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小厨的美食日常(63)
蛋挞是早上给的,谣言是下午传进唐锦翊耳朵的。
那时他正堵着要出门买菜的唐九问话,感觉有人戳他大腿,低头一看,是个衣着破烂、吸着鼻涕的小豆包。
小豆包伸着小脏手要到了报酬,告诉他,全汴京城的人都知道魏亭书来过百味楼了。
“魏亭书是谁?”
“这是另外的价钱。”
小豆包小脸一横,不肯说了。
唐锦翊从唐九胸口一摸,摸出一包干脆面。
“你把知道的消息都告诉哥哥,哥哥每天给你干脆面吃。”
干脆面往小豆包面前一晃,那张小嘴儿就憋不住了。
“魏亭书是镇国大将军魏远征的儿子,自幼随父出征,常年镇守边塞,据说这次在南蛮之战中立了大功,皇帝招他回来领赏。”
小豆包抢过干脆面,奶声奶气给他介绍了个清楚。就连魏亭书本来不想来京领赏,后又因某些原因改变了主意这等细节都说给了他。
唐锦翊听得一愣一愣的,直呼他为汴京百晓生。
小豆包得了夸奖说得更欢了。
“人们说,魏亭书刚下早朝就去了百味楼用餐,餐后约了永乐坊的姑娘相会,想必是蛮夷之地的妙龄男女入不了少将军的眼,借机回来寻情人了。哼,人们还说,能令少将军冒着忤逆之罪改变主意的人定然貌美如仙,不是百味楼的唐家小郎君就是永乐坊的姑娘,反正不管哪个,就算在京城声名狼藉、身份低贱,带回边疆去也必然高那蛮子一头。”
“啊?”
唐锦翊和唐九同时出声。
难为一个奶里奶气的孩子记着这么多话,事实上魏亭书就是来百味楼吃了个蛋挞而已。
......
时间回到三个时辰之前。
魏亭书斜靠在椅子上,对带着唐九跟客人打招呼的唐锦翊扬扬头:“这就是你那小娘子?长得真漂亮!虽说是男子,可比那蛮夷之地的女子还水灵。”
唐锦翊还没说话,隔壁桌永乐坊的姑娘先忍不住笑了。
“娘子?唐二爷,当日你在后巷可不是这样说的。”
唐锦翊看了看说话之人,猛然想起那日在后巷诱导唐九说情话被几位姑娘偷听的场景,脸一下子就红了。
“哦?姑娘和唐小郎君认识?”
魏亭书哪肯放过这样的八卦,扭着身子问道:“快给我说说。”
“这......不好吧?”
姑娘看着唐锦翊眨了眨眼,下一秒,就被魏亭书拉起了手。
“我见姑娘面善,想必聊起来也十分投缘,不如我们一起去逛逛?”
他在边疆闷得发慌,除了打仗就是吃土,连个陪说话儿的都没有。京中传过的消息除了上级命令,就是城中轶事,而城中轶事里关于唐锦翊的传说又占了大半。只是近半年突然没了信儿,这次回京可不得把落下的八卦全给补回来!
姑娘一乐,跟着人就走。
才走到门口,就把唐锦翊的秘密抖了个干净。当然,其中不乏添油加醋、夸张火辣,直逗得那位战场上的活阎王哈哈大笑。
那声音,就是在人声嘈杂的大街上也能辨得清清楚楚。
人走远了,唐锦翊厚着脸皮让唐九把剩余的蛋挞分给门外的乞丐吃,唐九也厚着脸皮照做,就跟商量好了一样,谁也没提那茬。
唐锦翊突发奇想,乞丐可是覆盖整个京城的情报系统加宣传能手,这不现成的好帮手么!
唐锦翊阴着脸把几名小乞丐挤到墙角,手里的板子一下下拍在地上,吓得他们磕头求饶。
“你们吃了我的蛋挞,就得为我办件事!否则.....”
“你说你说,我们、我们一定一定照做!”
“你们认识的人应该挺多吧!”
乞丐点头。
“你们每日要跑遍城中各个角落吧!”
乞丐点头。
“我要你们逢人便提百味楼,每到一处都唱同一首歌谣,能做到么?”
“能能能。”
“唐氏佳肴甲天下,美味当数百味楼。这样唱,不会唱就念,记住了么?”
“记住了记住了!唐氏佳肴甲天下,美味当数百味楼!记住了!”
要不是空间限制,别人就差给他下跪磕头了。
唐锦翊扔了板子,神情缓和。
“我可不是坏人,咱们也算互相帮助。你们记着,要是饿了,随时都可以用自己打听到的事来百味楼换吃的。”
“谢谢爷!谢谢爷!!”
唐锦翊跟小乞丐们做成了交易,于是才有了刚才那一幕。
汴京城的百姓真是神通广大,若都去戏楼写本子,指不定写出什么旷世奇剧呢。
打发走小豆包,唐九撒腿就溜。
唐锦翊在后边喊:“别走啊,你还没告诉我为什么不开心呢!”
眨眼功夫,唐九的衣衫就隐于墙后,根本不带理的。
“我也没惹他啊,怎么这两日这样反常?”
唐锦翊郁闷自问,就在这时,唐家的马车来了。
随行小厮拜了一拜,恭恭敬敬邀他上车,说是受了王氏的嘱托,请他回家赴宴。
夕阳烧红了半边天,风中带着一丝温热。
街上行人来来往往,见百味楼门口停了车,纷纷驻足张望,自唐家家主死后,很久不见他家的马车来百味楼了,不知他那个不省心的儿又惹了什么事,都想看个热闹。
唐锦翊叹了一声,朝前堂大喊:“灵儿我先走啦,晚上你和唐九早点歇息,别等我啊。”
灵儿知道他要去唐家赴约,怕他受了欺负,紧忙追出来。
“等一下,我跟你一起去。”
车已行出数米,伴着一声“回去吧。”便转了弯,再也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