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堂春(732)
三皇子这边是重头,安全第一!
囫囵个的来,囫囵个的回去……
待沐浴更衣之后,杨鹤归出了门。
倒不是去找隋怀睿,而是去了一趟小酒馆。
二楼小隔间。
“杨将,军有何吩咐?”温临风拱手揖礼。
杨鹤归摆摆手,示意他坐下,“不必多礼,我未穿官服,只是个寻常百姓,你且随意便是。”
“是!”温临风提了小炉上早就温好的酒,“将,军此番是有急事吧?”
杨鹤归拢了拢衣襟,“你我打交道也不是一次两次的,我有什么心思,你温临风猜不到?此番前来是什么用意,你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闻言,温临风点点头,“草民这点心思,着实瞒不过将,军。”
“说吧,你闺女怎么好端端的来了边关?”杨鹤归端起杯盏,嗅了嗅杯中酒,“十年醇酿,甚好,不会是随军而来吧?”
温临风叹口气,“孩子大了,有自个的主见,我这当爹的也是没办法。”
“上京那头不管?”杨鹤归问。
温临风喝一口酒,满脸无奈的看着她,“萧家本就是虎狼窝,想要将我这宝贝疙瘩扒皮抽筋,结果小丫头忽然醒了,便想了个法子和离脱身。此番来边关,大概也是想避一避风头,街头闹出点事儿,还望将,军海涵包容。”
“倒不是什么大事,也没有闹事,只是被人跟踪了而已。”杨鹤归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说到底,也是受害之人,那些腌臜东西心思不正,理该被抓起来。奇怪的是,为何问不出个子丑寅卯?”
温临风诧异,“不肯说?”
“你觉得呢?”杨鹤归似笑非笑。
两个老狐狸,揣着明白装糊涂,各自试探,嘴里半真半假。
“莫不是冲着我温家的银子来的?”温临风满脸懊恼,“定是这丫头暴露了身份,所以招来了这样的灾祸。还请将,军放心,下不为例,我定会找个地方将她藏起来,免得给您惹事。”
杨鹤归瞧着他,目光沉沉,“客气,毕竟我杨鹤归怕过谁?这可是遇龙关,我那大刀可不是吃素的,哪个敢在这里造次,我定叫他死无葬身之地。”
“那是自然。”温临风感激的点点头,端起杯盏敬过去,“多谢杨将,军庇护。”
杨鹤归瞧着眼前这老狐狸,慢悠悠的端起了杯盏,“温东家……确定没有隐瞒别的什么吗?”
“还有什么?”温临风诧异的问。
第865章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四目相对,谁也瞧不出面上的装模作样,好似寻常一般对饮交谈。
一个装傻充愣,另一个也不当场戳破。
“没有啊?”杨鹤归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没有就算了,我也就是随口一问。”
温临风给他斟酒,“杨将,军只管放心,我温某人虽然是个商贾,却也不是卑劣小人,知道何为重何为轻,绝对不会做那奸诈小人。”
“如此,我也没什么可问了。”杨鹤归端起杯盏,“我相信温东家虽然是个生意人,却也是有血性的大夏男儿,不会做那祸国殃民的事情。”
温临风起身,毕恭毕敬的行礼,郑重其事的开口,“温某命如草芥,却也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儿,纵然不涉朝政,却也知道家国天下这四个字怎么写。无国何来家?温某还有女儿,还有家眷在大夏,若是真当做了那些事,岂非要祸害全族?这等为人所不齿之事,温某绝不会做。”
“不必如此紧张。”杨鹤归招招手,“我说了,只是随口一问,没有其他意思。那些人的嘴很严实,掏不出东西,留着也没什么用,还不如交还给温家处置。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为外人道的秘密,是以我不会多问,巴不得温家能多赚点银子,让我边关的百姓和军士,能多吃两顿肉。”
温临风俯首,“请杨将,军放心,凡有用得上我温临风的地方,温某必定竭尽全力。”
“有朝廷在,暂时用不上,等用着你的时候,多半也是情非得已的地步。”杨鹤归的心里跟明镜儿似的,所以他留着温临风,“你是我这边关数万万将士的最后一点粮饷,也是边关百姓的最后一道补给防线,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动之。”
温临风站在那里,瞧着杨鹤归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好似带了几分凝重,不由的心神微颤,“将,军这是逢着了难事?”
“无事,只是前车之鉴,不得不防。”杨鹤归起身,“我还有军务在身,人待会就送过去,希望温东家说到做到。”
温临风颔首,“是!”
杨鹤归拂袖而去。
待人走后,陈叔快速进了门,“怎么回事?”
“看样子,他对于这次三皇子来边关,是有疑虑的。”温临风转头望着陈叔,“大概是觉得,有东辑事随行在侧,便是对他的试探,是以很警惕。那些跟着阿枳的尾巴,待会就会被送回来,你且留人问问,看到底是谁人?”
陈叔诧异,“送来?”
“嗯!”温临风眯了眯眸子,“大概是怕我跟外族有所勾结,也担心此事被朝廷获知,是以思来想去,就把人交给我,生死让我自己做抉择,免得连累边关军士。”
陈叔顿了顿,好半晌才道,“他以前也不似这般谨慎胆小。”
“年纪上来了,终归是不一样了。边关多年,不见故人,孤身一人,心性多多少少是有所变化的。”温临风有些感慨,“我们也都老了,这天下早晚是年轻人的。”
陈叔转头看他,“听说你提着棍子去抓人?”
温临风登时嗓子眼一哽,这底下一个个的,怎么什么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