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对我念念不忘(298)
总比没命强。
第二日天一亮,葛老翁留下十几个汉子在岭的外围继续警戒,其余所有人都已经吃过热乎乎的早饭,背上新编的竹篓子,将孩子和分到的吃的往里面一放,手上拿着新得的棍棒、投枪、砍刀、石头锤等武器、工具,走出了这片庇佑了她们两天的谷地,继续朝山内进发。
若是从后围子乡那边穿过围子岭进椒山并不难,因为有进山的路,夏川萂这一行穿过围子岭进椒山就十分艰难。
因为没有路。
葛老翁带着汉子们在前头找路,虎子就带着人手拿着砍刀镰刀斧头木棍等工具开路,尤其是看好是不是有蛇蜈蚣等毒虫,好让后头背孩子的妇人们好走一些。
一开始还挺顺利的,但走着走着,越进山,空气越潮湿,雾气也越大。
到现在太阳都没有出来驱散山间雾气,今天应该是个阴天。
夏川萂气沉丹田喊道:“停!”
队伍慢慢停下。
虎子逆行过来,询问道:“小女君怎么了?”
夏川萂摸了把脸上沾着的水汽,道:“看样子,可能会下雨,让大家伙披好蓑衣,以防下雨手忙脚乱,别再往前走了,先找能躲雨的地方。”
虎子应了一声,去前面将夏川萂的顾虑跟葛老翁一说,葛老翁道:“蓑衣不够,你带人先去找能躲雨的地方。”
还是夏川萂想的周到,说谷地里草多,岭上每天都有这么大的雾气萦绕,说不定会有雨,便让手巧的扎了一些草蓑衣。
因为人手和时间都不够,也就只草草编了几件,现在就要用上了。
不管会不会真的有雨,也走了一上午了,找个落脚点歇歇也成。
第123章 第 123 章
葛老翁他们临时找了一个向内凹陷的山壁歇脚, 队伍刚沿着这处壁脚停歇没多久,淅淅沥沥的山间小雨就慢慢悠悠的飘洒下来。
山壁只是微微内凹,并不能有效避雨, 但山壁上方倾斜生长的栗子树给他们做了回天然伞盖。
夏川萂伸出手臂在掌心接了一滴沁凉的雨水, 因为没有风, 所以这雨丝只是微斜, 没有飘进他们躲雨的地方,算是好事。
葛老翁感叹道:“等这场雨停, 这山间的板栗就该丰收了。”
夏川萂蹲身捡起一个被她们踩进腐殖土里面的饱满栗子,对葛老翁道:“这山里栗子长的真好,咱们走到现在我都没见到一颗花椒树, 反倒见到了许多栗子树, 怎么这山不叫栗山,反倒是叫椒山呢?”
葛老翁道:“咱们来的那年,椒山外围的山岭就已经有这么多的栗子树了, 这山再往内走,就几乎寸草不生,还是王氏在山腰山顶种活了一些花椒树,花椒金贵,便起名叫椒山,也是宝山的意思。”
哦, 原来如此。
这山间小雨来的快走的也快,差不多下了一刻钟的功夫就停了。
雨停之后,大家也没多耽搁, 继续启程赶路。
按照葛老翁说的, 围子乡在椒山上建的守林小屋在乡里的西北面,谷地在更西面, 要去守林小屋,应该向东北方向走。
但是,重新出发走了一个多时辰之后,仍旧没有见到熟悉的花椒树,更没有熟悉的守林小屋,不过,葛老翁说的“寸草不生”的半山腰倒是见到了。
所谓的“寸草不生”,是说这里没有长出对人有利的植物,并不是说一点草都不长,全都是裸露在外的岩石乱石等光秃秃的现象。
实际上,这里不仅生长着矮小的灌木丛,斜坡上还开满了大片的野菊花,石头缝里也是见缝插针的长着旺盛的牛筋草葛藤等植物。
老陈带着夏川萂骑的这匹马一路上都在溜溜达达的自发寻找能吃的苜蓿草,倒是不用他们专门喂了。
只是,都没有花椒树。
夏川萂不由嘀咕:“是不是走错路了?”在山里迷路是很正常的事情。
葛老翁也担心是走错路了,他跟夏川萂道:“不如先在这处空地休息下,老朽叫几个手脚麻利的爬树上去找找方向。”
夏川萂同意,叮嘱道:“雨后到处都是湿漉漉的,要爬树的话小心些。”
葛老翁都答应下来,队伍暂且停下休息。
夏川萂让老陈驱马继续爬坡到了一处崖边,好从高处观看此山周围地形。
山峦叠嶂,绿涛起伏,云遮雾绕,如临仙境......
一句话概括,不像是有人的地方。
夏川萂仔细分辨,还问老陈:“你能分出围子堡大概在哪个方向吗?”
老陈调转了下马头,给她朝东南方向指了一下,道:“应该在那个方向。”
夏川萂疑惑:“你是怎么肯定的?”
老陈又调转了下马头,指着正南面平原洼地,道:“你看那里,是不是有城池盘踞?那里就是桐城。围子堡差不多在桐城正北的方向......”
夏川萂明白了,如果以桐城为参照物的话,围子堡在桐城的正北,那么围子乡和椒山差不多在围子堡稍西的方向,但是他们现在......
“咱们是不是偏离椒山继续往西了?”夏川萂喃喃道。
老陈笑了笑,道:“跟我的判断差不多,我猜咱们现在差不多已经进了猗云山地界了。”
猗云山,正是郭氏西堡倚靠的山头。
夏川萂惊喜:“那咱们是不是很快就能到西堡了?在哪呢?是不是在西南的方向?”
夏川萂干脆站起在马背上,让老陈扶住她自己转头四顾,好像这样就能让她看到西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