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月半弯】(57)

作者: 周板娘 阅读记录

赖海洋故作帅气地朝关好彩敬了个礼:“小关同志,我们回聊。”

孙琳“嘁”了一声:“别管他,他一见到靓女就是这副德行。”

关好彩没把赖海洋放心上,倒是看了眼孙琳。

签完名后,关好彩没把册子交给魏思妍,往前往后地翻了翻。

这册子A4大小,五页纸,上面记录着帮扶对象的资料,关好彩只看名字,看得很快,一下翻完了五页纸。

去往第三家的路上,关好彩问孙琳:“我刚看过名单册。”

“嗯?怎么了?”

“我外婆的名字没在上面,是她自己要求不用‘平安结’送物资的吗?”刚说完,关好彩觉得这句话听起来可能会引起歧义,很快补充,“我没有贪这份物资的意思啊,因为我之前是在外地生活,最近才回来的,所以单纯是想了解一下外婆的情况。”

“明白明白,对的,叻婆没在‘送爱心’名单上。”孙琳想了想,说,“不仅如此……老实说,我刚刚都觉得有些奇怪,你记得上次活动咱俩聊天,你说过你外婆是‘平安结’的帮扶对象。”

关好彩答:“对。”

在今天之前,她确实一直这么认为。

孙琳说:“但叻婆没在‘平安结’的名单里啊,叻婆还特别要求过义工队不用帮助她。”

关好彩微微蹙眉,向孙琳确认:“她自己要求不用帮助?”

“对,我们每年都会跟社区街道联系,上了85岁的老人都会进重点关注名单,而且叻婆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人居住,符合我们帮扶的要求,但她说她能走能跑能担能抬,没必要占着名额,拒绝了我们。”

孙琳侧过脸看她,“不过这件事我也是之前听赖海洋说的,他进‘平安结’的时间比我长很多。你没有听你外婆提起过吗?”

关好彩垂首思考,片刻后摇头说道:“没呢,等晚上我再问问看。”

因为某人的关系,关好彩一直以为李静芬在“平安结”的帮扶名单中。

如今看来,是那人以个人身份在照顾李静芬。

*

那一天,关好彩一共给九家帮扶对象送去了“爱心”。

从最后一家出来时,天已经黑透了,廊灯像颗风干的鸭梨,三人沉默无言,只不约而同地长吁一口气。

包括关好彩,她扯下沾满烟味的口罩,塞进裤袋里。

她们身后那户人家的铁门已经阖上,但木门没有关严实,有些对话从缝隙出来,虫子似的往几个姑娘的耳朵里钻。

“你真是、真是丢光我一张老脸了!怎么好意思在义工姐姐面前说那种话啊?”

说这句话的是位老太太,也是关好彩她们今日最后一位帮扶对象,74岁的蔡阿婆。

“什么话啊?我说了什么话啊?不就是问了一句‘怎么最近送的东西越来越差’而已吗?!”

声音沙如破锣的是蔡阿婆的儿子,50岁的中年男人,从她们进门那会儿嘴里就叼着香烟,搞到整间老屋乌烟瘴气。

男人音量越来越大:“我说的也没错,你想想他们一开始送的是什么?以前一个月一罐奶粉,现在给一箱牛奶就算数?草纸和大米都是叫得上名字的,现在呢?拿的都是什么杂牌……拿回家蒸腊肠饭我都嫌浪费我两条腊肠啊!还有这袋苹果,干巴巴,还无我拳头大,一看就不甜!”

魏思妍听得火大,愤愤低声道:“怎么、怎么会有这种人啊?!”

孙琳拍拍她的肩,先迈脚下楼。

关好彩也往下走:“走吧。”

怎么会有这种人?

就是会有这种人。

所以才有了那句话,一样米养百样人。

往社区中心走的路上,魏思妍一直在数落蔡阿婆的儿子:“他那么嫌弃,有本事就别把给蔡阿婆的那些物资占为己有啊!”

关好彩哼笑一声,说:“他就是因为没本事,才整天盯着老母家里的东西啊。”

小到卷纸大米和罐头,大到养老金和房子,都有人虎视眈眈地盯着。

孙琳叹了口气:“可能刚刚所见所听会被你们列入‘特殊情况’,但相信我,这种情况在‘平安结’帮扶的长者中其实很常见。”

她又叹一口气,强调道:“特别常见。”

可能是因为累了,可能因为饿了,可能是因为孙琳说的“特别常见”,剩下的路程,三人没怎么开口说话。

有许多事情,讨论不出个所以然,只能在夜深人静里独自咀嚼消化。

她们三人结束得比较晚,大部分志愿者已经回来报道后自行解散离开。

向天庥站在街灯下,手揸名单册,正同其他志愿者说话。

孙琳走过去:“我们也完成任务啦。”

“辛苦了。”

向天庥说这句话的时候是看着关好彩的,有些讶异,她居然把口罩摘下来了。

而且关好彩也在看着他。

向天庥不大能和她对视太久,移开目光,把名册和笔递给孙琳,问:“你们最后一家是?”

孙琳说:“蔡阿婆家。”

向天庥挑眉:“她儿子今天在吗?”

魏思妍立刻搭嘴:“在的!哇,他好过分啊!那些物品已经是免费送上门了,他还嫌我们拿得太少!”

孙琳签完名,再次感叹道:“哎,后生女就是敢说。”

向天庥浅浅提起嘴角,不予置评。

签完名,孙琳问向天庥:“赖海洋呢?”

“他晚上有团课,回健身房了。”向天庥从关好彩那拿回名册,飞快扫了一眼她的签名。

潦草到极点的一个“关”字。

“你们赶紧去吃晚饭吧。”向天庥提醒魏思妍,“你回去的路程比较远,方便的话,回到学校了跟我们报个平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