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玉奴娇(765)

作者: 白玉城 阅读记录

她下车去翻找了护膝出来,拿着去寻了殷稷,远远地就看见井若云在车下徘徊,一脸的纠结。

“你做什么呢?”

谢蕴开口,井若云看见她先是一喜,随即又往后退了一步,这才开口:“我听说大人要随驾骑马,就想给他送个护膝,可是我又怕小题大做,给他丢了人,所有拿不准该不该过去……”

谢蕴没想到她对上祁砚是这般小心翼翼,心里有些说不出的怜惜来,却是一把抓住了那副护膝:“是该送,却不能送给祁大人。”

井若云有些茫然,很快反应过头她说的是谁,连忙解释:“我也给钟大哥拿了,方才已经给了他的副将……”

“那这幅就不必送了。”

谢蕴催着她回了马车,井若云叹了口气,倒是也没勉强,大约她清楚自己就算过去祁砚也未必会当众收下,只是还是开了口:“那劳烦姑娘你捎带过去吧,他若是不喜欢……”

“你可别害我。”

谢蕴当即开口打断了她,“我家醋坛子很容易打翻的。”

井若云一噎,只得将护膝拿了回去。

第683章 初见成效

说是骑马游玩,其实是殷稷先前接到过这盐都城刺史的折子,他说这周遭多沼泽,大有可为之处,想要稍加变通为民所用,殷稷虽说不能亲自督办,倒也想沿路看看能不能行得通。

“祁卿巡视地方,若此事可行,写个章程上来。”

殷稷抬手,由着蔡添喜给他系束腕,目光已经看向了远处隐约有点痕迹的沼泽,心里有些庆幸唐停来得及时,不然今天他是不敢离开銮驾的。

那药方子一换,他便觉得头脑清醒许多,此行想必没什么问题。

“是,臣必当尽力。”

祁砚躬身应下,张刺史面露激动,先前忐忑的态度顿时殷勤起来,虽说是沼泽,可也是皇家土地,若是皇帝不松口,他就是有再多想法也不得施行。

“臣谢主隆恩……此行不过十里就能瞧见一片,绝不会耽误皇上的行程。”

“无妨。”

殷稷紧了紧衣裳就要上马,蔡添喜却有些不放心:“皇上,这北地极冷,才十月天气水都要结冰了,您还是再穿一些吧。”

“啰嗦,这点寒气朕还能受不住?”

他不以为意,眼角一瞥却瞧见谢蕴正往这边来,刚抓住缰绳的手顿时一松:“你怎么过来了?”

“想着天气凉,还是带副护膝妥当。”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谢蕴先是见了礼才开口,殷稷下意识想下马,却被谢蕴抓住了小腿:“就这么戴吧。”

殷稷听话得没再动弹,看着谢蕴给自己戴护膝,嘴角不自觉咧开:“还是你细心,方才我就觉得冷,原来是差副护膝,这若是没有你我可怎么办?”

蔡添喜颇有些一言难尽,看了皇帝一眼撇开了头,他提醒就是啰嗦,人家谢姑娘开口就是细心。

这男人的嘴脸哟,不忍直视。

刺史倒是笑起来:“这天气的确是带副护膝更好一些,不骑马不知道,这北地的风直往骨头里钻,臣年轻的时候也是什么都不服,家里婆娘给做好了就是不肯戴,如今上了年纪,一变天就浑身难受,还要被婆娘数落,现在可算是学乖了。”

他拍了拍膝盖:“臣出门前也给戴上了。”

殷稷仿佛找到了知音:“所以说,该听话还是得听,女眷还能害咱们不成?”

两人说得正起劲,钟青的副将就来了,也递了一副护膝过来,他嘿嘿笑了一声:“臣虽然没有家眷,可副将也甚是体贴啊。”

他抬手戴上,不自觉看了眼祁砚,此行除却随驾的护卫外,只有他们四人,眼下三个都戴着护膝,唯一一个没有的便十分显眼起来。

三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他身上,祁砚不自觉抓紧了缰绳,抬眼看了井若云的马车一眼,见并没有人过来眼底闪过一丝失望,却很快就压了下去。

“臣就不用了。”

“别呀,”钟青扔了一副过去,“副将这刚好多拿了一副,祁大人还是要听劝,这张刺史方才不是说了吗?年轻时候不听劝,老了是要遭罪的。”

祁砚没再言语,虽然接下了护膝却并没有戴的意思,只是又看了一眼井若云的马车。

谢蕴看了钟青一眼,对方立刻会意,连忙和副将开口:“我得离开一阵子,那井姑娘还病着,你替我多看顾一些,送药送饭什么的,别给落下了。”

副将抱拳答应了一声,转身走了。

祁砚沉默片刻竟然也催马跟了上去,谢蕴看着他的背影,眉梢挑了一下,和钟青对视一眼后,不约而同的笑起来。

“你们好像有什么秘密瞒着我。”

殷稷不甚痛快地开口,腿一抬就将钟青骑着的马镫远了一些,钟青不敢言语,谢蕴却是哭笑不得:“是我请他帮了个忙,现在看着成果似是还不错,等你回来我再和你细说。”

她这般坦然,倒是让殷稷觉得自己小题大做起来,当即咳了一声,十分大度道:“我就是随口一问,你也不用特意解释。”

“不行,”谢蕴借着整理衣裳的由头在殷稷掌心挠了挠,“民女很想解释,非要解释。”

殷稷指尖骤然蜷缩,抓住了谢蕴那根作妖的手指,眼底却有柔情似水一般淌出来。

“那你等我回来。”

两人对视一眼,目光仿佛粘在了一起,却很快就被马蹄声打断,是祁砚去而复返了。

谢蕴连忙将手拽出来:“路上小心。”

她后退一步,目送殷稷走远,等浩浩荡荡的随驾队伍也不见了影子她才转身回了銮驾,却还不等到地方就见井若云从马车上跳下来,闷头就往她怀里扑。

上一篇: 奸佞妻 下一篇: 锦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