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州富水(228)
“张将军,此事若是不管,才会闹得沸沸扬扬。”严明楼义正辞严,容不得半分犹豫,“如今水患四发,城中已有荒唐言说是狐妖降世,想看当今天子是否是一位才徳君主。臣跟随陛下多年,自然认为陛下韬略在历代君王之上,所以不想让陛下的圣名与此等秽乱之物牵扯在一起。”
“狐妖?”德元帝冷笑,“朕是天子,还怕这些乱言?罢了,明楼,你调禁军与大理寺一起给我好好查,不管长安还是骊山,一根毛都不许出现。另查这些事到底是谁散播的。”
严明楼笑着答应,垂眼遮去里面的冷意,君臣又聊了几句兵部事宜后,严明楼才退下。
“此等荒唐言,陛下真的信?”刘千甫走出屏风,眉目带着谨慎。
德元帝悠悠道:“不信的话,能压下去吗?”
刘千甫沉默着没说话,德元帝走到他身边,冷冷道:“仲山,这些事你能办好吗?新法必须推行,严明楼也不能出事。”
“臣会办好一切,必不让陛下费心。”刘千甫揖礼说道。
对于刘千甫这把刀,德元帝一直用的顺手,他点头:“四郎最近在做什么呢?”
刘千甫犹豫片刻答道:“处理江南等地的事务以及编写地志书。”
“你多教他,这孩子就不像怀清。”德元帝说,面目带着伤感,“哎,不提了。事情已经过去了,太子你好好教着,别学得像他母亲。”
刘千甫微笑道:“臣明白,不过近日阳昭长公主似是在调查苏昭容的死。”
德元帝瞬间厉声:“她查这些做什么?从哪里听到的风声?”
刘千甫答道:“苏昭容在千化观病逝后陪葬文宗,臣也不知长公主如此究竟是何意。”
“那你查一下,她从哪里听到的。若有异者,格杀勿论。”德元帝冷声吩咐。
刘千甫笑着答应。
夕阳爬进宫殿里,德元帝面目威严帝王之势显于周身,而身旁的刘千甫俊逸的面目始终挂着淡笑。
君臣之下,是千丝万缕的利益联系。
长安城里严明楼正四处缉拿一切有关那夜平康坊里所见妖狐的人,一时间热气和惶恐都笼罩在长安这座帝都上。
忠王的案子,全权由刘千甫负责,而他本人则将这件事交给了郑郁以及他在御史台里的人。
荷香满溢的亭台里,郑郁倒了盏清凉的碧芳酒递给苏赛生,说:“酬恩今日前来,不只是为了狐妖一事吧?”
“砚卿聪慧,不妨猜猜。”苏赛生接过酒盏说道。
郑郁沉吟道:“严尚书同大理寺奉命彻查狐妖流言之事,是为着除掉支持新法的官员,那酬恩来寻我是支持他,还是支持刘相?”
苏赛生温柔一笑:“南郑苏氏支持天子,但新法推行成功后,袁、刘两党还是水火不容,可目前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新法。”
郑郁道:“布发容易,实行难。世家和宗亲为着一己之私不顾百姓,怕会走前朝旧路。”
前朝便是大雍前的王朝,王朝最后饥荒与天灾不断降临,土地问题爆发,农民无耕种所收。百姓无所耕种便纷纷从军,以吃国粮,随后有心之人利用瞬间揭竿而起。导致天下混乱,民不聊生,地方军权割据长达数十年。
而后才有高祖于乱世杀出,戎马数年方一统天下。
“我等都为社稷着想,砚卿的话我自牢记于心。”苏赛生说,“不过其余世家和宗亲那边,不会袖手旁观。你的麻烦要来了,先前的贪污案是一家利益,而非百家,可如今你要动的可是所有人的钱。刘相把你推出来,心有点狠啊。”
这件事虽然有袁、刘两位高官支持,可世家和宗亲却一时动不得,就只会拿郑郁开刀。
郑郁慢条斯理道:“那酬恩是要帮我吗?”
“刘仲山这人,是眼中容不下沙的。”苏赛生道,他话说的明朗,等新法过后,郑郁必会被刘千甫排出长安,“我自然会帮砚卿一把,大理寺少卿两位,一位不管事。而另一位则是宗亲中人,大理寺少卿林潜。”
郑郁说:“他现在帮严明楼查狐妖一案,自然是想罗谁就罗谁了。”
“常在河边走,怎会不湿鞋。”苏赛生说,“忠王之事他也进去吧。”
话点到为止,郑郁笑着答道:“忠王的案词我看过了,人不够。”
苏赛生又说:“在下的妹夫徐器之会安排好一切。”
“多谢苏拾遗了。”郑郁敬酒一盏。
苏赛生碰酒饮下,随后起身长揖一礼:“你我结约,万勿辜负。”
郑郁起身回礼:“定不负君。”
黄昏时分的卧房里,郑郁对着忠王的案件证词翻着来回,有些头痛。闷热的空气中,传来甜香及冰气的凉意。
林怀治端着两碗冰酥葡萄酪过来,在他身边坐下,说:“天气热,你晚膳没用多少,用点这个去去热。”
“你这样来回奔波于骊山和长安之间,身子吃得消吗?”郑郁放下案词端起一碗冰酥吃起来。
黄昏时的长安还透着闷热,林怀治吩咐下人给他做了冰酪。用冰镇过的乳酪或酸奶浇在去了皮核的葡萄上,最后再加入一点醪糟,几口下去回甜又清凉。
林怀治搅着碗里的冰酥,答道:“吃得消放心吧,我在骊山的夜里总是想你,倒不如多见见。”
“我就在你身边,又不会跑。”郑郁道。
爱意绵绵,林怀治心静无比,他温柔道:“今日苏酬恩来找你了?”
郑郁颔首:“他怕是与阳昭长公主先前是一盟,此次他所表的南郑苏式不会反驳新法,路子也会好走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