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不想离开,就想这样安静地望着她,陪在她身侧。
“小鬏鬏,”时玖轻声道,“我们又可以在一起守岁了。”
……
年节到了。
到处都是一片喜气,但有人还在不停地赶路。
宋光彦昨日收到了从洮州送来的信函,说洮州出了事,但宋老太爷一切平安,按理说宋光彦应该放下心。
可是他却依旧紧紧皱着
眉头,不敢有半点的松懈。
无他,因为这段时间他的眼皮总跳,几乎夜夜都会梦见他爹,他爹拿着一根棍子不停地打他的头,教训他:“不肖子孙,不肖子孙,再不来,就赶不上给你爹送终了。”
父子连心,宋光彦觉得,那信函不如他的梦来的准,他爹可能出事了。
至于信函上为何不提此事,可能是怕他路上担忧,这才刻意地避开。
宋光彦想到从小到大,父亲对他的教诲,他出事之后,就将年迈的爹丢在了老家,没能好好照应……
果然是不肖子孙。
想到这里宋光彦就眼睛发红,身边的妻子见状安慰道:“老爷不要着急,梦哪里能做的准呢?爹不会有事的?”
“家里没有多少钱财了,”宋光彦道,“爹身子一直不好,身边只留下二爷侍奉,洮州真的出了事……爹怎么可能不被波及?”
徐氏心里明白自家老爷说的对,她也就没再找借口,只是道:“等快到洮州的时候,我们买些鸡子儿,给爹带回去,还有……再弄些补身子的药材。”
他们这一路也是风餐露宿,日子过的委实拮据,这么冷的天,大家都吃干饼泡热水,就是为了能省些银钱给宋老太爷。
宋光彦道:“委屈你们了。”
“老爷这是哪里的话,”徐氏心中叹息,“只要我们一家人好好的。”话这么说,心里却盘算着,买鸡子的时候,是不是该买些麻,万一老太爷有个三长两短,总要好好置办身后事。
徐氏心里发酸,却不敢当着宋光彦的面哭,只好偷偷抹泪。
“就要到洮州了,”徐氏道,“三日之内肯定能赶到。”
宋光彦点头,不再多言语,一直看着长长的官路,脑海中浮现的都是他爹孤零零躺在炕上,孤苦无依的情形。
到了洮州之后到底如何,谁也不知道,但是他心里已经有了准备,无论什么样子都要接受。
“爹,您再等等我,”宋光彦抿了抿干裂的嘴唇,“儿子来了。”
……
坐在衙署里,烤着暖炉,喝着热茶的宋太爷,忽然重重地打了个喷嚏。
第345章 耳熟
不远处的赵景云看向宋太爷,不禁满脸羡慕。
赵景云道:“不知道又是谁在惦记着您,不像我,就算整日在衙署,也没有人来问一问。”
宋太爷想起这个,下意识地弯起了嘴唇。
虽说他这些日子劳累了些,不但要管着村中几个小子读书,还得来衙署算账,但……小徒弟确实懂得哄他欢喜。
每天来衙署的时候,几个徒弟一起将他送来,接他回村子也是大动干戈,一群弟子簇拥着往回走。
身边有了人,他整个人都变得挺拔了几分。
路上都有人问:“这是哪家的先生。”
宋太爷不是喜欢招摇的人,更不在意那些投来的尊敬的目光,他只是……看在小狐狸一番诚心,不得不敷衍一下罢了。
想到这里,宋太爷从怀里拿出一块奶酪放在了小泥炉上,一边看着奶酪渐渐变软,一边道:“我一个快要入土的老翁,谁会惦记着?”
赵景云听着宋太爷的话,不禁眨了眨眼睛,这明显的表里不一,说的跟做的不一样,没有人惦记,您这奶酪哪里来的?
宋太爷感觉到了赵景云的怨念,撩开眼皮:“徒弟嘱咐的,让我定然要记得吃,若是不吃,少不了要聒噪。”
“你还年纪小哩,不用羡慕这些。”
赵景云心里似是被人又捅了一刀,他年纪还小?这是说他这么大岁数了,家里还有一个红杏出墙的妻室,将弟弟和妻室下狱之后,家中长辈连信函也不肯回他,他可当真是孑然一身了。
赵景云正想到这里,不由地叹了口气,低下头瞧见宋太爷用两根准备好的竹签,将奶酪卷起来,卷成两个,然后居然将其中一个递了过来。
赵景云有些惊诧,没想到宋太爷能给他东西吃。
“大人不要?”宋太爷说着就要将奶酪收回去。
赵景云立即接下:“要。”
宋太爷露出一抹笑容,真让小狐狸说对了,赵大人是个嘴馋的。
乳酪还有些烫,但是烫着吃尤其的软嫩,真是香得很。
“怪不得会在集市上卖的这么好,”赵景云咽下了一口道,“当真好吃的紧。”
提及这个,赵景云不得不佩服凤霞村的人,人家都热热闹闹过年节,他们还出来卖奶酪。
别说这新奇的东西大家都没吃过,引来不少人想要尝一尝。
这一尝不要紧,名声就传了出去,现在大家都知晓凤霞村卖一种烤奶酪,那味儿比啥都香,而且吃了对身子还有好处。
赵景云凑到宋太爷身边:“上元节够不够卖?”
“不知晓,”宋太爷道,“这些事,我也不会问。”
赵景云笑着道:“那是!怎么样反正也不会短您一口吃的。”
宋太爷看起来
还是瘦,但脸色却红润得紧,身子养好了,胃口也跟着好多了,现在能比之前多吃半碗稻米饭。
过年节也不用自己张罗,身上的长袍、皮袄,脚上的靴子,头上还有皮帽,全都是赵家人置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