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侯府当调解员,被全家宠了(136)

作者: 年年穗岁 阅读记录

“祖母,我见五妹妹挺着大肚子回来,生怕她是叫人欺负了。可五妹妹是个性子要强的,我又怕她受了欺负不肯说,便连忙叫人去尼姑庵查。结果一查……”

姜蜜看了谢文珠一眼,有些难以启齿。

“是怎么了?”老夫人连忙追问。

“一查才知,五妹妹在那山上,和一位猎户结为夫妻。方护卫去的时候,正巧遇上心急如焚的陈猎户呢。一听他是在找五妹妹,便立刻把他带回来了。”

姜蜜顿了一下,看着谢文珠道:“五妹妹,我知晓你同陈猎户两情相悦,碍于你二人身份地位悬殊,唯恐家中长辈不同意,才和他私自结为夫妻。可是聘则为妻、奔则为妾,你若真心实意要同陈猎户在一起,你该叫他亲自来侯府来下聘娶你才是。”

“你胡说八道!”谢文珠脸色铁青,死死抓住椅子边上的把手,朝着姜蜜怒吼,“我根本就不认识什么陈猎户,你休要栽赃我!我说了,我腹中的孩子是太子的!他是太孙!太孙!”

陈猎户后退一步,不敢置信地看着谢文珠,哀伤道:

“珠儿,难道那些山盟海誓都是假的吗?这明明就是你我的孩子,你为何要说是太子的?你是不是嫌弃我身份卑微,怕我不能给你过好日子?可是珠儿,你不能骗人啊。太子殿下一怒之下,杀了你怎么办?”

“你给我闭嘴!”谢文珠喊得声嘶力竭,一双眼睛仿佛淬了毒一般,阴狠狠地盯着众人。

她将视线转向姜蜜,恨声道:“姜蜜,我说你怎么好心让我起来呢?原来是想往我身上泼脏水!不愧是小门小户出身,竟使出这样下贱的法子!”

姜蜜还未说什么,谢知让却是倏地沉下脸。

“她的名讳,岂是你配喊的?”

谢知让抬手,而后便见卫明两步上前,擒住谢文珠的胳膊,将她拧跪在地上。

“给你点脸让你坐着,你倒是抖落起来了。那便跪着吧。左右也是个杂种,死了倒是一了百了,全家还能落个清静。”

“谢知让!你敢这么折辱我、折辱我腹中的孩子,你就不怕太子治罪于你?”

谢文珠吃痛,拧着脖子,恶狠狠地盯着谢知让。

谢知让嗤笑,“好好一个名,从你嘴里吐出来,倒叫我恨不得再改一个。既然这个种你不想认,那便堕了吧。”

他抬手,便见一位膀大腰圆的嬷嬷端着一碗漆黑的药走过来。

谢文珠终于目露惊恐,扭着身子拼命躲闪,“不要!你们不能这样对我!殿下会杀了你们的!殿下会杀了你们的!不要!”

谢文珠的喉间有苦涩的药液流入,她剧烈扭动着身体,整个人被笼罩在巨大的恐惧之中。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然响起小丫鬟的禀报声。

“太子殿下来了!”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谢文珠欣喜若狂,趁着这个间隙撞开压着她的下人。

因为太过用劲,她扑倒在地上,手上摔出两道通红印记。但她顾不得这些,将手伸进喉咙中用力抠挖。

“呕——”

“呕——”

接二连三的呕吐声响起,一滩滩黄色药液在地上流延。

直到再吐不出一点药液,谢文珠心中的恐惧才放缓一些。

谢知让看着谢文珠,轻啧一声。

太子到底是储君,若他强要进府来,谢知让也不能拦他。

谢文珠一件太子,眼眶一热,如离弦的箭一般冲出去,扑到太子身上,欲语泪先流。

到底是疼过的女人,还怀了自己的骨肉,太子一时心疼,不由放软了声音。

“珠儿。”

“殿下……殿下……”谢文珠趴在太子怀中,泣不成声,“您总算是来了……珠儿害怕……”

太子揽着她的肩低声轻哄。

老夫人见到这一幕,几乎要晕过去。

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好了好了,珠儿不哭,珠儿不怕。有孤在,他们不敢对你如何。”

太子抬头,对着谢知让发难:“谢指挥使,谋害皇嗣的罪名,你担当得起吗?”

谢知让支着脑袋,笑得轻慢,“殿下,您这等金尊玉贵之人,头戴青巾总是不好看的吧。”

太子脸色一青,“你什么意思?”

谢文珠面色一变,正要大喊,却被陈猎户抢了先。

“草民见过太子殿下!珠儿腹中的孩子,是草民的!珠儿一时鬼迷心窍才欺瞒于您。千错万错都是草民的错,还请殿下饶过珠儿!所有罪责,由草民一人承担!”

太子下意识推开谢文珠,看着她沉声质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殿下,珠儿只有你,他骗人的,”谢文珠哭着摇头,拉着他的手不住哭道,“骗人的……”

太子回想二人第一次燕好,谢文珠确实还是处子之身。

他稍稍沉下心思,转向陈猎户,问道:“你说孩子是你的,你如何能证明?”

陈猎户对上太子,有些天然的畏惧。但他强撑着回答:“我同珠儿在山上结为夫妻,有了夫妻之实。我知道她后腰上有颗红痣,这便是证明。”

太子的脸彻底黑了。

因为他知道,这是真的。燕好之时,他格外喜爱那颗红痣,最爱从后面轻轻抚摸。

他一个外男,如何能知道?

谢知让见太子脸色铁青、变幻莫测,笑容更甚。

“殿下,您说,她腹中的孩子,到底是谁的呢?”

第119章 侧妃

谢文珠见太子神色变幻莫测,心中万分恐惧。她低着眉,拉住太子的袖子,眼中泪水一滴一滴落下。

“殿下,珠儿待你,一片真心、可昭日月。自从我被他们关进尼姑庵,我是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只觉得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不如三尺白绫了却余生。”

上一篇: 雁南归 下一篇: 正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