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侯府当调解员,被全家宠了(216)

作者:年年穗岁 阅读记录

文武百官对着上首皇帝行礼,皇帝让他们起身后,未等大臣启奏,便率先说道:

“朕欲追封淑妃为皇后,其尸首入天寿山皇陵,以皇后之礼安葬。”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太和殿先是沉寂一瞬,而后如炸开了花儿一般迅速吵闹起来。乌泱泱一片大臣高声表示反对之意。

“陛下!淑妃娘娘乃宫女出身,地位卑贱,如何能为皇后?陛下三思啊!”

“陛下!万万不可啊陛下!皇后乃是一国之母,元后地位更是显赫!怎能令一介宫女为后?如此这般,岂非滑天下之大稽!”

“万望陛下收回成命!”

……

底下大臣一个劲儿地劝诫,理由说来说去,无非是淑妃何氏身份低贱、德不配位,更有激烈者当朝抨击淑妃乃红颜祸水。

皇帝就安静看着他们吵,一声不吭。

那些大臣们,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车轱辘话,皇帝一言不发,这独角戏,他们也唱不了多久。

很快,太和殿内便安静下来。

“众卿家可说够了?”

无人应答。

皇帝冷笑一声,“淑妃为人孝敏端庄、仁德温慧,且她为朕绵延子嗣有功,如何当不起皇后一位?她难产而死,带着朕那未出世的皇儿一尸两命。朕心中悲痛,想追封她为皇后以做一点小小的弥补。”

“可这竟然还需得征求你们的同意!死去的是朕的爱妃!是朕的皇儿!朕这皇位不如让你们来坐吧!”

听着皇帝雷霆怒吼,那些提出反对的大臣纷纷跪倒在地,高呼“微臣不敢”。

“你们不敢?你们有什么不敢?”

皇帝从龙椅上走下来,缓缓在一位大臣身边站定。

那跪着的人身体瑟缩一下,冷汗直流。

“你是陈首辅的座下门生。”

他继续往前走,声音平静,“你是陈首辅的小女婿。”

“你是陈首辅的外侄儿。”

“……”

站在上首的太后之父陈砺锋心头一惊,被皇帝这些话震得张不开嘴。

他……他是要干什么……

皇帝转了一圈,而后忽然疾步走到陈砺锋面前,拔高声音喊道:“外祖父!”

这是朝堂之上!他疯了!

陈砺锋睁大双眼。

“这些都是您的人,您就看在朕死去皇儿的面子上,让他们都松口吧!”

陈砺锋“噗通”一声跪到地上。

“陛下!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朝堂,是陛下的朝堂!这大臣,是陛下的大臣!微臣亦是您的臣子!绝不敢造次!”

陈家、皇帝,现在就是谁也不能真拿谁怎样。

皇帝此番舍下帝王脸面,以退为进逼他一把。倘若陈砺锋真应了,那谢知让就该从佞臣的位置上退位让贤,让他来做这奸佞了!

消息传回仁寿宫的时候,太后气得将手中的茶盏生生摔了出去,嘶声怒吼:“他这是在逼谁?”

皇帝立淑妃为后,哪怕淑妃已经死了,她也是元后。日后皇帝再娶妻,那便是继后。陈灵永远都要被那个贱人压一头!

这是明晃晃踩他们陈家的脸!

心腹嬷嬷见太后这般气急攻心的模样,连忙宽慰道:

“娘娘您消消气。”

“老太爷的意思是,这件事儿就随陛下去吧。淑妃死了,皇子也没了,陛下不发一通火,这坎儿就过不去。”

“虽说那宫女咬死了是她嫉妒淑妃专宠才故意推的她,可陛下未尝不知道其中有娘娘您的手笔。”

“陛下身后到底还站着谢太师,倘若将他逼急了,咱们谁也落不得好。”

谢知让……

想到那个张扬恣肆的男人,太后心中又气又恨。

忽然,她想到了什么,眸光一暗,低声问道:“先帝元后当初是不是让姜氏领了一个宫女回去?”

嬷嬷犹豫了一下,回道:“是。”

“去和那人取得联系,把人给笼络过来。”

“娘娘,那位姑娘一直待在宁安侯府里不出来。谢家上下铁桶一块,咱们的人轻易进不去啊。”

太后冷笑,“进不去,那哀家就让她出来。去,把那人在宫里的经历全都给哀家查清楚。”

姜蜜,谢知让,我就不信你们真能恩恩爱爱过一辈子!自家后院起火,我看你还有什么心思去管皇帝!

第859章 宣召

皇帝执意要追封淑妃为皇后,还借机将乾清宫上下大换血。此事本就是陈家理亏,他们虽心疼那些眼线,但到底没多说什么。

元宁二年三月,淑妃何氏被追尊为皇后,谥号明懿。同月,皇帝下旨,命京城及其周边所有寺庙为明懿皇后鸣钟三万响,为其积福纳德。

皇帝下旨将长乐宫封锁,不许任何人进出。随着时光流逝,明懿皇后的死带来的波澜渐渐平息。似乎所有人都忘了这个权力斗争下的牺牲品。

暮春时节,太后宣召姜蜜进宫,还特意叮嘱她把弄溪姑娘给带上。

姜蜜琢磨着约莫又是太后恶心人的法子,便没多想。待到进宫一瞧,她才发现,这阵仗还挺大。

“谢夫人安。”一位年纪较轻的嬷嬷对着姜蜜行礼,轻声道,“请随奴婢来。”

姜蜜指尖微动,面上却不动声色,浅笑着跟着她走。弄溪就跟在姜蜜身后,低着头,丝毫不敢乱看。

这是姜蜜生了孩子之后,太后第一次宣召她。

皇帝和明懿皇后宣她入宫时,都会让轿辇接送,以免她劳累。便是太后还是陈贵妃时,为了表示“轿辇”,她也是会为姜蜜准备轿辇的。

如今,陈贵妃成了太后,倒是丝毫不掩饰了,当即就要给她一个下马威。

上一篇: 雁南归 下一篇: 正良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