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顿了片刻,时玖才道:“系统第一次升级,谁也不知晓会如何,万一好几日不能用呢?”
赵洛泱显然没想到这些,有些惊诧:“升级要用好几日?”
“我也不知晓,”时玖道,“系统中没有相关说明,万一系统几日不能用,你要在这
里等,还是去洮州等?”
“从这儿到洮州虽然很近,但路途上也保不齐会有什么事,有系统在,总能放心些。”
赵洛泱点点头。
审问孙集是之后的事了,他们不可能一直逗留在岷州,天气越来越冷,早些落籍对他们有好处。
所以启程就是这两日的事。
这么一说,她还真的不能现在就升级系统。
赵洛泱道:“那就等到了洮州之后再说。”
赵洛泱从系统中回过神,杨老太已经在劝说赵景云留下用饭。
赵景云衙门中还有许多事,跟着十六户人一起说了会儿话,这才带着丁荣一起离开。丁荣走的时候,一步三回头,不舍地向十六户人挥手。
“好了,”杨老太道,“赵大人也见了,他们也得收拾东西,准备赶路了。”
这里没有他们什么事,大家都想立即到洮州,看看他们往后要生活的地方,总在外面这样飘着,就算有吃的,心里也是不踏实。
耽搁了这么久,迁民八成都到了,他们咋能不着急。
又过了两日,果然有文吏来带十六户往洮州去。
大家早就得了消息,一大早就将驴车都装好了,老老少少往那里一站,精神气爽地准备“回家”。
文吏笑着道:“大人特意嘱咐,你们十六户要在一起,我仔细看了,就选了离洮州城近一点的村子。那地方是好的,周围土地也算是良田,只是那村子里的房屋有点破旧,需要你们修一修。”
文吏不知这群人与赵大人是什么关系,但也怕大家觉得不好,忙补了几句:“咱们洮州就是这样,许多迁民去的地方,连窝棚也得自己搭。”
杨老太笑着道:“差一点咱不怕,只要能过冬就好。”
文吏这才松口气。
大家听说有了地方,还都能在一处,一个个脸上露出笑容。
这一路,大家走得很快。
就连宋太爷也不在车上睡觉了,每天就看着周围的情形。
“粮食恐怕要贵,”宋太爷与赵洛泱道,“我们这一路就没瞧见一个商贾。”
刚刚经历了兵乱,恐怕商贾不敢往这边来。
赵洛泱看了看驴车上满满的粮食:“好在我们在岷县买了一些。”不过粮食再多,嘴也不少,到了洮州第一件事,就是筹粮。
赶了一天的路,大家准备寻个地方歇息,忽然就听到一个声音道:“这不是学礼大哥吗?你们这是才到洮州?”
赵洛泱顺着声音望去,不远处站着的,正是吴铁匠一家。
第170章 到了
杨老太坐在驴车上,盘着腿儿,抄着手,就瞧着吴铁匠和他媳妇,吴铁匠媳妇没开口说话,她就知道乔氏心里在想些什么。
杨老太这一眼,将吴铁匠看得脸上发臊,伸手去扯他媳妇,他知道乔氏想说啥,他们这一路好不容易赶到洮州,本想着去找赵家人,毕竟赵家人带着那些百姓一起抓捕山匪立下大功,身边还有张典吏跟着,说不得能分到一个好地方入籍。
乔氏让他舍脸皮,与赵家人说说,看在同乡的份上落在一处,哪知道他们来到洮州之后,四处打听,就没找到赵家那些人。
吴铁匠想着不如就听衙署安排,乔氏哪里肯,非要吴铁匠去寻张典吏。
张典吏不能就顾着赵家那群人不是?
吴铁匠没法子只得悄悄地四处打听消息,结果遇到了衙署的人,将他当成逃民抓了起来。
乔氏以为他们一家算是完了,哪想到这时候闹了兵乱,被抓起来的逃民趁机都跑了,正闹腾的乱哄哄的时候,来了不少的兵马,将所有百姓聚在了一起,还让衙署好好安置他们。
吴铁匠有手艺,就被安置在这附近的村子里,这里离洮州城只有五十里地,一想就知道是个好地方。
他们一家也算是因祸得福。
乔氏得了落脚地儿,四处打听消息,洮州城这边早就没地方安置迁民了。她就爱听这话,自己有的,那些人没有,特别是跟着赵家那几户。
有驴车又怎么样?还不是走到他们后面去了?
折腾的再厉害,不如他们命好。就算被抓做了逃民,半截还是放出来了,不但如此,还补给他们一些粗粮。要知道之前那些逃民,被杀的不知有多少,城外那乱葬岗起的都是坟头。
吴铁匠去拽乔氏,乔氏哪里肯走,笑着道:“大娘,你们还没去衙署?听我一句话,赶紧往南走吧,这边户籍都落满了。”
“本来我们要离开这儿,多亏了我们当家的有手艺,才会被留下。”
乔氏眼睛滴溜溜一转:“你们家里虽然读过书,衙署说了,至少也得考上秀才,那才管用呢。”
杨老太本不愿意理会乔氏,却发现旁边的小孙女拽了拽她的袖子。
看看,小孙女都不乐意了。
乔氏那显摆样儿,她也有些耐不住。
洮州现在好了,还有他们一份功劳。
不能太过招摇,所以这话他们不敢往外说,但堵乔氏的嘴绰绰有余,再说能去洮州城附近落籍,大家还没来得及欢喜呢。
赵洛泱
不知她奶怎么想,她琢磨着自己差几十点的魅力值。
半路上遇到乔氏,她的魅力值又有着落了。
虽然收获不可能有孙集等人那么多,但这是她自己找上来的,顺手就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