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一见我就脸红(90)
第39章 第 三十九章
客厅里很安静,壁炉里传来火花炸开的轻响。
“不用了。”丛嘉低声说:“今天吃了很多,我不太想吃了。”
林沉垂着眼看她:“那后天?”
“或者你想吃点别的间也到了,他们随着刚刚外婆走过的路,进了屋。
温暖的空气伴着饭菜的香气扑鼻而来。
有一位老太太和外婆坐在一起。
丛嘉愣了两秒,说:“贺奶奶好。”
“嘉嘉,越来越漂亮了。”老太太举手投足很优雅。
她看了眼林沉,说:“这位是你先生吗?”
还没等丛嘉回答,外婆先开口了:“可不是吗?我今天第一次见这个孙女婿,喜欢的不得了。”
她声音比和林沉交谈时略高一些,话也更多。
丛嘉和林沉小声介绍:“邻居家的奶奶。”
林沉向她问了好,她点头,打量了林沉一会儿。
午饭期间,外婆的话变多了。
丛嘉吃饭时,夹了很多次糖醋排骨,贺奶奶便把那盘移到丛嘉面前。
“嘉嘉的口味还是和以前一样。”
丛嘉对她笑了一下。
“口味是最难改变的,像你外婆,就爱吃那家点心坊,我就比较爱吃西式的点心,知彦前些日子还从法国给我邮。”
贺奶奶停顿了一下,似乎是看了林沉一眼,就不再继续说了。
“他也是个好孩子,前些日子还给我寄了唱片。”外婆附和了一句,就说:“小林多吃点菜。”
林沉点头,却开始只夹面前的菜了。
午饭很快吃完,林沉的秘书给他打了电话,和丛嘉打了个招呼,他就离开了。
丛嘉睡了个午觉,醒来时,看到林沉给自己发了短信,说已经从公司出来,给外婆买了山药糕,顺道接丛嘉回去。
她回了好,便下楼了。
十二月的温哥华间里翻了翻,看到了自己小时候做的手工,画的蜡笔画,颜色大胆鲜明,透着童趣。
其中有一副画分为两部分,左边是色彩斑斓的花丛,右边是黑白的钢琴键。
很分裂的一幅画,丛嘉记起来,这时小时候自己和贺知彦一起画的。
她没有对贺奶奶撒谎,他们真的许久没有联系了,自从丛嘉妈妈的葬礼时,他和丛嘉说了些莫名其妙,没有分寸的话后,丛嘉就把他拉黑了。
只是他是个名人。
有时候坐车,会在音乐广播里听到他新出的歌,或是在街边的宣传大屏,看到他演唱会的宣传海报。
丛嘉很难定义自己与贺知彦的关系,或许在身边人眼里,他们确实是在一起过。
但丛嘉知道并没有。
高中毕业后,贺知彦去了美国,一所很有名的音乐学院,丛嘉则考上了京市美院,他们像普通朋友一样联系。
直到大三那年,他回国交换,他们的联系又频繁起来。
丛嘉觉得他是个和自己很契合的人,有相似的兴趣爱好,相似的家庭背景,父母相熟,知根知底。
他是那种丛嘉曾经设想过的伴侣,开朗爱笑,青梅竹马,相知相识。
大四那年他要回美国了,临别前,他问丛嘉愿不愿意去美国读研究生,和他在一起。
丛嘉想了想,还是拒绝了。
她说自己想留在国内,因为母亲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医生说撑不了多久了,她想多陪陪他。
那天贺知彦喝了很多酒,他说:“丛嘉,你是不是从来没喜欢过我。”
丛嘉感到很烦躁,因为她想象中的表白不是这样的,她曾经想,要是贺知彦说喜欢自己,自己大概不会拒绝。
但她不想为了他去美国,不想为了任何人做决定,她的生命中,有比和贺知彦在一起,更重要的东西。
所以她说:“我觉得你大什么,怎么会变化这么大?
自己喜欢的,好奇的,想要接近的,是现在的林沉。
那等他恢复记忆,他们的关系会变成什么样?
这些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将丛嘉本就不太清醒的大脑,搅得更加混乱了。
她干脆拉上窗帘,吃,雪不眠不休地下着。
丛嘉站在落地窗旁看雪景,思绪不知不觉放空了。
不知过了多久,身后传近很近吗?”林沉说:“我可以尝试着做。”
他的眉眼被灯光雕刻得深刻锐利,有一刻,让丛嘉恍惚地以为,自己看到了失忆前的林沉。
但那个林沉不会问丛嘉想吃什么,也不会为丛嘉去求一份菜谱,更不会主动牵起丛嘉的手。
他对丛嘉从一株梅花。
她将窗户打开一点小缝,让冷风钻进来,与思,但也很清晰地意识到,饿着除了让自己受罪,对事态不会有任何正向的影响。
于是她接过来,随意咬了口,恢复了些力气,才对丛屿说:“哥,你先回去吧,我在这等着就好。”
丛屿蹲下来,摸摸她的头:“我在这陪你。”
“我在这...陪她就行。”林沉说:“你回去休息吧,没必要三个人都留着。”
“是啊哥,有消息我会及时告诉你的。”丛嘉努力地挤出笑:“它再怎么说也是从家里捡的,我们应该对它负责。”
丛屿叹了口气,说“行。”
又拆了吸管,给丛嘉递了牛奶:“那我先回去,但我24小时随叫随到。”
温热的触感从纸盒传到丛嘉的指尖,她吸了口牛奶,才恍然发觉是自己从小爱喝的草莓奶。
墙上的挂钟指向九点,医院里寂静无声,丛嘉和林沉并肩坐在等待区。
“别担心。”林沉还是像从前那样不善言辞,安慰人的话也总是那么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