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人被迫觅王侯(448)+番外

“谢大人,”赵景云向谢忱行礼,“城中的人都拿下了,却还要我们一个个问审,还请谢大人、薛大人与我一同去衙署商议一下此事。”

薛定立即摆手:“我只是路过,还有要务在身,既然洮州没事,我这就带着人走了。”

赵景云露出意外的神情。

谢忱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薛定杀了朱有庆,转身就又走了,好像这一切真的跟他没有半点关系。

明明知晓他们都是在做戏,可他又没法拆穿。

薛定看向谢忱:“反正我做了什么,上官一直瞧着,朝廷问起来,就劳烦上官为我说几句。”

果然在这里等着他。

谢忱只能答应,眼下这样的情形,他也是无路可选。

……

赵洛泱下了城楼,就瞧见赵学景和赵学义扶着她爹走过来。

她爹腿上绑着布巾,能看到鲜血渗出来。

赵洛泱急忙上前:“爹,这是怎么了?”

“没事,”赵学礼自己摇手,“为了救人被丁家护院砍伤了,伤口不深,已经上了药,过些日子就好了。”

伤口确实不深,赵学义当时在一旁都瞧见了。

赵学景寻来个石墩子让赵学礼坐下歇脚儿。

赵洛泱见父亲脸色不太好,等到三叔、四叔去寻驴车时,她低声道:“阿爹,是不是还遇到了什么事?”

“也没啥,”赵学礼道,“就是看到一些事,有点吃惊……缓一缓也就好了。”

她爹没说明白,但是赵洛泱也隐约猜到了,于是没有追问,这话还是等回到村中再说。

城中那些与冯家勾结的人,要么死了送去义庄,要么被押送去了衙署,闹腾了一整日,城里渐渐安稳下来。

大家陆陆续续前往北城,北城几口大锅里都是煮好的饭食,今天流民们可以饱饱地吃上一顿。

迁民和百姓也准备回到村中。

赵学景和赵学礼赶车,赵洛泱扶着赵学礼坐在上面,另一架车上拉的都是赵元让和赵元宝、牛兴等人搜来的物什,大多都是衣物和鞋子,这些东西衙署留着没用处,分给迁民们刚刚好。

杨老太和女眷们早就回到村中,正张罗着做饭食,忙了一天,要让大伙儿早点吃上饭。

驴车到了凤霞村,几个人进了村子,就发现今天的凤霞村与往常有些不一样,村子里都是人,显得格外热闹。

第322章 一起

凤霞村之前西村和东村隔开了,高里正私底下吩咐,不准东村人与西村人走动。

可现在就不一样了。

东村人被孟高领着一起状告了高里正,高氏族人要么被押入大牢,要么在家中战战兢兢等着朝廷来问审,东村显然已经不归高里正管束了。

所以孟高的媳妇钟氏,就带着女眷来了西村。不过她们来西村之前,还是有点不好意思的,毕竟被高家逼着做过为难西村的事儿,西村有难的时候,他们也没超前儿,就跟躲在旁边看热闹一样。

现在人家好了,他们却巴巴地过来了。

钟氏庆幸孟高早早就与东村来往,而且在这时候带着大伙儿一起对付高家,要不然这日后该咋相处?

钟氏满心忧愁,不过在见到杨老太那一刻,就全都烟消云散了。

杨老太热络地招呼西村女眷。

“我刚去城里看过了,你们就放心吧,没啥大事,一会儿他们就都能好好的回来。”

大家的汉子都在城里呢,听到这话能不欢喜?

钟氏身后的那些妇人之前不敢言语,听到这话,也就仗着胆子问起来:“大娘,城里都安稳了?”

杨老太点点头:“京里来了上官,正帮着赵大人一起收拾那些人呢,我看今天衙署大牢要装不下了。”

与高里正串通的那些人到底有多少,东村的人心里都有数,要不然他们能不敢反抗?

妇人们还有话要问,杨老太却忽然看了看天道:“你们都做饭食了吗?”

钟氏等人这才想起来:“还没有呢。”

闹出了这么大的事,谁有心思做饭啊,全都战战兢兢地等结果呢。

“你们啊,还是年轻,”杨老太佝偻着身子,背着手往村里走,“就是有天大的事,也得吃喝啊,大家一天没闲着,搬东西又去城里帮衙差,肚子里早就没食儿了,一会儿回来看到冷锅冷灶,能不生气?”

钟氏不由自主地脸上挂了笑容:“这不是……着急吗?就怕……有点啥闪失。”说完,她觉得,哎呦,这话着实不该说,正想着开口埋怨自己。

杨老太却道:“真有事儿了,饿着肚子就更不对了,到时候那些黑心的找咱们算账,空着肚子能有力气对付他们?”

这下大家都笑了。

杨老太道:“走吧,咱们

去烧火做饭,有啥事就在灶房里说,一会儿大家回来了,就都凑在一起吃。”

妇人们都满心欢喜。

“我家有晒好的菜干,我回去拿过来。”

“我家还有准备好的腊肉。”

杨老太道:“我还有昨儿才炸的春盘。这一凑就好几个菜。”

有了事儿做,大家的心反而踏实了,妇人们开始从东村、西村进进出出。热热闹闹凑在一起干活儿,之前那些生分就都没了。

杨老太趁着这个功夫给大伙儿讲故事:“我那小孙女儿,本是好心拦下个商贾,嘱咐他们等城里的乱子平了,再去衙署换文书,结果没想到他们是京中来的上官。”

大家不禁夸赞赵洛泱。

杨老太接着道:“后来我们在人群中,想看看情形帮帮忙,结果人群中冒出好几个刺客,一下子就将我们冲散了,我也是听衙差说,小孙女救下了京中的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