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满级大佬她一心抱祖国大腿(44)

作者: 酉月的酒 阅读记录

“你懂什么,追星的孩子必须时时刻刻准备好签名本,万一哪天就碰到偶像了呢?”明晋一副我追星我骄傲的表情。

“要to签吗?”安月然被明晋这一出整的哭笑不得。

她没想到她准备走娱乐圈的时候没给别人签过名,第一次给人签名竟然是在学科竞赛上。

“要要要。”明晋疯狂点头,觉得自家偶像的人真是太好了。

国家队队员合影留念的时候,明晋举着刚刚安月然给他签名的小本子笑得像个傻子一样。

————

集训队结束以后,国家队一共十六个人,就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特训生活。

竞赛协会给国家队的每一个学生都分配了一名老师,针对每一名学生的薄弱项目进行突破性训练。

物理和化学还额外邀请了京大的邹华教授和葛建安教授对他们进行实验的专题训练。

今年国际比赛第二天安排的是实验操作比赛。

实验操作分为两个评分部分,一个是验证性实验实操,另一个是设计性实验实操。

验证性实验为积分模式,考生可以从考试主办方提供的实验名单上任选实验进行操作。

实验根据难易程度分为五个等级,从d到s难度依次增大。

完成的实验难度越高则获得积分越多。

积分的获得由实验裁判老师进行评判,若判定实验成功则获得该实验的积分,反之则不得积分。

该部分的积分会以个人及团队两种模式进行统计,并计入个人及团队总成绩。

该部分的实验总共进行四个小时。

但主办方并未提前给出实验目录。

而设计性实验则由考试主办方统一给出实验目的命题,各考生自行设计实验,并进行操作。

最终成绩根据是否达到实验目的,实验方案优化程度以及实验操作步骤进行评分。

该部分的实验时间同样为四个小时。

因此,邹华教授和葛建安教授要求几人将大学专业中的所有一级实验全部熟练掌握,二级实验至少熟练掌握一半,至于三级和四级实验,则必须至少熟练掌握三个以上。

这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因此众人除了上课吃饭和睡觉的时间,几乎时时刻刻都泡在实验室中,就为了能在国际比赛上赢得更多的分数。

但这还不是最难的。

最难的是设计性实验操作,因为不知道考试主办方会出什么样实验目的的题目,老师们只能竭尽全力地训练几人的实验思维。

但由于同学们都没有过项目经历,因此无论这两位老师想出什么样的办法,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又是两位教授为设计实验板块愁的揪头发的一天。

“这样,要不咱们来进行项目过程模拟吧。”安月然见状提议,“不是没有做项目的经验吗?多模拟几次不就有了?”

“怎么个模拟法儿?”邹华来了几分兴趣。

“头脑风暴,咱们现在缺的是思路和经验,所以我认为头脑风暴是最有利的训练方式。”

“有点道理,具体说说。”邹华和葛建安都比较赞同。

“咱们不需要像真实的项目过程那样,定课题,查资料。

只需要两位教授将项目中的实验阶段目标给拆分出来,让同学们在脑海中进行实验步骤模拟,并通过口头表述。

然后大家再来比较每个人想法的优劣势,可操作性,以及为什么会想到这个实验方法。”

这是安月然在星际世界带团队做项目时的做法,她从来都不会独断专行,没有谁的想法会是一定正确的。

但现在大多数的研究生博士生们为了毕业发论文都忽略了团队协作以及集思广益的作用。

每个人都怕自己的课题被别人抢了,连让同学帮忙用软件运行一个计算公式都只给别人发有那个公式的那一页ppt。

以至于连邹教授和葛教授都下意识地忽略了团队的作用。

可如果每个人都做独行侠,对华国大有裨益的那些大型项目,比如有关核的项目,又该如何展开呢?

第40章 前往A国

一个月的特训说长也不长,虽然大家每天都累的跟狗一样,但每个人都痛并快乐着。

加上安月然时不时地在大家喝的水里加上一些九曲灵丹,因此大家虽然觉得累,但思路渐渐地比之前清晰快速很多。

半个月前,安月然投给《science》的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间隙的论文也顺利地发表了。

当汉弗莱又一次看到安月然的邮件时,惊得差点儿就从椅子上摔下来。

而当他再看到论文的具体内容时他只觉得他人都快要麻了。

这是什么级别的魔鬼,时隔不到一个月,居然就又证明出来了一个‘千禧年数学难题’,还是一个跨越数学和物理两个学科的问题。

她当‘数学难题’都是大白菜的吗?

哦,对了,还不止。

前段时间华国京大一个教授证明出来孪生素数猜想的论文,她好像也是在二作的位置上。

这些可都是全世界的数学家们耗费一生的心血都不一定能得到的成果,然而在安月然的手中似乎就像买菜做饭一样稀松平常。

可怕!实在是太可怕了!

汉弗莱有预感,华国终有一天会将a国引以为傲的学术水平给碾压到尘埃里,而这其中安月然起到的作用绝对会是举足轻重的。

‘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间隙’的论文一经发表,就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不能离散的傅里叶变换:我屮艸芔茻,质量间隙居然被证明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