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光将大家迎去了东屋:「郎中在给公子诊治。」
赵学礼一脸担忧:「王公子可醒来了?」
怀光点点头:「不过身子还很虚弱,不宜见客,还请各位见谅。」
王家人说的客气,倒让赵学礼更不好意思了。
怀光看出赵学礼的心思,低声道:「我家公子让我说一声,对不住您和赵小姐了,早知晓会引发旧疾,公子不会去凤霞村,给您添了许多麻烦。」
赵学礼忙道:「是我们照顾不周。」
「您千万莫这样说,」怀光道,「公子听到心里更加难安。」
说到这里,怀光请赵学礼、赵学景和赵洛泱坐下,下人端来了茶水和点心。
怀光又说了几句客套话,这才去看王家公子。
半盏茶的功夫,赵景云从主屋里出来,赵洛泱仔细看去,只见赵景云眼角微红,脸上有焦急的神情。
她心里不由地一沉,看来王公子的病情没有怀光说的那么简单。
赵景云竭力控制情绪,怎奈今日心情大起大落,让他委实有些吃不消。王爷的伤还没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好转。
他焦急的不得了,虽然陈妈妈说:「王爷之前也这样,歇一歇也就好了。」
可他心里没底,他是从来没见过王爷这般。
「唉,」赵景云暗地里叹口气,看向赵学礼,「让你们还跑这一趟委实不应该。王公子的病静养些时日也就好了。」
赵景云真希望就是如此。
怀光和赵景云都这样说,赵学礼也就放下心来,赵洛泱却下意识地看向主屋的方向。
院子里下人来回走动,下人端茶点进屋时掀开帘子,赵洛泱瞧见管事妈妈打扮的人正在忙碌。
她起身走了出去。
「妈妈不用忙了,」赵洛泱上前几步,叫住那管事妈妈,「我们坐一会儿就要走了。」
说着,赵洛泱向管事妈妈行礼。
陈妈妈刚从灶房里出来,身上带着一股浓重的
药味儿,看到是赵洛泱本来满是忧虑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这是赵家小姐吧?」
第195章 不希望
陈妈妈仔细地端详着赵洛泱。
当年家中找回小王爷的时候,她没跟着去,不知晓当时的情形,后来听府中其他人议论,还曾从心底里暗暗质疑过赵家这些人。
现在看来,是有人故意放出那些话,原因自然很简单,就是怕王爷惦记着赵家人的好处。
想及这些,陈妈妈难免心里难过,不了解内情,不会知晓小王爷这些年是如何过来的。
小王爷流落在外,还得从太祖过世后,三王之乱说起。
先皇是太祖四子,封号端王。太祖过世之后,长子贤王登基,这位新皇本就对几个弟弟不放心,又有奸佞从旁离间,再加上吴王、越王的确暗中有些谋划,拿到一些证据的新皇立即向三个弟弟下手。
吴王和越王早有准备,尚能应付,先皇只好带着全家仓皇逃跑,老王爷是先皇堂弟,作为萧家的另一支,平日里与先皇交好,不忍见到先皇这般,一开始暗中帮衬先皇,被人告发后,干脆与先皇一同起兵。
开始时,先皇和老王爷吃了几次败仗,家眷跟着颠沛流离,路上遇到朝廷围剿,先皇正妻为了保护几个孩子而死。
按如今的豫王太妃,也就是小王爷的亲生母亲的说法,她为了三个孩子,也差点丧命。
不过,还是没能将人护住,先皇的两个孩子和小王爷都被朝廷的人掳走了。
之后,朝廷将领以三个孩子性命做要挟,逼着先皇和老王爷现身。
先皇和老王爷自然不肯束手就擒,没过几日,先皇两个孩子的尸身就被吊在城楼上。
大家都以为三个孩子死了,没想到小王爷能死里逃生。
后来先皇和老王爷吞并了越王的兵马,局势渐渐扭转,两人直奔京城而去,本以为会有一场恶战。谁知,新皇亲征吴王时身受箭伤,先皇还没兵临城下就驾崩了,先皇就这样顺理成章地登基了。
藏匿小王爷的魏氏,听到消息,知晓老王爷被封为豫王,觉得可以靠着小王爷得一场大富贵,这才暗中寻王府中人,要王府用银票换小王爷。
也多亏了这样,王爷才寻到了小王爷的下落,将小王爷带回王府。
小王爷回府的时候,已经快九岁了,模样变了不少,老王爷还好,倒是王妃有百般担忧,生怕魏氏身边的孩子,并非自己的亲骨肉。
甚至都没有亲自去迎接小王爷。
等小王爷回到府中,太妃对这个失而复得的儿子,表面上尚亲近,背地里也有诸多埋怨。
九岁了,除了小时候认一些字,其余的一概不知,更有许多坊间学来的毛病,府中的锦衣玉食不喜欢,却想要什么野菜饼。
不光如此,还念念不忘村中那一家子。
太妃那会儿已经生下了长女,肚子里又怀了一个,怎么都觉得自己的长子不该这般,便是
普通显贵家的孩子,也早开了心智,但小王爷还是一副蠢笨的模样,平日里连话都不肯说,怀疑是在战乱时伤到了头,寻来京中最好的郎中给小王爷医治。
陈妈妈也是那时候去小王爷院子里管事的,就是在那会儿她听说,小王爷被村中姓赵的人家迷了心智,那些人根本不是表面上的良善。
王府接小王爷回来的时候,给了那家人不少银钱,那家人发现小王爷出身可能不一般,三番两次讨要物什,终于惹怒了太妃,太妃给了一笔不小的银钱,将那家人打发了,还设法让那家人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