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堂春(386)
崔堂行礼,“是!”
这些人的命,留不得了!
“望公主殿下记住这个教训。”容九喑横了月蝶一眼,“下一次,可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简单收场了。”
月蝶:“……”
哪儿还敢有下一次?!
公主府内参与过这件事的人,都被东辑事带走了,所有人都紧闭嘴巴,权当什么都不知道,谁也不敢往东辑事的刀口上撞。
昭宁宫。
贵妃薛氏的脸,可谓是难看到了极点,眸中掩不住的愤怒,但也没有当场发作,只是转头望前来诊治的太医,满是焦灼的低声问,“如何?”
“贵妃娘娘莫要着急。”太医忙不迭行礼回答,“殷姑娘没什么外伤,只是受了惊吓,风湿侵体,以至于高热惊厥,所幸送来得及时,暂时没有性命之忧。”
暂时没有性命之忧?
听得这话,薛氏就更着急了,“什么叫暂时没有?也就是说,她还是有性命之忧?”
“贵妃娘娘恕罪。”太医俯首,“臣的意思是,殷姑娘如今起了高热,得先将这高热降下去,才可知晓接下来的状况。”
薛氏沉默,瞧着躺在床榻上的殷茵,沉沉的叹了口气。
自被救回来之后,殷茵便止不住冒冷汗,嘴里一直絮絮叨叨喊着,这般心里阴影,恐怕不是一时半会能消除的,且这副身子骨如此折腾,没个十天半月,怕也养不回来。
唯一庆幸的是,落在某些人的手里……还能活着回来!
外头一声皇帝驾到,薛贵妃旋即转身朝着外头走去。
“臣妾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隋宗风旋即上前,“起来,不需多礼。”
“臣妾……”薛贵妃泪眼朦胧,哽咽得不成样子。
瞧着她这般模样,隋宗风自然明白她的意思,“兹事体大,漠北使团在京,有些东西……你也该明白。”
宫里都是人精,皇帝这话一出来,薛贵妃便明白了其中意思,再大的委屈也得往下咽,且不能当场发作,哪怕今日殷茵死在这里,也不能跟皇后那边沾上半点关系。
“臣妾明白,只是、只是替这孩子感到难受,这般委屈……”薛贵妃拭泪。
隋宗风点头,“朕知道,但有些事情你也该明白,诸事并非可顺遂无忧,就当是她的劫难,该怎么跟尚书府那边说,爱妃应该很清楚吧?”
“臣妾愿意为皇上分忧解劳。”薛贵妃行礼。
隋宗风轻轻的抱了抱她,“到底是你懂事,没叫朕失望。”
“可是皇上,这件事就这么算了吗?”薛贵妃到底是不甘心的,“殷茵现在高热不退,太医说……说有性命之忧,若是熬不过去的话,那就、就……”
说到这儿,薛贵妃泪如雨下,将长辈对晚辈的疼爱,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孩子也是她看着长大的,心疼自然是心疼,但是现如今也是个机会,若不好好抓住这个机会,岂非要错失良机?
权力还是亲情,总归要有所取舍的。
“朕知道。”隋宗风睨了一眼殿门,“朕会让太医好生诊治,不计一切救活她,至于其他……朕也会予以惩罚,但不似明面上如此,不能让漠北使团的人看了笑话。”
薛贵妃虽堵着一口气,但面上却表现出识大体之态,“臣妾明白,绝对不会声张,只会好好照顾殷茵,免教皇上费心。”
第422章 她不是任何人的影子
从昭宁宫出来,隋宗风去了一趟长乐宫。
在宫里人眼里,帝后虽然没有那么恩爱,但这些年也算是相处和睦,尤其是公主得宠,外头更有议论,说是皇帝有心要立五皇子隋怀安为太子。
帝后嫡子,五皇子若为太子,倒也是名正言顺。只是丞相大权在握,若是立了五皇子为太子,难免会外戚专权,终究也是祸患……
听得皇帝来了,皇后长孙氏旋即出迎。
谁知下一刻,隋宗风已经踏入了殿门。
一进门,便让底下的奴才都退了下去,有种“来者不善,善者不来”的感觉。
纵然知晓帝王凉薄,但长孙氏这一时半会的,也没完全反应过来,毕竟她与皇帝虽然没那么恩爱,可这些年一直相安无事,今儿这是……
怎么了?
蓦地,她好似想起了什么,慌忙行礼,“臣妾给皇上请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岁?能活个百岁就已经很不容易了。”隋宗风居高临下的睨着她,“长孙氏有今时今日,是什么缘故,还需要朕再多说什么吗?”
长孙氏慌忙磕头,“臣妾不知道做错了什么,惹怒了皇上,请皇上恕罪。”
“恕罪?皇后何罪之有?”隋宗风冷笑两声,“错的只能是那些不长眼的东西,怎么敢跟长孙家叫板?怎么敢跟皇后对着干?”
长孙氏伏跪在第,“皇上恕罪,纵然那臣妾真的做错了什么,也请皇上把话说清楚,臣妾久居深宫,与皇上夫妻多年,到底秉性如何,皇上应该最清楚的。”
“是吗?”隋宗风单胳膊搭在了桌案一角,目光森冷的盯着她,“皇后秉性如何,朕不想知道,朕只知道,皇后身为后宫之主,当母仪天下,当教养子嗣,谨言慎行。看看你的好公主、你的好女儿,到底都干什么好事?”
听得这话,长孙氏隐约可以明白,他到底是为何发这么大的脾气。
“臣妾惶恐,不知皇上所言为何?”这个时候,长孙氏只能装傻充愣,岂敢说自己知道。
可隋宗风是谁?
虽然这些年心中无国事,一心求鬼神,但该明白的该知道的,东辑事……事无巨细都会向他汇报,这就是为什么,他如此信任林不寒的另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