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英雄(316)
程晚吟内心勾画着与自己断交后,书谨孑然一身,站于书房,殚精竭虑为所有人谋划的模样。
孤独,太孤独了。
来之前,她便想过南诡之案表妹在其中可能另有隐情。可直到这一刻,程晚吟才知道这个隐情牵扯之深,难以用几句话概述。
她的表妹,王槿之,才华卓越,旷古烁今,所作所为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众人皆狭隘,试图以己见衡量其目光深远,实属可笑。
难以想象表妹独自前行在这条无人理解无人体谅的道路上,究竟是怎样的孤寂与悲凉?
她又是抱着怎样的决心,才会任由别人辱骂,坚定不移地留在了墨城?
表妹三番阻挠。若非自己因弹劾储君入狱,非要去边疆,恐怕根本不会知道这些真相。
可她却忘记问表妹了,你被你所保护的人误会,可曾难过?
程晚吟泪流满面,转头看向外面渐渐暗下来的天色。
曾经她是她的知己,是教她明事理的老师,可为什么?怎么能到了最后,连她都不信她了呢?眼睁睁看着她与全天下背道而驰,孤身一人?
程晚吟整个人晃了晃,险些从马背上栽倒下去。
秦晨曦惊呼想要搀扶,可程晚吟却思及表妹恐怕已生死志,拭去了脸上的泪,调转马头,正视两人。她不想耽误时间。“情况有变,立刻回京!”
第172章 诗定江山
听到太监尖细的嗓音, 王槿之突感身体失去平衡,骤然落空。再睁开眼时,四周的景致已然再度变回了狱中。
她正盘膝坐在冷硬的地上, 面前摊开了一张只有“罪已诏”三个字标题的白纸。
旁边太监孙长乐还在掐着那令人不悦的嗓子宣读。
“王大人, 女帝言您乃当朝首辅,本该是一国栋梁,为天下苍生社稷谋福祉之任也。”
“奈何你却贪恋权势、结党营私,以至于祸及百姓, 致使无辜百姓枉死。要是汝有辩解之言, 辄书呈上。待陛下有空时,便会阅读。”
[阅什么?]
[杀了我不是更解气?]
[就差一个合理离开的借口了。]
王槿之冷冷地看着太监,提笔开始书写。几行文字下来,她表情没什么变化, 淡定得就像在谈论今天吃什么般轻松,丝毫没有半点被逼着写罪已诏后的沮丧。
她笔走龙蛇,伏案罗列几行罪名后,目光最终停留在最上面的那三个大字上。她脸上却浮出一抹讽刺的浅笑。“是么?”
然后起身,将手里那张纸连同毛笔和宣纸一并拂落在地,她嘴角冷冷牵起。“这就是所谓的罪己诏?”
“满意了吗?满意了就滚。”
“下一次带着女帝的旨意亲自来!”
孙长乐吓得往后退了好几步才堪堪避过,脸色惨白如纸。他颤巍巍捡起罪己诏,抖索着双唇看着容色微凛的前任右相大人,说道。
“王,王相,你可不能抵赖啊!陛下命奴才来传旨的……”
王槿之嗤笑一声,淡然出声。“滚。”
她的面容本就清冷如霜雪, 仿若谪仙降世,此刻目光更是凛冽如冰。那眼神中隐含着身为诡异灭杀亿万人的狠辣和寒意, 令人心底发毛,连呼吸都为之一滞。
孙长乐只觉背脊一凉,腿肚子一软跌坐在地上。那几个跟随孙长乐一同前来传令的太监亦是被王槿之目光震慑,踉跄几步,匆匆离去。
牢房之中一片寂静。
孙长乐还没走出几步,便被迎面赶来的左相方思远撞上。两人交错而过,方思远往过一瞥,便无意间看到了那宣纸上的内容。
被文光洗涤过的五感何其敏锐啊。等回过神时,那张宣纸便被她拿在了手中。方思远凝神看着纸上写的几行罪名,以及毛笔被拂开时落下的墨迹,转眸看向这几位太监。
孙长乐慌忙解释。“左相大人,这是陛下叫奴才逼右相……”
方思远神色却已然沉了下去,将那纸掷地,随即厉色看向几人。“右相乃当朝命官!陛下让尔等问话,并非让汝严刑逼供!”
纸张上墨迹散乱,显然是愤怒时将纸笔摔在地上所致。
孙长乐脸色变得极为难堪,其余四位太监更是低头不语。他将那份罪已诏重新捡起,而后又抬眼看向帝宫方向,正欲开口为自己辩解。
但方思远已经偏头向身后的狱卒缓声吩咐。“此等仗着陛下恩宠就作威作福的奸佞小人,就不必留了。把他拉下去吧!”丝毫没有给女帝面子。
“等等,大人我是”孙长乐还未及反应,两侧狱卒已经上前钳住他的胳膊,将他拖出地牢。不久,远处便传来了男子凄惨的叫声。
方思远将那份罪已诏叠好收入怀中,轻叹一声,走至王槿之牢房前站定,不发一言。
王槿之刚把传旨的太监吓走,便悠闲地捡起地上的稻草,放在手里编兔子玩…还没有编几只,便被狱牢外的一阵马蹄声惊了个机灵。
她抬头透过小窗望天,发现天空乌云密布,阴沉沉地像是要落雪了。
外面的传言她已经听说了,什么贪污受贿,什么驱除异己,什么劳民伤财,什么不臣之心,她全听说了。
乱臣贼子做到了她这个份上,自然是离死不远。
只要女帝临死前,以雷霆之势出手,将她一并带走。那她就能堂堂正正离开这个世界。
王槿之深吸口气,将怀中那骂她不忠不义的圣旨又看了两遍,高兴之余又编了几只兔子,激动得几乎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