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在谈学问和今日的考题?”同僚猜测道。
“这有甚好聊
的?今日考的帖经,只要用功背书,岂有答不出来的?”主考官忍不住好奇,打发官差去看。
不一会儿,官差便回来回话,“是外头一名叫顾柏远的考生,带了自家做的叫甚方便面的东西来吃,香味引得其他考生好奇,所以便聊了起来。”
“方便面?那是什么?”主考官疑惑的问。
官差将打听来的事情与主考官说了。
“还真是有趣,从未听过这样的东西。若真如此方便,对于跑商的人倒是好事。”主考官道。
但对他们来说,倒是没什么稀罕的。
主考官也是从京中过来担任主考的。
他们一路行来,都有驿站供他们休息,有可口的饭菜。
一切都有人给他们安排好,从不必为路途中的休息用饭担忧。
是以主考官听过之后,便不再想这件事情了。
转眼四日过去,顾柏远特地留了一个面饼和调料粉没有吃。
李慕慕给他带了不少,但怕他吃腻了。
只是对比院内提供的饭食,方便面简直是珍馐美味了。
顾柏远是咬牙下了极大的决心,才艰难的留下了一份。
中午吃了院中提供的饭食,实在是叫他食不下咽。
最后一场考试结束,顾柏远收拾了东西,他周围的考生还惦记着他说过,会留一块面饼给他们尝尝呢。
但又不好意思主动提起。
都是读书人,岂有开口问人要吃食的道理?
实在是有辱斯文。
好在顾柏远并未忘记,走出隔间后,便对众人道:“我这只余一块面饼,实在是对不住,诸位若不嫌弃,不若尝一尝?”
顾柏远还贴心的将面饼掰成了数块,用调料粉拌匀了,“诸位不嫌弃的话,可尝尝。”
“那……那我便不客气了。”一人拱拱手,先来捏了一块。
入得口中,一咬酥脆的声音,让其余人听着都馋了。
“竟是真的可以直接吃,如此酥脆。配上这调料粉,美味十足。”那人惊喜道,“此时若是能再配一杯茶,更是妙哉!”
第230章 顾秀秀的天赋
“即便不是在长途中当饭食,日常在家中当个零嘴,配着茶都是极好吃的啊。”
“这面饼是炸过的,可是过了几日仍旧如此脆,真是难得。”有人道,“只是这调料粉是如何配的?真香。”
顾柏远一脸憨厚的挠挠脑袋,道:“我亦不知这是如何配的。我不懂厨艺,三婶在厨房做的时候,我亦没看见。”
“况就算我看见了,也……也不能说啊。这可是我三婶的独门秘方呢。”顾柏远红着脸说。
顾柏远年纪小,到现在也不过六岁,是这里头年纪最小的人。
其他的人,七八岁的有,十一二的也有,甚至还有些年纪更大的。
见顾柏远一脸老实忠厚的模样,再加上他小小年纪,偏又举止老成的模样,让人更觉有趣。
因此顾柏远如是说,叫人听了没有一点儿不乐意。
“是我问的冒昧了。”对方拱拱手道,“实在是太好吃,因此没经思考便脱口而出,还望小友见谅。”
“哪里。”顾柏远也有模有样的回礼,“是兄台心胸宽阔,不与我计较。”
几人一同往外走。
只有与顾柏远考试时挨得近的人尝到了干脆面版本的方便面。
其余人只闻到了点儿味道。
尝到过的人,纷纷与人说这面有多好吃。
“可惜我只试了干吃。干吃酥脆,加上调味粉,满嘴咸香。”那人道,“待方便面对外卖,我一定多买一些回家试试。”
“叫你说的我都馋了。说起来,不只是跑商的人需要,你像咱们每日一早便起来读书,在书院恨不能把一个时辰掰成两个时辰来用。若是有了方便面,每早泡了吃,还节省时间,能多些时间读书呢。”
顾柏远:“……”
这一点是他没有想到的。
顾柏远小小年纪,就被人卷到了。
紧跟着,他又听人说:“你说的很是,这样的话确实需要多买一些了。”
而后,他们便讨论起每日都是多早起床。
“我们书院每日巳初开始上课,但我们这些学生寅正便会起床梳洗,卯
初时便点灯读书了。”
崇安冬日天光的晚,寅正时天还是漆黑的。
“那我也该去书院读书才行了,在自家中,难免懈怠。”
顾柏远听着,顿时觉得自己还不够用功。
原本以为过去两个月,他每日巳初上课,到午正结束,下午便自己读书,都不跟顾柏进玩耍,已是很用功了。
没想到别人竟是比他用功百倍。
顾柏远决定,从明日起,他也要更早起床,用功读书才行。
边想着,边出了贡院。
尝过方便面的考生,纷纷友好的与顾柏远道了再见。
顾家众人远远看着,王翠珍奇怪道:“怎的柏远考个试,还交了许多朋友?在里头有这么多工夫交朋友吗?”
顾柏远见到家里人在等,忙跑了过来。
王翠珍便将刚才的疑问对顾柏远说了。
“他们是在跟我打听方便面的事情呢。”顾柏远笑道。
“怎么回事?走,咱上车说。”王翠珍一边说着,众人一同去了车中。
顾柏远才将自己泡了方便面把人馋坏的事情说了。
“你这可是给你三婶宣传了一波啊。”王翠珍笑着说道。
“实在是三婶做的方便面太香了。”顾柏远道,“我刚泡上热水,香味就出来了,飘了好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