在当天的饭菜上,就要委屈贤侄多费些心思了。”

“伯伯客气了,宋兄待我如亲,为了他的幸福,我定要使出全身的功夫。饭菜的问题交给我,我现在就去买菜。今儿晚上咱们先做一桌,试试菜。”

唐锦翊拍拍胸脯。

要做传统的精致美菜他可能比不上宫中御厨,但凭着上辈子当美食博主的记忆和金手指般存在的调料兑换系统,对付这些古人的胃,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虽然信心不小,但菜该试还是要试。宋家人常年跟各路官商打交道,了解的比他这个现代人多得多,若不听听意见,到时候做了大官儿们忌讳的东西,那不是坑死人了么?

……

那一大家子还在院中说话,唐锦翊便喊了唐九出门。

清明时节却没赶上下雨。阳光还是一如既往的刺眼,街中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

唐锦翊和唐九一人提着个大菜篮子,像所有百姓一样,晒着午后老暖儿,在街上慢悠悠地逛。

突然间,唐九指着一个方向说道:“主人,我们去买几只螃蟹吧。”

“螃蟹?”

从前倒也听过三月食蟹,大概是说农历三四月份的蟹虽然没有完全成熟,但吃起来鲜嫩无比,比起肉肥膏满的秋季蟹,自成另一种风味。

唐锦翊想,汴京地处中原,想买海货大概并不容易。就是有卖的,也要风到九十月份螃蟹最肥美的时候,待海边统一捞捕作业完成再运输过来才有,并不会为了让人尝个鲜,费人费力捞些嫩蟹去。

唐九怎么会在这会儿提出要买螃蟹?

带着疑问看向唐九,唐九却没说话,而是轻轻托了他的下巴,朝西南方向看去。

“永源鲜铺。”

一块蓝底金字的招牌吸引了他的注意,不由读了出来。

“里边是卖什么的?”

永源鲜铺占地不小,一排四个门头都是他家招牌,显眼的提字和古朴的装修,挤得旁边小店几乎看不出样来。

“那是城中专门卖海货的地方,据说,凡是想吃的海货,没有买不着的。就算在炎炎夏日想吃冬日的鳕鱼,掌柜也能给你变出两条来。主人常常跟美食打交道,竟不知道咱家附近有这样一个好地方么?”

唐锦翊干笑一声掩饰尴尬,虽说来到这个世界时间还不长,但门前这条路,来来回回走了没一百遍也有五十遍了,可就算看了这么多天,他还真没想过那家是卖海鲜的。

古代又没有什么特殊的制冷设备,这个季节的海鲜,除非他家不怕花钱日日出海,否则就只有腌制的了吧……

想着想着,两人已经来到了永源鲜铺门口。

平日没注意过,今日从门前一停,居然闻到了咸腥的味道。

“真的什么都有?”

都到了门口,唐锦翊还是有些不信。

唐九微微一笑,“进去看看就知道了。”

说罢接了他的篮子。

“主人只管捡着新鲜个大的挑,不用担心银子,唐九带了许多。”

唐锦翊歪歪头,越看唐九越像个装着大人模样的孩子,满脸天真,却总想把最好的给与家人。

这样的少年,十足惹人喜爱。

他忍不住搭上唐九肩膀,凑近玩笑,故意装出可怜神情,“万一我挑好了,银子不够怎么办?掌柜是要扣人的。”

“那……”

唐九脸蛋儿一热,又变成了小结巴。

“那、那扣下我……我就行了,主人、主人回家……”

--------------------

昨天半夜突然想到定时发布的草稿还没更新就发布了(汗流浃背)!

第七十二章

唐锦翊嗤笑一声,揉揉唐九细软的头发。

“你还当真了!”

“啊?”

“啊什么啊,快些进去吧。”

“哦,哦。”

唐九微微一怔,回神道:“好。”

挎着篮子跟在唐锦翊身后,主人走一步,他走一步,两条宽袖撩得老高,随时准备挑拣食材。

铺子两侧置有许多巨大的青黑圆缸,缸身贴着分类字符,缸口挂着漏网,不时蹦出些水花。想必这些就是暂时存放海鲜的地方。

继续向里走。

整个前厅开间很大,只这些大缸就占去了四分之一的地方。前来选货的买家,在缸与缸之间的空隙中穿插游走,想买什么就去对应的大缸里挑,挑中那个直接一指,小伙计出手麻利,一下子就能给你捞上来。

若觉得只买还不过瘾,那你还可以亲自体验一番捞捕的乐趣。

据随从买卖的小伙计介绍,缸上的漏网就是专门为顾客准备的。只要不搞破坏,随便你怎么体验,都不会有人管,要赶上生意不忙的时候,他们还会教你一些捞捕技巧,让你捞得又准又快。

除了这些占地方的大缸之外,厅堂最里侧的墙根处还有几只方形浅缸,浅缸周围铺着青苔、大石,似是装饰,细细看去,才会发现大石上竟还趴着几只懒洋洋的龟,探头张望,很是有趣。

“这些海货都是新鲜的么?”

话刚问出口,唐锦翊就脸红了。

我怎么问出这样的蠢话......

哪个卖家愿意听人怀疑自己的东西不新鲜呢?又有哪个卖家会说自己的东西不新鲜呢?

当然没有。

多嘴无用,恐怕还会惹得小伙计不高兴。

唐锦翊傻笑一声,企图掩盖之前的鲁莽,谁知小伙计听了他的话,非但没生气,眼中还一下放出光彩来。

上一篇: 狗洞谋士 下一篇: 小地主落魄后[种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