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母没想到现在张彩萍的变化居然这么大。
以前算计的厉害,可现在却不在意这些了。
“行了,以后等你们生意稳妥了,赚的更多了,你们想怎么花怎么花,想给谁送什么东西就给谁送。”顾母说道,“这次就按我说的。不用说谁衣裳多少,我对你们,都是不偏不倚的。你们其中一个人有,其他两人就必须都有。”
“这些钱你拿着。”顾母嘱咐张彩萍。
“这……”张彩萍跺了下脚,“娘,本来是我给慕慕的心意,这下好了,我心意没送出去,还白得了您的布。”
顾母笑道:“你的心意留着,下次再送。重要的是咱家和睦,比什么都强。”
“那我们跟慕慕沾光了。”王翠珍笑着说,“谢谢娘。”
李慕慕赶紧说:“谢谢娘。”
“现在天晚了,你这时候去镇上,啥时候才能回来。”顾母又说,“你们明天不是还要去镇上摆摊吗?慕慕要去山上,去不了,你俩去镇上顺便买布回来。”
“成!”张彩萍应下。
王翠珍又问李慕慕,“慕慕,你喜欢啥颜色的布?”
“淡雅一些的,像是嫩蓝色,嫩黄色的,不拘这两种,只要颜色鲜嫩的都行。”李慕慕前世就喜欢饱和度低的粉色和蓝色。
只是不知道这时候能不能染出这些颜色。
“颜色嫩的新衣裳,我平时也舍不得穿,干活还是穿旧的。遇到咱家有喜事,或者不干活的时候,我再拿出来穿。”李慕慕笑着说道。
她现在穿的,都是原主的衣服。
确实如同张彩萍所说,衣服不多。而且原主在家中地位很低,衣裳都是给男人买了布做衣服剩下的布料,拼出来的。
连王翠珍和张彩萍的衣裳颜色都赶不上呢。
“成,那明天根据你说的颜色,我们就替你做主了。”王翠珍说道。
“好。”李慕慕点头,“娘说得对,只要咱们一家人和睦,管外面人说什么呢?我就喜欢看他们挑拨不到咱们家,干着急的样子。”
“哈哈哈哈哈,对对对!”经过顾母和李慕慕这么一说,原本生气的顾父和顾家兄弟俩,现在气也消了,顾尚勇笑着说,“你这说法真新鲜,但有道理!”
家里屯了不少红薯,不值钱又能当主食充饥。
不过就算红薯再香甜,吃多了也腻。
顾家人总是吃一阵子,便放在那儿,过一阵子再吃。
家里红薯多得是。
晚上吃完饭,李慕慕便去挑了些红薯在厨房忙。
“慕慕,你这又是在捣鼓什么呢?”王翠珍走进来,好奇地问。
“大嫂,我不是说,要增加新的小吃吗?”李慕慕说道,“就是用红薯做的。”
“这红薯,咱家都吃够了,也能做小吃啊?”王翠珍好奇的说,“虽然甜,可是我实在想不出还能做出什么来。”
“做红薯粉,用红薯粉做酸辣粉。”李慕慕笑着解释,“我明天去山上采茱萸,能用茱萸做辣子,加在酸辣粉里,酸酸辣辣的,开胃又暖胃。尤其是现在天气渐冷了,正适合吃一碗酸辣粉。”
“那我也学学?”王翠珍赶忙说。
“行啊!”有王翠珍帮忙,速度倒是快了些。
最累的便是把红薯打成泥的过程,之后便是等淀粉沉淀。
第23章 以为你这么大年纪还惦记我家小叔
沉淀好的淀粉泥,李慕慕便拿去了院中晒。
“明天下午,应该就差不多了。”李慕慕说,“这粉晒得越干越好,咱们有时间,可以多做一些,晒成了粉,放上一年都不成问题。”
“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这种。”王翠珍惊奇的说。
“用红薯做的,便宜又饱腹。”李慕慕说,“咱顾家小吃摊,现在主打的就是一个便宜好吃,做普通老百姓的生意。”
“对。”张彩萍也闻声过来了,“咱镇上有钱人才几个啊,便是咱镇上唯一的饭馆,也没多少人舍得去吃的。”
第二天,王翠珍和张彩萍去镇上。
李慕慕则去了山里,采了不少茱萸回来。
用茱萸做成了辣子,放在罐子里储存。
王翠珍和张彩萍下午回来,一进村,住在村口的李大婶便瞧见了张彩萍抱在怀里的两匹布。
张彩萍没把布放推车上,怕弄脏了。
“哟,顾家媳妇,你们家是发财啦?怎么还买新布了?”李大婶扯着嗓子吆喝。
这一嗓子把不少人都从家里喊了出来。
这可正合了张彩萍的意。
她也扯着嗓子大声说:“我们家慕慕啊,不需要下地做那些粗活。粗活我来做,这两匹布,正好给慕慕作身新衣裳。”
李大婶不住撇嘴,“哟,在家啥都不干,还有新衣裳穿,你家对新媳妇也未免太好了吧。”
王翠珍呵呵笑了一声,“李大婶,你羡慕也没用了,这么大年纪,又有了李大叔,也没机会嫁到我们顾家来了。”
“哈哈哈哈哈哈!”
王翠珍的话,顿时引得众人哄笑。
“呸!”李大婶气的跳脚,整张脸胀红的指着王翠珍,“你这说的什么话!不要脸!”
“你要脸,你要脸别成天盯着我三弟妹。”张彩萍大声说,“知道的是伱喜欢嚼舌根,挑拨别人家关系,看不得别人家一丁点儿好,不知道的以为你这么大年纪还惦记我家小叔。”
“我撕了你的嘴!”李大婶气的往前冲。
两边的人没有一个阻拦,看热闹都还来不及呢。
王翠珍直接撸了袖子挡在张彩萍身前,“来啊!看你能打得过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