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种田养崽:恶毒女配被全家争着宠(408)

是以,太子听到李知音说的,点头道:“顾夫人是个谨慎稳妥的人,她定是担心万一有人在她送的吃食上动手脚的话,顾家会受到牵连,而真正动手的人却稳稳隐身。”

李知音点头,“我与她商量,食材和用具都用宫里的,若是宫里没有现成的,她带进宫,也得叫人好好检查,确认没有问题。”

太子点头道:“这样可以,明日我去同父皇说。”

“多谢殿下。”李知音起身,欲要向太子欠身。

却被太子拦住,又拉着她的手

让她坐下来,“你我夫妻,何必如此客气。我想顾夫人和顾将军之间定然也不是这般生疏。”

“只是这些事情亦要殿下替我操心,我实在有愧。”李知音道。

“你这般便是同我客气了。”太子道,“知音,你试着放松些,你我夫妻,这些本就是我作为丈夫,应该为你做的。”

“况且,你遇事喜欢与我商量,这很好,总比一个人瞎琢磨强。”他喜欢李知音有事便同他说。

若是遇到个自作聪明的,总喜欢自己藏着掖着瞎琢磨,琢磨完了便自作聪明的自己去解决。

反而惹出更大的祸事,还得叫他给善后。

“好。”李知音点头。

她同太子大婚第一日,太子便同她说过,他们为夫妻,日后在她面前,他不自称孤,叫李知音也从前如何,今后便如何,与他无需那些俗礼。

太子亦是说到做到,从说完那句话,他在李知音面前的自称从来都是“我”而非“孤”。

李知音一开始还有些不习惯,但现在也已经很自然的称“我”了。

“事不宜迟,我这便去同父皇说。”太子又起身。

李知音随着起身,“可是你不是才刚回来?”

“圣人昨日同顾将军提了,那顾夫人自然应当以最快的速度将吃食呈给圣人,以表自己之尽心。便是不能尽快送上,也应让圣人知晓不能立即送上的原因。”太子道,“到明天自然无碍,但未免不美。”

“没必要让顾将军同顾夫人因此而冒着失了圣心的危险。”太子道,“且顾夫人既来找你商量,又听你之言等我的意见,那咱们更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了。”

李知音点头,想说那就麻烦太子一下了。

但又想到刚刚太子让她不要如此客气,李知音又将到了嘴边的话收了回来,替太子整理了一下衣衫,道:“那便早去早回。”

“好。”许是因为李知音没再说客气的话,太子的心情更好了一些,又问,“今日顾夫人既然来了,没带点儿果茶什么的?”

第371章 设计

李知音失笑,道:“是带了的,还带了些果子酒,晚上可要用一些?”

“果子酒留着你喝吧。”太子道,“酸甜的味道你更喜欢,给我喝浪费了。”

太子也是更喜欢烈一些的酒,酸甜的果酒更符合女子的口味。

“好。”李知音点头,目送太子离开。

太子来到御书房,内侍前去通禀,圣人还奇怪,太子不是刚走没多久吗?

又回来了?

这孩子如今这么黏爹的吗?

潘伦赤听到圣人的自言自语,面无表情的去迎太子进来。

圣人现在可是越来越会脑补了。

“太子过来何事?”圣人见太子生的芝兰玉树,真真是每回见了都觉欢喜,对眼睛特别好。

谁不喜欢好看孝顺又争气的儿子天天在自己面前给自己养眼啊?

“父皇,儿臣刚刚回东宫,太子妃跟儿臣说,今日顾夫人去找过太子妃,与太子妃商议给父皇送烤串和果茶的事情。”太子道。

“哦?”圣人果然很高兴,可见顾尚卿昨日回去便立即与李慕慕说了,李慕慕也是极重视这件事情的。

“她怎么还要去找太子妃商量?”圣人问道。

太子笑道:“顾夫人谨慎,想问问太子妃,她的提议是否合适,儿臣回去听太子妃说了,便主动代太子妃过来问父皇的意思。”

“哦?是何提议?”圣人问道。

太子道:“因烤串形式特殊,是现烤现吃的更好。不像炸鸡,顾夫人只消在家中炸一遍,送入宫中,再由御膳房复炸,圣人便可吃上新鲜出炉的炸鸡。”

“烤串让顾夫人在家中烤好再送入宫中,也没有旁的加热手段。”太子并未说李慕慕是怕被人栽赃陷害的事情,只说是怕影响口味,“不论是放入锅中蒸,还是放在火上烤,味道和火候都会变。”

“况……”太子道,“此事顾夫人和太子妃并不知道,她们只想着会影响到口味,若叫圣人觉得没那么好吃便不

美了。但儿臣却想到了另一层。”

“儿臣近日一直担心苏芷儿的预言。”太子道,“虽苏芷儿之前的预言都未成真,可在儿臣看来,依然不得不防。若是假的,咱们白白防备,儿臣反倒觉得并无不妥。有道是小心驶得万年船。”

“若万一是真的,咱们早防备着,避免事情发生,更是好的。”太子道,“而父皇龙体康健,更不可能突发急病。”

“除非有人在父皇日常吃穿用度上动手脚,越是如此,儿臣想着越是要谨慎起来。平常宫中检查森严,怕是不好动手。儿臣就怕有心人会利用顾夫人呈进宫中的吃食,偷偷动了手脚。”

“害了父皇,又陷害了顾夫人,自己还得以隐身逃脱。”太子道,“是以顾夫人提出给父皇现烤的时候,儿臣听太子妃说来,亦是十分赞成。”

“而且,不止如此,便是那肉食,调料,但凡宫中有的,都由宫中御膳房来准备,好好地检查清楚了。若是宫中没有的,需要顾夫人带进来的,也需太医仔细检查,确认没有问题。再当众烤出来,儿臣才能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