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爷说着捋了捋胡须:“可若是他们找过来,就要直接去衙署了。”
徐氏怔怔地看着自家爹,从前有人说爹脑子厉害,她还没太觉得,可现在她觉得很可怕,爹这是封了赵老太爷回家的路啊。
如果赵老太爷真的想要与杨老太太破镜重圆,就要冒着鸡飞蛋打的危险,这一招委实厉害得很。
杨老太仔细地听着:“先生这么说也对。”从前她咋没想起来呢?防着那两个畜生,倒不如先下了套等着他们,若是他们敢胡来,先要摔个狗啃泥。
宋太爷接着道:“你也不用担心赵学礼三个兄弟,我这样做也是为他们好,洮州之前的财物你们要记清楚才是,免得日后他们回来倒打一耙,诬你们藏了祖产没分。”
“好,”杨老太立即拿了主意,“就照先生说的做。”
宋太爷的手从胡须上挪下来:“那我来为你们写诉状。”
这么快?
杨老太担心地道:“先生这身子……”
“不碍事,”宋太爷道,“不过是几个字,还算不得什么,等我写完也不用你们出面,直接让光彦拿去衙署。”
杨老太连书信都没看,这件事就定下来了,可她又不能说啥,宋先生连饭都没吃,就帮忙写状纸,她这个求人帮忙的还能埋怨人不成?
宋太爷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将状纸念一遍交给宋光彦,嘱咐道:“仔细看看,不能让外人来将赵家的银钱骗去。”
外人……徐氏心里感叹,爹委实会说话。
宋光彦仔仔细细地看了两遍,只觉得他爹这状纸考虑的再周全不过,赵家老太爷真的来闹事,不但什么都拿不走,还要赔银钱出来,而且一顿板子是少不了的。
宋太爷正觉得舒畅,院子里传来脚步声,紧接着赵洛泱撩开帘子走进屋。
之前宋太爷都好好的,可是一见到小狐狸来了,不知为啥老脸登时一热,就像是做了坏事被人捉了个正着。
杨老太看到自家小孙女,忙招了招手:“洛姐儿,你来了正好,宋先生帮咱们写了状纸,这不正要送去衙署,你也来看看。”
写状纸?
赵洛泱看向宋先生,什么状纸?要状告谁?她才不在家一会儿,怎么好像发生了许多事呢?
还有……先生不是病了吗?眼下这神采奕奕的模样,咋看都不像啊!
第386章 都留下
赵洛泱将状纸看了一遍,然后看向宋先生。
宋先生正专心致志地喝着手里的茶,视线牢牢地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有向她这边瞟一眼。
时玖道:“先生这是怕赵启坤寻到机会找回洮州啊。”
这心里得多防备,才将路堵得死死的,即便赵启坤回来,面对的也是告状,都闹到衙署上去了,还能再做一家人吗?
肯定是不行了。
姜还是老的辣,在这方面时玖觉得宋先生比他要厉害的多,他都没能让查硕永远回不了洮州。
时玖想到这里,忽然觉得也可以试一试,如果查硕回到了吐蕃,坐上了高位,那么查硕以后也不能随随便便踏入大齐。
赵洛泱在脑海中与时玖道:“你什么时候发现的?先生对我阿奶……”
时玖道:“之前与你提过,但也没敢作准。”
赵洛泱觉得手里握着的不是状纸而是证据,先生的心思已经摆在这里,那她阿奶呢?
杨老太道:“有了先生这状纸,就不怕他们再动什么歪心思。”
赵洛泱点头道:“先生想的很周全。”
杨老太吩咐赵洛泱:“小心点,等墨干了再收起来。”目光都盯在状纸上,没有往宋太爷那里看一眼。
赵洛泱不禁一笑,看来先生想要有个结果,还远着呢。赵洛泱倒是没什么思量,只要她阿奶愿意怎么都行。
等到墨干了,赵洛泱将状纸交给宋光彦,这才跟她奶一起回到了赵家,宋光彦和徐氏都送出来。
徐氏不忘记感谢杨老太:“还是您手艺好,我咋学也学不会。”
杨老太笑着道:“没啥难的,这两日我过来给做饭食。”
徐氏心中欢喜:“还要麻烦您。”
杨老太很是爽朗:“宋先生教着我们家孩子,这点不算什么。”
徐氏道:“别看我爹不说什么,但他心里都想的明白,往后您就知晓了。”
杨老太自然知晓,宋太爷这一路没少照顾他们家,若不是心软,凭啥收她家孩子做学生,非亲非故的,宋太爷也不图点啥。
光凭这一点,杨老太
就得多照应着。
赵洛泱正竖着耳朵听,脑海中传来时玖的叹息声。
“怎么了?”赵洛泱忙问。
时玖道:“没什么,就觉得宋先生有个好儿媳。”不像他姑母,不但不帮着他说话,还想着与他抢人,到底是侄子不如儿。
徐氏站在墙洞,将杨老太等人送回赵家院子,想着如何将这红线牵紧了。
“老爷,”徐氏道,“我觉得咱们这墙洞不但不能修,还得弄大一点,最好做个月亮门,就像京中富贵人家那样。”
宋光彦皱起眉头:“做月亮门?那不成一家了?”
徐氏白了宋光彦一眼,成一家人那就好了。她琢磨着应该帮赵家做点啥,先给杨老太做身衣服吧,总归是媳妇,这都是她该做的。
杨老太也觉得有些奇怪,这次去宋家,宋太爷的媳妇对她好似格外热络,不过她没往心里去,宋家人一向都是有礼数的,可能是觉得麻烦到了她。
等到赵学礼等人都回来了,大家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杨老太才拿出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