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玉奴娇(464)

作者: 白玉城 阅读记录

“劳累堂兄了。”

谢淮安没能言语,他有些不敢面对现在的谢蕴,谁能想到当初那么惊才绝艳的二姑娘,会变成现在这幅样子。

如果当初没有把她留在龙船上,会不会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他心里沉甸甸的几乎喘不上气来,可搀扶着谢蕴上马车的手却十分稳当,谢鸣提前上了车,扶着谢蕴在车厢里坐了下来。

见过昨天谢蕴被颠簸过的样子,这次马车里足足铺了七八床厚被子,软得人都站不稳。

“几位有心了,多谢。”

谢蕴颔首道谢,脸颊对着的却是车壁,几人都有些难受,纷纷扭开了头。

三人轮流赶车,谢鸣便先在车厢里照料谢蕴,见她侧卧着身体,一副睡着了的样子,心里微微一松,铺了那么多床被子还是有用的。

谢淮安在车辕上点了个小炉子,给谢蕴熬那些药,等晾得差不多的时候便和谢鸣换了班。

“二姑娘,药熬好了,虽然可能不对症,但都是滋补的东西,喝着不会出错的,您喝一口吧。”

谢蕴许久都没吭声,谢淮安心里一慌,连忙搁下碗轻轻推了一下,却察觉到她全身紧绷,再看得仔细一些才发现她正死死咬着被角,而她身前,已经晕染了一片红黑的血色。

他脸色大变:‘停车!’

冰凉的指尖轻轻抓住了他的衣角:“不……不能停下。”

第412章 伤痕扩散了

谢淮安不敢相信谢蕴都这幅样子了还要赶路。

“二姑娘,你这么硬撑不行的,你的身体根本扛不住!”

“那也得撑……”

谢蕴紧紧咬着牙,不肯再呕出血来,被谢淮安扶着才靠在车厢上勉强坐稳:“我必须要到扶风去……我得活下去……”

“可是就算到了扶风,就能找到人吗?”

谢淮安无情地戳穿了这个并没有说服力的希望,而且更糟糕的情况是,谢蕴这幅样子根本到不了扶风。

他们才刚刚走到青州而已,穿过青州才能到豫州,过了豫州才能到关中,而到了关中,他们才能找到扶风。

他们才走了不过十分之一的路程,谢蕴就已经这幅样子了,他们要怎么继续走下去?

“二姑娘,我去扶风把人找回来。”

“安康……已经派人去了,若是运气好……兴许我们半路就……就能遇见……”

“那我们就找个隐蔽的地方等着吧?至少姑娘你得等着,我们也去扶风帮着找人,很快就会回来的。”

谢蕴也知道那样对她来说最好,可她怕时间不够。

“堂兄……走。”

“二姑娘!”

谢蕴靠在车厢上侧开了头,不肯再听谢淮安的话,谢淮安苦劝无果,只能咬着牙出去传话。

马车再次动起来,谢淮安还想再劝,可话不等出口先看见了谢蕴的胸腔在剧烈地起伏,她再次咬住了被角,可仍旧有血丝自唇角溢了出来。

然而血丝能溢出来,内脏的碎片却不能,一点一点全都堵在了谢蕴的喉咙,她忍了又忍还是松开被角咳了出来,被子上的血色再次晕染开来。

“二姑娘……”

谢淮安连忙给她拍了拍后背,却被嶙峋的骨头硌得不敢用力,只拍了一下便僵在了原地。

“没,没事……”谢蕴再次控制住了身体,将一口血沫狠狠咽下去后安抚地看了谢淮安一眼,“习惯就好了……”

谢淮安再也无法忍耐,扭头钻出了马车,却不过片刻便又回来了,他不能放着谢蕴一个人。

谢蕴无奈地扯了下嘴角,试图安抚他:“堂兄,我可以的……”

谢淮安沉沉地叹了口气:“二姑娘,你一向要强,可这次不一样,若是撑不住了,千万要开口。”

“好……”

谢蕴浅浅应了一声,靠在车厢上安静下来,在心里盘算着时间,盘算着路程,也一遍遍提醒自己不要昏睡过去。

然而这几天的赶路,身体已经如同谢淮安所说,再也扛不住了,哪怕她用尽全力想要保持清醒,最后还是控制不住的昏沉了过去。

再醒过来的时候,她已经不在马车里了,身边有人说话,是谢鸣的声音:“怎么会看不出来呢?你们怎么做的大夫?这么明显的问题你非说没事,你什么庸医啊!”

“没事就是没事,你不信找别人去,我看你就是来闹事的!”

大夫气冲冲地走了,谢鸣又追上去说好话,请他再回来仔细看一看,可惜大夫并不买账,还是拎着药箱子走了。

“大夫,大夫?”

“算了。”

谢蕴挪动了一下身体,试图靠着床头坐起来,一只手伸过来轻轻扶了她一把,她这才意识到守着自己的不只是谢鸣。

“你们都在?”

三人应了一声,谢蕴轻轻叹了一声:“什么时辰了?”

“未时。”

也就是说天还没黑。

“我们……”

“二姑娘,歇一歇吧。”

这次不等谢淮安开口,谢州谢鸣便异口同声的劝了她一句,谢蕴叹了口气,虽然她可以强命三人起程,可到底是不情不愿。

“罢了,歇一宿吧。”

三人都松了口气,连忙让人去备饭菜,谢蕴疲惫不堪,并无胃口,可也知道自己不吃不行,便默默等着。

可惜等来不是饭菜,而是去而复返的谢鸣:“底下来了群人,看着不太对劲。”

谢淮安自窗户里看了两眼,给出了肯定答复:“是王家的人追上来了。”

这下三人再怎么不想走也不得不走了。

他们没敢走门,自窗户里下了地,上了马车就往前赶,这种时候本该走小路好将人避开的,可顾忌着谢蕴的身体,他们根本不敢,只能往平坦些的大路上走。

上一篇: 奸佞妻 下一篇: 锦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