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迷影后暗恋指南(207)
靠着阳台栏杆,远处的海岸线隐于昏明,雪年唤了一声,那头金斯娇应声。
“看见新闻了吗?”
金斯娇道:“还没,刚刚收工。”
雪年回眸,房间里闹作一团,孟沈不知道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被副导演满屋子追着打,动静闹得连金斯娇都听见了。
“你现在在忙?”金斯娇问。
“嗯,忙呢,”雪年收回目光,把阳台的玻璃门拉上,“忙着想你。”
第117章 能不火吗
车窗外的夜景不要命一样朝后奔去。
一句“想你”吹散了金斯娇一天的疲惫和失落。
车窗降下来, 零点后的晚风灌进车厢,带着夏夜的气息,金斯娇在喧嚣的风中说:“我也想你。”
风声太大, 而她的声音太低, 开车的庄助理和副驾驶座的崔恬都没有听见。
雪年在那头轻笑:“崔恬不在身边?”
“在, ”金斯娇小声说,“庄姐也在。”
像是在故意提醒她别说些太“限制”的一样。
雪年知道她容易害羞, 便没再说些黏糊糊的话, 转而问:“今天拍得怎么样?哪一场戏?”
“三十七场……”
不忙的时候她们每晚都会电话, 聊工作,聊生活, 雪年耐心十足, 从来没觉得金斯娇日复一日的剧组生活枯燥过, 偶尔落下那么一两次,也会在金斯娇有空的时候补回来。
苏榭管她俩这黏糊劲叫养孩子,雪年是个典型的占有欲控制欲都很强的变态母亲,一般人都受不了,但偏偏金斯娇是个死心眼儿的妈宝女, 两人一拍即合, 谈的不该叫恋爱,该叫双向奔赴的病情。
回酒店,金斯娇洗完澡躺上床, 忽然发觉自己睡不着了。
紧张。
她打开灯, 把手机拿过来搜威尼斯电影节的相关消息,热门跳出来的第一条就是雪年。
一位垂直领域的专业影评人观看《三十天》在电影节的首映后洋洋洒洒写了篇影评, 感慨雪年在这部影片中扮演的角色与过去反差之大,以及只有女导演才能拍出的人物内心世界相交融的美。
《三十天》电影讲述了两个女人脱离了秩序的爱和欲, 站在疯癫的边缘,病态、放纵,而孟沈导演在作品中延续了她一贯肆意张狂的风格,不加掩饰地表现她对电影的自信与野心,让人想象不出如果这部危险电影没了雪年会呈现出怎样的混乱和荒唐。
文章最后一段意外地留给了金斯娇,夸她面目新、演技出彩,在新人演员里应有一席之地。
但金斯娇在密密麻麻字句中只看到了最后一句:
“这是个初出茅庐的新人,但她透彻浑然,似乎让我看见了十五年前的雪年。”
这一夜,太过紧张和闷热,注定有许多人要失眠。
金斯娇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天亮她在门铃声中睁眼,崔恬带着早餐进门。
洗漱后,金斯娇坐在桌边吃早餐,崔恬问她昨晚是不是没睡好。
“有点儿。”金斯娇回答,“你也是?”
“这节骨眼谁能睡好,都在等消息,”崔恬顶着双困倦的眼睛给自己剥了一颗水煮蛋,“今天晚上应该就能出结果了吧。”
“用不着今晚,”金斯娇道,“如果入围影片没有获奖,主办方会提前通知影片主创人员,孟导她们今天就该回来了。”
崔恬一愣,脸上的空白持续了半天。
“那她们现在……”
金斯娇看了眼手机,意大利现在早该过了零点,雪年或许已经歇下了,但孟沈一定还没睡,“你可以给孟导发个消息看看。”
崔恬二话没说,抓起手机,一手举蛋,出去打电话。
少顷。
崔恬举着水煮蛋回来,表情很紧绷。
蛋都捏变形了。
“孟导说没接到通知,”崔恬失态地坐下,说话的声音在抖,“是不是,有希望?”
金斯娇想了想,倒了杯水推到她面前,温声道:“不是有希望,而是一定。”
-
-
-
“雪老师。”
镜头下,雪年抬头。
摄影师轻声道:“这个高度可以吗?”
“当然,”雪年浅笑着把手机递给身边的助理,挽了下耳发,问,“要开始了是吗?”
“对,马上。开始之前我再跟您核对一次采访稿?”
“稿件我已经看过了,没关系,直接开始吧。”
“好,那各部门准备——”
专访现场,一片安静。
摄影机无声地记录着:
“隐退的这八年,你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再以演员的身份回到娱乐圈吗?”
雪年温和一笑,对着镜头道:“没有。”
……
十二月,北城本年度的第一场雪在夜晚如约降临。
商铺一楼的电影院,工作人员小跑着过去收了摆在门外的宣传海报,同事看见道:“就放那儿呗,搬来搬去多麻烦。”
她抽了两张纸巾,把海报上的水渍擦干净,板正地收好,“不行,这是我CP,不能流浪在外。”
同事撇头看了眼,“《三十天》啊,”口吻毫不意外,“今天好几拨人来打卡,都上映半个月了,热度还这么高?”
另一个收拾完海报的女同事擦着手过来,“狮奖电影呢,一个金狮影后一个百花新人,能不火吗,这几天影院全是《三十天》的排片……阿楚,看什么呢,那边两位顾客等半天了。”
“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