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动用京中的关系去洮州,仿佛自暴自弃般,洮州通判,不足挂齿,洮州、岷州又在冯家的掌心握着,京中好友都劝说他,莫要前往,此去与自戕没什么差别。
可……他还是拿定了主意。
中了状元之后,他爹就说他,愚钝偏又刚正,挤去太师身边,想要励精图治报国报民,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果然被他爹言中,他沦落至此也就罢了,他爹也气得背井离乡,他若是还不跟过去尽孝道,岂不枉为人子?
“辛苦夫人了。”宋光彦看向妻室,又看看马车里面睡着的小女儿和已经懂事的大儿子。
“大爷别这么说,”宋大奶奶徐氏道,“我看也未必不好,离开京城,大爷也轻松不少,远离朝堂也就不愁那些事了,就算洮州在冯家手里,只要大爷您做好自己的事,冯家未必就会向您动手。”
“您回不去京城,不过一个小官而已,冯家也没精神理会您了。”
话是这样说,冯家又能放过谁?
冯家根本不用自己动手,他底下的那些爪牙就能收拾了他们。
宋光彦早就想明白了,此去不会太平,但他也顾不得许多。
“这次动身的时候,我还去求了签,”徐氏道,“签文上说,我们北上去寻爹是对的,还说这一去,不但能平安,还能添丁进口,家宅兴旺,喜事连连。”
宋光彦点点头:“希望吧!”嘴上这样说不过是安抚徐氏,其实他对那签文……半个字都不信。
什么添丁进口,家宅兴旺还好说,他与徐氏都年轻
,多生几个孩儿罢了。
喜事连连……
家里孩子都小,喜从何来?
都是骗人银钱的罢了。
他别的不想,如果能让他缓过一口气,伸手救救那些与他一同被贬的同僚也好。
徐氏伸手递给宋光彦一个炊饼。
宋光彦将炊饼送到嘴边,不由地又叹了口气:“不知道爹能不能吃上这些。”他爹最喜欢吃鸡蛋,恐怕现在鸡蛋没得吃了,只要别饿着就好。
……
天将黑了。
赵洛泱和赵学礼等人浩浩荡荡从寨子上回来。
大家忙碌了一整日,却不觉得疲累,腰间有沉甸甸的银钱,车上又换来的物件儿,只要看着这些,大家就有了精神。
驴车上,众人还商议明日要做些什么。
“将村里半大小子也叫过来吧,”牛道昌和赵学礼凑在一起,“不用寨子上给工钱,就是让那些小子给咱打打下手,等他们学成了,活儿干的多了,再算人头不迟。”
赵学礼点头:“行。”活儿干的快,还能做些别的。
羊圈那边的粪窖盖完,牛圈那边还等着呢!
现在不是缺活儿,是缺人手。
妇人们则是看着车上的物什,王氏家里没拿出啥来跟寨子的人换,她看着车上的毛皮直眼馋。
家里牛兴、牛盛两个孩子衣服单薄,如果缝上一块毛皮,也就不会那么冷了。
大家一路上说说笑笑,一不留神就看到了凤霞村。
杨老太她们早就在村口等着了。
赵元让、赵元吉这些半大孩子先跑过来,几个孩子先往驴车上看,看到驴车上拉了不少的东西,眼睛都跟着亮起来。
“拿去寨子上的东西都卖了吗?”赵元让忍不住问罗真娘。
罗真娘点了点头。
几个孩子脸上笑容更深了,然后就有人往村子里跑去报信。
“卖了,都卖了,换回好多东西。”
杨老太、曹老太、许阿奶等人腿脚本就不好,没能去寨子上,但她们让女眷们捎了东西去换物什,从大家离开村子,到现在她们等的就是这个消息。
现在几张脸上纷纷挂上了笑容。
杨老太倒是很镇定:“就跟你们说,你不用担心,东西好,不怕卖不出去,尤其是针线活儿。”
寨子上的人有那功夫都是伺候牛羊了,他们手里没有大牲口,只能做这些零碎活儿,就跟她孙女说的,这叫啥?互相依赖,互相弥补。
杨老太弄不清楚小孙女从哪里学到这些个词儿,总之就是他们没有的,我们有,我们没有的,他们有。
大家凑在一起,互相换一换那不就都有了?
驴车进了村子,十六户的人都聚在了一起,他们也不怕外面冷了,就这驴车便说起来。
去了寨子上的人,手里都有沉甸甸的钱袋子。
“真的给了那么多?”曹老太问儿子曹成。
“那还有假?”曹成笑着道,“但这里可不光是咱们的,还有洛姐儿和村里的呢。”
曹老太笑着道:“知道,知道。”
一百文
就拿出十五文来,十文放进村里,五文给洛姐儿。大家本想再多给,但洛姐儿就只要这些。
十七个汉子,一共赚了一千七百文。
一百七十文给村里,八十五文给赵洛泱。
大家将银钱数出来交给赵学礼。
罗真娘和谢寡妇那边也算出银钱,十三个妇人,不算换、卖物件儿的银钱,一共赚了两贯多银钱。
二百三十文给村里,一百一十五文给赵洛泱。
听到这个数,赵学礼和牛道昌不禁一怔,他们干活儿竟然没比上妇人。
赵学礼不禁问:“怎么会那么多?”
罗真娘道:“有些活计没做完,但是提前给了银钱,明日我们就没你们多了,不过我们也会加人手。”
前半句话让汉子们松口气,不过后面的话,让他们又羡慕起来。
眼下,看起来好像他们更合适,每天都要给那么多银钱,可是仔细想想……女眷那边也好啊,干得多赚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