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同人)碧根果双重生(130)+番外
皇帝让二人起来,喝了一口热茶将寒气压下去,方无奈地看着玉婧玉娆,道:“允礼与允禧日日来给朕请安,朕只能来你这里躲个清净。”
玉婧玉娆均是脸一红,只甄嬛笑个不住:“是臣妾留她们在宫里的,要论起来,倒是臣妾的不是了。”
“朕原想着,这些日子不得空来看你,有两位小姨给你作伴也正好。哪知他们两个……”皇帝面有忿忿之色,“要他们多领些差事去办,一个两个皆是推脱,成日里尽想着这个。”
“依皇上的意思,要整日忙着办差才好咯。”甄嬛的话语里颇有些嗔怪,“皇上自己日夜勤奋,便想着旁人也要如此。我倒觉得两位王爷很好,世上有情人,哪有不愿厮守在一块的?”
“嬛嬛,我……”
皇帝有些理亏,他这些时日来对甄嬛颇有冷落,此时也想不出什么话来了。
“等忙完这一阵,朕便日日来陪你。”
“臣妾才不要皇上日日来陪臣妾。”甄嬛转嗔为笑,“皇上是明君,臣妾也不愿做妖妃,只要四郎心里惦念着嬛嬛,嬛嬛便心满意足了。”
其实皇帝的养心殿甄嬛是可以自由出入的,只不过大雪天不忍她奔波,这才没有让她过去。
想到自己对甄嬛的思念之苦,皇帝终是松了口:“那小姨们便回去吧,免得他们两个又来烦朕。
甄嬛扑哧一笑,玉婧玉娆便赶紧起身告退了。
出宫的马车很快就备好了,封得严严实实,一丝风也漏不进来。玉婧抱着弘昫坐在车里,听着车轮压在雪地上的声音,心慢慢地安定下来。
亲眼见到甄嬛与皇帝之间的和睦,她为长姐高兴的同时,愈发地想见到允礼了。
到了宫门,玉婧一掀开车帘便看到了不远处等候已久的人。
允礼独自撑了一把伞,在风雪中长身玉立,眉目间被风雪轻染的倦色在看到玉婧的那一刻消失不见,整个人变得明澈温润。
“阿玛!”
弘昫欢喜地叫出来,而后,玉婧看见那个丰神俊朗的男人,冒着风雪大步向她走来。
“青青。”
他开口唤她,柔情几许,几乎把她淹没。玉婧低眉,伏首在他宽阔而温暖的拥抱里,再也不舍得放开。
他的怀抱曾是她一生都在期许的,而此生,他终于完完全全属于了她。
正文完结
第147章 番外篇.[温实初×沈眉庄]上
眉庄从未独自出过远门,而这一回,她决定下江南看看。
得知她的“死讯”时,沈自山夫妇皆是痛不欲生、悔不当初,若不是他们将眉庄送进宫,女儿也不至于年纪轻轻便香消玉殒。是以当眉庄活生生地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一向遵规守礼的沈家夫妇也顾不上什么了,只要女儿愿意,去哪里他们都支持。
眉庄就这样带了采月踏上南下之路,当然,沈家人早安排好了人暗中相护。
二人走走停停,在梅雨时节到了姑苏城,写了封信回去报平安,便与采月在这里安置下来。
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这里的一切都让自幼长在北方的眉庄感到新奇,尤其是那些比水还温柔的江南女子。她们生于斯长于斯,成日里或是采莲,或是浣衣,或是刺绣,总是别有一番风情。
这里的女子同样对眉庄感到好奇,原因无他,眉庄会弹琴、会写字。
江南乃是文人骚客流连歌颂之地,可能够上学堂念书的,往往是男儿。连父亲为官的安陵容都没能多念几本书,更遑论这些出身市井之家的女孩子了。
眉庄忽地想到要在这里做什么了,她要开一间私塾,教女孩子们认字。
她在宫里吃过大亏才明白,女孩儿要想活出自我,须得明理、还得要有自己的见识。若她没能念过《四书》,可能也就像宫里的女人一样期盼着恩宠了;可她偏偏读过书,便不屑于此。
如今她脱离苦海,眼见这些鲜活的女孩子们,她也想做些什么。
要开私塾,银钱不是问题,她自己的体己钱便足够了。有没有学生愿意来,才是最要紧的。
采月将风声放出去,街坊邻居便都知道了这里有一位沈娘子,可以不要银钱教女孩子念书。
消息一经传出,好事者暗暗地凑了过来,都想看看这位沈娘子是何许人也,更有想念书的女孩子,瞒着父母便来了。
自然也不乏嗤之以鼻的,非但不信,还将眉庄质疑上了。他们不信眼前这位貌美的斯文女子会无缘无故来教书,更不相信她能有做先生的学识。
眉庄倒也不恼,尽管请他们出题来考。街坊们一个一个上阵,眉庄不慌不忙地应对,他们这才发现眉庄是真有真才实学,遂将当地有名的先生请来了对阵。
然而眉庄是谁?她的学问可是当朝皇帝太后都夸赞过的,一个小小的先生也不在话下。如此下来,邻人们才真正服了气。在眉庄当众保证不会收银钱之后,渐渐有人将女儿送过来了。
有人做了领头之人,后面观望的人也就依样学样,将家里的女儿送到了眉庄的私塾。这些女孩子有大有小,但无一不眨着清澈的双眸,看向眉庄的眼里充满了期冀。
眉庄看着她们,嫣然浅笑:“今日初见,我只有一句话:只要你们愿意学,我便是愿意教的。”
这些女孩子皆是曾躲在私塾外面,羡艳地偷看过里面读书的情形,现今有了这样好的读书机会,哪里不愿意呢?异口同声保证:
“学生悉听先生教导!”
眉庄温和地点点头,自此开始教起这群女孩子来。她教得是历来学子们必学的典籍,每篇都讲得极为透彻,女孩子们也学得极为认真。她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已过了开蒙的年纪,学起来也算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