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与父亲说的。”苏芷儿道。
她现在也长了记性,有什么事情,先跟苏知府打声招呼,别落了把柄,“你快去吧。”
“是。”
苏芷儿回了府,便立即与苏知府说了这件事情。
“做得好。”苏知府道,“做事情不能那么死板,还是得灵活一些。”
在苏知府这儿过了明路,利来又找好了人。
第二日,便安排人陆陆续续的去棚子里领饭食。
领完还要感谢苏知府,感谢苏芷儿。
“苏知府真是个好官。”
“苏小姐心善,竟还亲自来这儿给伤兵盛饭啊。”有周围的人看见苏芷儿笑的温柔可亲,给人盛饭,不禁感叹。
“伤兵?”大江与同袍一同经过这里,看见在棚子前排队领饭食的人。
确实都是些手脚残疾的人,但是伤的远没有他们真正的伤兵重。
有的跛脚,有的手伤了,有的缺了手指。
“他们是哪里的伤兵?”大江眯起眼睛,一脸怀疑的问向贵才,“你可认得他们?”
“不认识。”向贵才摇头,“说来奇怪,咱们军中的伤兵,除了已经返乡的,其余皆在咱们军中休养,都有谁,咱们也都是一清二楚的。”
“毕竟平日咱们除了休养,也无事可做,里头的伤兵,便是以前不识得,休养期间也都认识了。”向贵才道。
“尤其是那些伤重的,还要咱们这些受伤稍微轻点儿的去开导他们。基本上,军营中那些受伤退下的兵,咱们都是认识的。”
“这就是我奇怪的地方。”大江停下脚
步,看向在棚子前排队的那些人,“军中的同袍,尤其是受伤的同袍,咱们都认识。可是眼前这些人,咱们却一个都不识得。他们究竟是哪里冒出来的?”
大江虽然有些疑惑,觉得不对劲,可也没敢往他们敢冒充伤兵上头想。
这实在是太胆大了。
“许是已经返乡的伤兵,并不在军中,所以咱们不识得?”向贵才拉着大江道,“先别看他们了,铺子要开张,咱们赶紧过去吧。”
大江点点头,只能暂时将这件事情放下。
今日是必达跑腿开张的日子,李慕慕还请人算了吉时,很快便要到时间了。
他们这些加入跑腿铺子的兵,都过来了。
今日便要正式开始营业,各个登记点也都支了起来。
于是大江与向贵才也赶紧抄跑腿铺子走去。
快要到的时候,远远的看见许昌永、谭士义、程吉福和于大斌四个坐在木板车上,正被同袍推着过来。
打从四人休养好,便再也没有出过军营。
因四人的意志日渐消沉,他们担心四人真的失去了生的希望,会想不开,也曾提出拉着他们进城逛逛,换个心情。
可是四人根本不愿意,觉得自己这样了,便是进了城,也是遭受别人异样的目光,宁愿把自己塞在狭窄的房间里。
没想到,四人今日竟出来了。
确实,周遭有不少人都在看他们,可四人昂首挺胸,似是完全不在意那些目光了。
大江等人看着,激动地红了眼。
“你们……”向贵才三两步的走过去,激动出声。
许昌永笑笑,道:“既然都要去登记点工作了,早晚要见人的。况顾夫人说了,咱们是为了保护大熙的百姓这样的,不需要为他人的目光烦扰。”
“对,顾夫人还说,那些百姓不知咱们为何会如此,一旦知道,若还有人以异样的目光看咱们,便不是人了。”谭士义道。
一旦努力不在意别人的目光,果然变得轻松了许多。
第212章 也太残忍了
李慕慕见众人都到了,也笑着走了出来。
“今日咱们便开张了,一开始的生意不会那么好,甚至可能还会没有生意,大家都不必着急,总能找到办法的。”李慕慕笑着说。
“不着急,我们那么大的坎儿都迈过来了。”众人笑着说道。
“吉时到!”一人喊道。
另一人紧跟着点燃了爆竹。
爆竹噼里啪啦的放了起来,热闹的声音吸引了不少人来看热闹。
伙计趁机又给来看热闹的人发传单,叫他们知道跑腿铺子是做什么的。
铺子的墙上还贴着收费的标准。
从客人的家中地址作为起点开始计算,到买东西的那处,二里地以内的跑腿费用为一文钱。
每多出二里地,便多加一文钱。
只算从客人到家中去程的距离,买好了东西送至客人家中的距离是不算的。
“这倒还挺便宜的,崇安本也没有多大。”有围观的百姓道,“平日里基本一文两文的也就够了。”
“但是如果自己去买,不就省了那一文两文的钱了吗?”
“此言差矣。”李慕慕听见,便解释道,“假若你是做小食摊生意的,一日的时间都在小食摊上,不敢随意走动,家中需要些什么,谁去买?夫妇二人,都有各自的工作。有的是夫妇二人一同顾着摊子,有的是有各自的活计要做。你在摊子上多招待一个客人,便多赚至少七八文千。”
“可你若是自己去买东西,看似省了一两文钱,却因少招待了一个客人,而少赚了七八文钱,你说哪样划算些?”
“再比如铁匠,他打一样东西几百文不等,有去买东西的时间,多打打铁,多赚赚钱,不比花时间去省那一两文钱要好得多?”李慕慕道。
李慕慕开这个跑腿铺子的客户定位,不在那些达官贵人之家,这些人家中都有许多下人。
也不在底层的百姓,底层百姓家里,一个铜板都恨不能掰成两半花,又怎舍得多花一两文钱的跑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