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差很大,可大叔他身体好呀(688)
“这是周总家的锅!”
“这是京北最大的菜场!”
“这是周总的冷链、冷库、仓库、农场、基地……”
“——只要您去,可以免费使用一切!不限量!不收费!”
丁妈看到手机里,她电视里都没见过的东西,张大了嘴!
这是什么,这是梦想的声音啊!
她50岁那年爱上做菜,奈何平时节俭,做来做去也就那几样食材,买个锅都要心疼好久。
什么牛排,羊肉,她根本就买不起,也不舍得买。
结果有一次她孙子说想吃牛排和炸鸡腿,她压根就不会做。
去网上看教程做出来的东西,吃到嘴里根本就不一样,明明按照教程一步步来,结果做得明明是月饼,蒸出来的就是汤圆。
这让让丁妈很是收到打击。
之前在小洋楼之所以能给白枝照顾的那么好,一方面,是丁妈技艺高超,但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她真的热爱。
一想到,离开以后就再也没机会接触这些食材用这些锅具了,丁妈就愈发珍惜给白枝做饭的机会。
可是,
钱诚手机里展示的,可是比小洋楼的餐具、料理,丰富了几千倍,几万倍!
周淙也家,光是吃牛排的刀就有几十种!
厨房,就分中餐厨房和西餐厨房!
京北的商场,奶酪就有几百种!
这简直让丁妈就像阔太太见了爱马仕一样,两眼放光!
丁妈:“我勒个豆豆?”
钱诚一脸得意:“怎么样,丁阿姨?只要您愿意,七倍工资,外加全套餐厨工具,两千道米其林秘密菜谱,您离开京北的时候一并带走,心动不心动?”
钱诚一番轰炸,加电视台购物的调调一上来,立马让丁妈头脑一热上了飞机。
飞机上,还飞速签下了工作协议。
私人飞机上。
钱诚端着那一份写着丁妈名字的协议,总算松了一口气。
真是……
千万不要小瞧人民群众的力量。
谁能想想深山的一个阿姨,比他出去谈项目的老总还要有底线。
诱之无用、骗更不行,还要帮她实现她的梦想。
不过……
还是值得的。
这下连钱诚都觉得,这个阿姨真是挺好的,一定能照顾好太太,毕竟太太是一个连鱼都要放生的人。她肯定受不了上流社会富豪育儿时繁冗做作的那一套。
找到适合的照顾者,才有可能留下这个孩子。
想到这里,钱诚觉得这真是自己最有意义的一次出差。
他拍了一张丁妈坐在私人飞机上张着嘴看着机舱外的背影。发给周淙也。
“周总,搞定了咯。”
丁妈腔丁妈调。
第554章 狗狗们
阿兰雅。
“苏小姐,小周公子一直跟在后面呢,要不要我去说一声,让他不要再跟着了。”
苏甜的佣人问道。
“算了别管了,他喜欢怎么走是他的事。”
这是苏甜来到阿兰雅的第三天,医生说她的身体恢复情况良好,已经可以出别墅走动了。
苏甜决定逛逛阿兰雅的园区,看看这些年白枝经营的成果。
只是周梓烨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了消息,也屁颠屁颠地跟了上来。
他还特地戴了口罩,兜帽,换了穿衣穿鞋的风格,假装是一个路人。
周梓烨出门前还特地塞给了苏甜佣人一笔“保密费”,不让她们透露自己的行踪。
但这注定打水漂。
照顾苏甜的佣人、医生和厨师,一大部分都是苏家的人。
她们从前就照顾苏甜好多年,这回苏甜死里逃生,她们高兴还来不及。
小周公子给封口费?
当然全部收下。
然后马上上报,把小周公子出卖了。
这还不够。
因为周梓烨在苏甜门口冻了一晚上,结果……感冒了,一个劲打喷嚏。
结果每当周梓烨的喷嚏声在苏甜一行人身后响起,佣人们都要用嫌弃的眼光看他。
反而是苏甜表现得很平静,在跟陪同的园区经理聊天。
“这园区原本是陆家的产业,后来被周氏集团给拿下了,现在是周太太在负责经营管理。”
苏甜知道,这陆家的产业,说的就是陆皓的父亲。
简简单单的产业易主背后,有多少人的命运因此而变得完全不同。
若是放在以前她还会感慨一番,但如今的她已经不会把这些事放在心上了。
“为什么那片街区被装修得那么古旧?是要拍影视剧吗?”
不远处有一条街道,被装修成了上世纪末的风格。
不怎么平坦的路面上,立着一排三四层高的矮楼,沿街几家老旧的商铺,还停着几辆生锈的自行车,甚至有两位老人在烧煤炉,用的是蜂窝煤。
“不拍影视剧,”园区经理笑了笑,“这是周太太设计的‘记忆街区’。”
苏甜接下来听经理说了才知道,这个“记忆街区”是给患上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准备的。
许多富豪,早年就在这样的地方生活、打拼,老了以后记忆力衰退。
苏甜为她们设计了记忆街区,目的是用曾经熟悉的空间,激活这些老年人的记忆。
这样的记忆街区还有两处,分别展现了农村和工厂的样貌。
“目前已经有四位老人的病情被逆转了,其他的老人病情也维持了稳定。”
经理说的时候,言语中透出了浓浓的自豪。
苏甜心里有浓浓的震撼。
她刚来到阿兰雅的时候就有感觉,这里设施齐全,体贴周到。
苏甜原本以为,这是白枝为自己特别准备的,但是现在才知道,自己的闺蜜真是在阿兰雅打造了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