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人被迫觅王侯(157)+番外

赵洛泱和赵元让、赵元吉梳洗好了,躺在炕上。

赶路以来,孩子们都谁在一起,从杨老太哪里隔开男女,灯都灭了,赵元让和赵元吉那里还能听到铜钱的声音。

两个人握着自己的钱袋子数了好几遍。

“奶,”赵元宝反手拉住了杨老太,“我也……想……”

杨老太不禁笑道:“着啥急,以后有的是机会。”

罗真娘和葛氏在炕上也睡不着,进城之前他们都准备好要有难处,谁知道还能住在邸店这样的地方。

“奶,”赵洛泱道,“暖和不?”

杨老太道:“这不好,还要啥呢?不过铺盖好是好,总觉得比咱家的草甸子也没好到哪里去。”

地上的赵学礼道:“可不,咱家的草甸子也软和。”

赵洛泱笑笑,天气越来越凉,前几日她兑换了防潮垫塞进草甸子里,晚上就给她奶铺,她奶这是用防潮垫用舒坦了。

杨老太的小呼噜声响起,赵元让和赵元吉也不数银钱了。

赵洛泱闭上眼睛,迷迷糊糊中又想起了小哑巴,也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她总会梦到小哑巴,她梦到小哑巴将一块饴糖塞给了她。

脑海中的时玖,听着屋子里的动静,正准备也养养神。

身上的生命值忽然跳了跳。

【生命值 2】

【生命值 2】

……

时玖看着增长的生命值,感觉一下赵洛泱睡得正香甜。难不成她也是个口是心非的人?只会在梦中帮他长生命值?

……

岷县秦家。

秦通判晌午才从洮州回来,进家门换下衣衫,刚坐在椅子上喝了一口茶,还没来得及问问这两日家中的情形,就有管事进门禀告。

“老爷,衙署那边的人带来了一张您的名帖,说是几个搬迁的百姓,来城里拜见您。”

秦通判有些诧异,他送出去的名帖不多,而且对方还是迁民……

这个念头在脑子里一转,秦通判忽然扬眉,想起了弟弟之前送来的家书。

难不成是那位?

秦通判忽然一笑,他还以为以宋太爷那倔脾气绝不会低下头来求人,这是到了什么样的地步,才会上门来?

“将名帖拿给我瞧一瞧,问清楚那人叫什么?如果姓宋,就带过来。”

第111章 拖他下水

秦通判想起宋太爷就皱眉。

这个人空有一肚子好学问,脾气差,又不懂得变通,一辈子争强好胜,结果呢?养出的几个弟子,没有一个官途好的。

好不容易有他弟弟做门面,宋太爷却嫌弃他们家没有风骨,还说什么,将来做官也不是什么好官。

这种人,眼高于顶,一身的臭毛病,做了先生还算过得去,多亏没有入仕途,否则整个宋氏一族都要被他连累。

这不,他儿子状元出身,被朝廷委任大理寺评事,如果能稳稳当当做官,将来也能像他一样外放,结果宋状元上任之后,屡屡生事,彻查往年案宗,差点被牵连流放,多亏朝中有上官为他求情,这案子有缓和的迹象,流放才改成了被贬去了崖州,算是保住了家中老小。

不过,这一去八成也就回不来了,否则宋太爷也不会应迁民令。

宋家祖上在前朝就是大户,富足人家,祖上有三位入仕,官至二品的也有,两朝交替的时候,没落了大半,眼下是彻底毁在了宋太爷的手中。

听说宋太爷要来洮州,他那傻弟弟还想要托人情,让宋太爷留下,那老儒生却写了一封信函痛骂弟弟,还说他身居通判之位,无一建树,尸位素餐,未尽职守。

他怎么当官用得着宋太爷指手画脚?

秦通判轻蔑地一笑,宋太爷真的那么倨傲,那么清高,这不是还巴巴地上门来了吗?来做什么?定是日子过不下去了,总不能是上门教他怎么做官吧?

他就看看,这老儒生到底有什么脸面开口说话。

秦通判喝了半盏茶,家里管事也将人引了过来。

“老爷,人到了。”

管事开口禀告,秦通判才放下了手里的茶盏,缓缓地抬起头落在宋太爷的身上。

这么一打眼儿,秦通判忍不住心里一笑,果然如他想的那样,宋太爷这是支撑不住了,来他这里讨人情。

宋太爷穿着还算干净,但面容憔悴,眼窝都陷了进去,走路时腰微微弯着,哪里还有读书人的样子?与寻常搬迁百姓无异。

秦通判不说话,等着宋太爷自己低头,宋太爷皱着眉,一副豁不出脸面的模样,委实让他心里舒坦。

“大人。”

一个女眷的声音响起,秦通判这才注意到跟着宋太爷的还有一个女郎。

“见过秦大人。”赵洛泱上前行礼。

“先生和我们要去往洮州,路上遭遇了……些难事,幸好……师兄托人送来您的名帖,于是进城来向大人您求助。”

女郎这话说的不错,不卑不亢,看似很聪慧。可惜这些话一定是宋太爷事先教好的,否则她说话的时候,就不会瞄着宋太爷,几次都差点说不下去。

秦通判道:“你是?”

“哦……我……”赵洛泱被突然这么一问,嘴唇哆嗦着,说不出来,只是看宋太爷。

“看我作甚?”宋太爷皱眉道,“秦大人问你什么,你就说什么。”

赵洛泱这才抿了抿嘴唇,怯生生地道:“回……回……大人我是先生在路上收的学生。”

秦通判这下更加想笑了,宋太爷收徒挑剔这个挑剔那个,现在不但收了个女弟子,而且一看就是不成才的。

宋太爷鼻子里喷出粗气,快要将胡须吹起来:“见到人,话都不会说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