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侯府当调解员,被全家宠了(36)

作者:年年穗岁 阅读记录

“对了,拂冬你亲自带人拿着担架在门内候着,世子回来了便叫他在担架上趴着,当心别扯着他伤口。”

“还有……还有带件薄披风过去,替世子遮掩伤处。”

姜蜜绞尽脑汁想着能提前安排起来,将院内的丫鬟仆妇支使得团团转。她坐在黄花梨圆凳上,双手紧紧捏住膝头纱裙,心神不宁。

锦衣卫乃天子爪牙,他行事乖张却向来得陛下心意,如今突然受罚,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她一个人胡思乱想,很快院门口传来一阵烦杂的脚步声,而后两名身强力壮的锦衣卫抬着担架便走进来。

担架上趴着的,赫然是一身绯红官服的谢知让。

“少夫人。”

“嗯。”姜蜜掐住手心,强装镇定地颔首,“将世子抬到床上去吧。”

她正要跟着进屋,却被卫明拦在屋外。他一板一眼道:“伤口血污恐吓到少夫人,还请您在屋外等候。”

姜蜜知晓这是谢知让的意思,于是停下脚步在寝屋门口站着,直到府医出来她才提起裙摆进去。

谢知让此刻已褪下官服,只着一身中衣趴在床上,闭目养神。

姜蜜见他额头有汗,执起巾帕替他擦拭一二,问道:“夫君可是热?可要将冰鉴放近些?”

谢知让摇头,忽而抬眸看她,“你这一应事物安排得妥妥帖帖,我在宫内刚挨板子你就知道了?”

“我瞧你这个点还没回来,便叫人去宫门口看看。是卫明告诉我你被罚廷杖了。我原想着去宫门口接你,可又怕被人知道这样不好,才让下人们准备起来的。”

“你做事倒是小心谨慎。”谢知让轻笑一声,“没什么事儿。他不过是想下我的脸,却又不想我真的卧病在床没人替他办事儿。行刑的人有分寸,破了点油皮罢了。”

姜蜜还是担心。

若真如他所说,方才卫明为何要拦她不许她进?

“那也是挨了那么多下板子的,哪里就会只破点油皮?”

“锦衣卫打板子可是专门练过的。将宣纸放在石板上,宣纸没破、石板破了,这功夫才算是练成了。”谢知让忽然想到什么,扭头看向她,“所以下次打你腚的时候,别嚎。顶多算摸两下,你倒比那些真挨板子的人叫得还大声。”

姜蜜悄悄红了脸。

她当然知道不疼,可女儿家的臀哪是可以被他这般掌掴的?羞都要羞死了。于是她撇嘴抱怨:“你这人,一天到晚总想那事儿,我……我懒得理你……”

说着她便要走,却被谢知让抓着衣袖拉回来。

“和你说事儿,跑什么?”

“谁让你不正经?”姜蜜横他一眼。

谢知让直接揽着她的腰往自己这边拢了拢,道:“过来让我靠会儿。”

见他脸色不好,姜蜜没再和他拌嘴,乖乖坐过去将他的脑袋搁在自己腿上,一边还拿着小扇轻轻替他扇风。

“说吧,什么事儿?”

“今早监察御史弹劾几家女眷私放印子钱,其中就有谢家,陛下大怒,申饬朝臣。”

“那……那管家权都在三婶娘那边,要吃挂落也该是三叔父。便是你受牵连,也不过是被说上几句。他们都没挨板子,怎就偏偏你被打廷杖?”

谢知让冷笑,“那御史弹劾完此事,又道锦衣卫监察百官,我和三房同居一府却未察觉,究竟是我失职还是有意包庇?都察院联名上书要撤我职,陛下便以治家不严罚我廷杖。此番修养在家,正好发作了那一家子吃里扒外的东西。”

姜蜜忽然想到前段时间谢知让让她别管管家之事,前后一结合,惊得瞪大眼睛。

“所以是东宫授意御史弹劾,而你早就知道三婶娘在外放印子钱一事,于是便等着东宫出手,而你好借机发……作?”姜蜜越说越觉得不对,怀疑地打量谢知让,“你……你素日行事一向毫无顾忌,若真只是为着家里的事,大可直接拿着账册把人发作了,何苦绕那么大一圈,自己还得一顿板子?”

谢知让挑眉,惊讶于这小娇娇竟如此机敏。

“你说的都对,不过有一事你不知。三房惯来想攀附东宫,东宫那两个却见不得我好,正好让他们狗咬狗。”

“你是家中世子,东宫与你不对付,他们怎么还觉得自己能攀上东宫呢?”

谢知让听她这么一说,似乎是想到了有趣的事情,唇角弯弯,“这你可就得去问五妹妹了。”

姜蜜听得目瞪口呆。

“她……她和太子?”

第32章 隐脉

姜蜜简直惊呆了。

三房三子二女,个个儿眼睛长在天上,不是用鼻孔对她,就是拿讽话刺她。

尤其那位五姑娘谢文珠,更是心高气傲,惯来看不起她这个小门小户出身的嫂嫂。有时路上遇见了,不说行礼,却是连一声嫂嫂都不会喊的,白她一眼就走了。

姜蜜只觉这人莫名其妙,不想她竟与太子有私情?

“她……她怎么能和太子……牵扯到一起呢?”

谢知让将脸埋在姜蜜小腹上,呼吸间满是熟悉的清甜香味,让人心情放松,眉眼渐渐变得温和。

他将当年那些事情缓缓道来。

原来这宁安侯府和淮阴侯府往上数七代,乃同一位祖宗。昔年这位老祖生下一对双胎,为保持家族稳定繁荣,他定下两脉传承之法,一脉放在明面,建功立业;一脉作为隐脉,经营暗部。传承至今,恰是宁安侯一脉为明,淮阴侯一脉为隐。

这么多年,谢家确实蒸蒸日上。

但有道是财帛权势动人心,隐脉渐渐开始不甘于屈居明脉之下。

上一篇: 雁南归 下一篇: 正良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