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奴娇(644)
殷稷歪靠在椅子上,抬手一点,示意薛京坐下说,薛京却根本坐不住,因为殷稷这猜测他也想过,想要收拢民风彪悍,又骁勇善战的北方部族,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只能是早有勾结。
怕是先前狼狈逃窜的假象也是做给他们看的,本意是想迷惑朝廷,让皇帝以为他们已经不成气候,不再理会,好借此休养生息,却没想到殷稷发了檄文要调兵北上,一副斩草除根的架势,无可奈何之下,楚镇只能将最后的底牌亮出来。
“这么说,当年的上林苑行刺,也和他脱不了关系,”
当年那件事,清明司一直没查出来罪魁祸首,现在看来应该就是楚镇,“这个逆贼,竟然那么早就起了不臣之心。”
“还是先皇谋划的好啊……”
殷稷喟叹一声,听得薛京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再怎么厌恶先皇,那也毕竟是殷稷名义上的父亲,他实在不好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
“皇上打算如何?可要请钟青将军深入北地,斩草除根?”
殷稷却摆了下手:“这个不着急,朝会上再议吧,倒是你,要说的话说完了?”
薛京苦笑一声,殷稷如今对人心太过通透,在他面前他根本毫无秘密可言:“臣的确还得到一个消息,只是应当是假的。”
“说来听听。”
“臣听说,这个北周还有个皇帝,身形样貌看起来都像是……”
说着话他又迟疑了起来,殷稷不耐烦地瞥他一眼,才将他后半截给逼了出来:“暗吏说,那人像极了逆贼殷时。”
“你说谁?”
谢蕴的声音忽然自不远处响起,随着她话音落下,内殿门被豁然推开,她未曾梳妆,脸上是努力克制后仍旧残留的不安和慌乱,脚下甚至都没穿鞋。
殷稷蹙了下眉,起身迎了过去:“怎么醒了?脸色这么难看?”
他拉着谢蕴站在自己脚上,本想抬手安抚她一番,却被谢蕴一把抓住了手:“殷稷,方才你们说是谁?齐王还没死吗?兄长当年没有杀了他吗?”
“暗吏没有看清楚,兴许并不是真的,”薛京开口解释,当年的事他查了个差不多,对谢蕴的心情多少能理解一些,“楚镇诡计多端,当年为了将罪名栽给萧家,也曾李代桃僵,这次说不得是故技重施。”
毕竟当年他是在场的,他亲眼看见谢济的那只拳头洞穿了齐王的身体,他实在很难想象有人受了那种伤还能活过来。
这番说辞让谢蕴稍微冷静了一些,只是眉头仍旧蹙着。
殷稷抬手将她拢进怀里:“没事,我不会放过他们,不管那个殷时是真是假,我都会让他人头落地。”
谢蕴仰头看了他一眼,轻轻应了一声,殷稷抱着她进了内殿,再出来的时候脸色变得很难看,谢蕴一向很避讳提起齐王,这还是他头一回看见提起那个人时她真正的情绪,不安竟遮都遮不住。
“皇上,臣不知道里头还有……”
“你不知道的事情很多,知道的也很多,这账朕以后再和你算,上朝吧。”
薛京心口一凛,猜着皇帝大约是觉察到自己隐瞒了他当年悔婚内情的事了,他不敢为自己求饶,只能答应一声跟在他身后往前朝去,心里却仍旧很苦恼,若是待会儿皇帝问起来,他要怎么开口才能减轻罪责……
脚步声很快消失在乾元宫里,谢蕴却在龙床上睁开了眼睛,她刚才并没有睡着,是不想耽误殷稷的事情才合眼假寐,现在人既然走了,她也就不必再自欺欺人了。
齐王,还真是阴魂不散……
她不能容忍这个人东山再起,更不能容忍他来抢夺殷稷的江山,还有当年的事情,那一宿有多不堪,她不想再想起来,也不想让殷稷知道,她必须要做点什么。
只是人远在北地,她实在鞭长莫及,该怎么做才好……
她拧眉沉思,外头却忽然吵闹了起来,她懒得理会,一声清脆稚嫩的“父皇”却钻进耳朵,她一愣,这世上什么人会喊父皇两个字?
殷稷的孩子。
她腾的坐了起来,顾不得更衣就走了出去,殿门推开,一个三四岁的奶娃娃站在门外,正抓着蔡添喜的手要找父皇。
“这是王惜奴的那个孩子?”
她开口,唬了蔡添喜一跳,捂着胸口定了定神才答应一声:“正是。”
他有些新奇,这姑娘知道庄妃?
“公公,父皇在哪里,母妃病了,我要带父皇去见她。”
第574章 佛口
蔡添喜自然不可能真的带着这奶娃娃去找殷稷,且不说殷稷会不会见,就只是算算时间,对方此时应当也已经在朝堂之上了,他们是进不去大殿的,所以蔡添喜只是替含章殿那边传了太医。
谢蕴眼看着奶娃娃走远,心里很是好奇,王惜奴犯的可是秽乱宫闱的大罪,殷稷怎么会放过她呢?
可惜外头还有逆贼余孽对她虎视眈眈,她不敢擅自离开乾元宫,只能找蔡添喜打听。
“姑娘好奇庄妃娘娘的事儿?”
蔡添喜含笑开口,看在殷稷对谢蕴这般宠爱的份上,他自然不会隐瞒,只是当年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他被留在了宫外,即便后来回宫了,也仍旧知道得不甚清楚,只能模糊说个大概。
“庄妃娘娘仁善,当年内乱之后,她怜惜京中多有伤亡,所以在佛前发下宏愿,此生茹素,即便大病将死,也绝不求医问药,以此为众人祈福,她还在含章殿里为一位故人点起了一盏朱燃长明灯,彰显诚心。”
谢蕴微微一怔,这朱燃长明灯,顾名思义,便是用人的精血浸泡灯芯,使其通体朱红,以此彰显心中赤诚,传闻说的是血不净,则灯不明,灯若明,则被祈福者诸多苦难恶果,将尽由奉灯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