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奴娇(210)
薛京犹豫了一会儿才开口:“皇上,臣斗胆问一句,您昨晚可是到长信宫而未入?”
殷稷微微一顿,隐约猜到是发生了什么。
“进来说吧。”
他起身给自己倒了杯凉茶提神,听见薛京推门进来才开口:“秦嬷嬷说太后歇了,她和朕不是亲生母子,她的寝宫朕自然不好擅进,有什么问题?”
“按理说是没什么问题,但是,”薛京脸色不大好看,“臣听见有人在传,说皇上不满太后将萧嫔放出来,过门不入借以示威。”
殷稷气笑了:“这就是示威了?那她的所作所为算什么?一天天的只会拿这些事做文章!”
可孝道这么好用的利器,太后怎么可能不用?
手段再怎么单一,却是屡试不爽。
这些话薛京不敢说,但他知道皇帝心里很明白,所以等殷稷安静下来,他便单刀直入了:“臣是怕,如果这流言传出去,御史台可能做些什么。”
这话说得太委婉了,御史台不是可能,而是一定会。
言官以言立世,哪个御史不想着骂皇帝一顿,博一个诤臣的名头?
只要机会合适,皇帝也是旁人的踏脚石。
殷稷静默片刻:“多少人在传?”
“很多,”薛京低头叹了口气,“臣原本是去衙门当值的,路过市井听见有人说起,这才匆匆进宫向您禀报。”
也就是说,但凡朝臣上朝,就一定听得到。
“臣已经转告钟白将军,请他今日戒严街道,免得流言肆虐,只是不知道来不来的……”
他话音未落,外头忽然响起钟声,这是早朝的预示,钟声响过三遍,早朝就会开始。
而今日又是大朝会,五品以上官员都会参加,那些府邸远离皇宫的朝臣,此时恐怕已经在路上了。
根本拦不住。
薛京也意识到了,这么短的时间,恐怕禁军都还没来得及调齐。
“让钟白别折腾了,不过是几个御史,朕应付得来。”
可是高祖开国时立下铁律,不得杀言官。
殷稷这次早朝注定是要吃亏的。
薛京面露担忧,可他人微言轻,什么都做不了,只能躬身退了下去。
蔡添喜进来匆匆给殷稷更衣,佩戴香囊时才想起来夏日驱虫静心的香囊尚服局还没送过来,这乾元宫里没个人主持大局,当真是不行。
他心里越发愧疚:“都是老奴不中用。”
先前谢蕴管事的时候,不管殷稷是出宫狩猎,还是搬去行宫避暑,宫里的东西从没出过岔子,要什么就有什么。
现在对方才撒开手几个月,他就手忙脚乱的,简直像个草包。
殷稷不以为意:“谢蕴打小学的就是掌经世之家,区区一个乾元宫她自然手到擒来,你不必和她比,又比不过。”
蔡添喜从他的语气里听出点得意来,嘴角忍不住抽了抽,不知道他这种时候哪来的心情,心里那点愧疚倒是被这句话说得散了。
钟声响过第二遍,殷稷起身上了銮驾,等看见崇德殿前朝臣三五成群交头接耳时,他脸上的表情就淡了下去。
今天可能会是一场硬仗。
第185章 见招拆招
朝堂上气氛古怪,殷稷咳了一声:“怎么,今日众卿无事启奏?”
众人面面相觑,片刻后祁砚率先出列:“臣有事上奏,恩科在即,进京学子比之往年更众,京中一应民居客栈皆满,时常有学子露宿街头,长此以往,恐生事端。”
殷稷一颔首:“的确如此,户部掌管民生,可有良策?”
户部尚书出列:“回皇上,臣提议加造民房,供学子居住。”
“此举不妥,”工部尚书连忙反驳,“皇上,京中宅地古有规划,各处皆有所置,且不论能否能找到闲置之地,就算真有,建造民居所需时日甚久,春闱三年一次,恩科更是可遇不可求,建众多民居,着实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那你说怎么办?”户部尚书恼怒道,“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反正建民居是绝对不成。”
两人眼看着就要吵起来,殷稷目光扫过人群,户部一五品侍中会意上前:“皇上,诸国使臣不日便会离京,臣提议将使馆借与学子们居住。”
朝臣们对视一眼,脸色各异,有说不合规制的,也有说权宜之计,理应不拘小节的。
殷稷揉了揉颈侧的伤口,难耐地换了的姿势:“秦卿,你说呢?”
秦适看向祁砚:“下官有一事想请教祁参知。”
“大人请。”
“若开放使馆,居住地可够。”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可惜朝中竟无人提起。
祁砚叹着气摇了摇头,即便开放使馆,也不足以将居无定所的学子们全部收容。
“臣还有一法,”那侍中再次开口,“请皇上恕臣无罪,臣才敢开口。”
殷稷似是衡量一般打量了对方一眼,这才一抬下巴:“朕恕你无罪,但说无妨。”
侍中清了清嗓子,朗声道:“臣以为可以开放英灵塔,供学子借居。”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英灵塔是何的?
那是摆放着大周功臣灵位的地方,神圣威严,怎能容旁人亵渎?
“此举万万不可。”
“臣附议。”
“臣附议……”
朝臣们群情激奋,显然已经被这件事占据了全部心神,殷稷目的达到,趁机开口:“诸卿稍安勿躁,朕会再斟酌,退朝吧。”
朝臣们这才闭了嘴,躬身行礼,殷稷连忙起身,可就在他要离开的时候,荀宜禄忽然开口:“皇上且慢,臣还有一事要启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