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人被迫觅王侯(67)+番外

她还嫌自己算的慢?

时玖道:“你现在筹算的很好。”

赵洛泱

道:“现在买卖的东西太少,以后若是多起来,恐怕就没这么容易了。”

“时玖,你肯定会筹算,”赵洛泱道,“有空你教教我,我们俩也能比一比,看谁算的更快。”

时玖无言,他不会无聊地与赵洛泱做这种事。

将三个陶罐重新装满了面粉,赵洛泱才让赵元让、赵元吉进屋来搬。

终于有机会与阿姐单独说话了。

赵元吉忍不住急着道:“阿姐,咱们家做的面粉能卖这么贵?那以后到了洮州也不用怕挨饿了。”

赵洛泱一时没听明白,她静静地看着一脸激动的赵元吉,她这个弟弟是不是傻了。

赵洛泱道:“哪有什么做面粉的方子?”

没有?

赵元吉睁大了眼睛,简直不可置信。

赵洛泱无奈,家里有没有方子他们不知晓?有的话岂会这样穷?

“阿姐的面粉不是从家中背出来的吗?二伯会磨面粉,是不是阿爷教的?”赵元吉道,“我都听到了,阿姐就是这样与掌柜说的。”

“那都是骗人的。”

赵洛泱无奈,以后不能让三弟单独出去,他这么憨,定会被人伢子拐走。

赵洛泱道:“面粉是从钱家村来的,你们又不是不知晓?快点,背上面粉走吧!还要跑好几趟呢。”

家里都是小陶罐,得装好多次,不能一下子拿出去,因为跑的次数越多,她越好做手脚。

没错,虽然有酒楼伙计帮忙,赵洛泱还是准备亲力亲为,这样随时都能浑水摸鱼。

赵元吉脑海中一片混乱,都是骗人的?他们将酒楼掌柜骗了?他转过头,两个人无声地对视。

赵元让猜到阿姐说的一切都是假的,可阿姐说的实在是太真了,能将骗人的话,说成这样的,阿姐是第一个。

赵洛泱提醒两个弟弟:“走路小心些,别将东西摔了。”

赵元吉木然地点头,半晌才向赵元让喃喃道:“二哥,你说……阿姐那些骗人的话,听起来咋那么真呢?比真的都真。”

赵元让镇定地道:“也就你相信,我从一开始就知道是假的,那么说话都是为了帮阿姐,好让掌柜的相信咱。”

是他傻吗?赵元吉抿了抿干燥的嘴唇,只有他这么傻?

……

赵学礼做完文书出来时,没有看到赵洛泱和赵元让、赵元吉三个,他心里一动,难不成仨孩子跑出去了?

这样想着,赵学礼就往衙署门口走去。

正要问守门的衙差有没有见到三个孩子。

衙差就先开口:“赵家爷们儿,你们家的孩子真厉害,卖了好多东西,这来来回回跑了有五趟了。”

啥?赵学礼惊诧,跑了五趟了?都卖了啥?

赵学礼正要再开口,就看到赵洛泱带着赵元让、赵元吉脚步轻盈地走了过来。

第48章 不满意

赵洛泱和赵元让、赵元吉来来回回背东西,开始是面粉,然后是鸡蛋,几趟下来,三个人跑得满头大汗。

不过赵元让、赵元吉脸上没有疲倦,反而都是喜气,他们亲眼看着周掌柜给了银钱,加起来好大的一堆,好像比他们之前的家底儿还多呢。

泰兴楼的掌柜也很满意,让伙计给了他们三块米糕,本来他们想留着,阿姐却盯着他们都吃了。

“吃饱了,好有力气干活,赚了银钱再给家里人买。”这是阿姐说的。

卖了面粉之后,阿姐又带着他们四处卖鸡蛋。

赵元让从卖鸡蛋开始,就觉得自己脑子不好用了。

钱家村的鸡蛋,是他跟着四叔、阿姐一户户收的,所以他记得很清楚,钱家村一共收了三大筐鸡蛋,可他们一趟趟卖出去的,总觉得比三筐要多。

赵元让之所以不敢确定,那是因为卖鸡蛋的时候,他们姐弟分开了。

阿姐让他们跟着泰兴楼的伙计,四处去小酒楼送鸡蛋。阿姐自己则在集市上叫卖,阿姐卖出去多少鸡蛋,他是不知晓的,但很快赵元让就不去想这些了,不管怎么样,他们确定没卖亏,没卖亏就是赚钱了。

赵元让和赵元吉欢欢喜喜,赵洛泱却觉得自己亏了,之前在路上把鸡蛋卖给宋太爷,最少卖过两文钱,最多卖过六文钱,从钱家村收蛋才一文钱一个,集市上卖鸡蛋也是一文钱一个,不过钱家村多给了他们三十個蛋。

他们大概收了不到三百个蛋,这么一算,一个蛋不值一文钱,而她从系统里兑换鸡蛋出来,一个蛋却要0.4元,比一文钱要多。

她混进去三百个蛋,换出来不过三百文罢了。

如果卖给宋太爷,那就是六百文,当然宋太爷吃不了那么多鸡蛋,要不是需要钱,她是无论如何不会这样兑鸡蛋的。

唉,真亏。

花了120元财富值,才得了三百文。

要知道她这次倒腾面粉,财富值不降反升,多了542元呢。

赵洛泱在脑海中与时玖一起看着她的财富值明细。

财富值:2585.89元

这次财富值的波动,兑换面粉花了108元,兑换鸡蛋花了120元,将所有面粉卖掉之后,财富值增加了542元,但是鸡蛋卖掉之后没有涨财富值,因为从系统兑换出来的鸡蛋,卖出去没赚钱,好在亏钱的生意,系统也不会倒扣钱。

她手里有近四贯银钱,陈家村买面粉花了八百文,鸡蛋花了二百九十四文,本钱是一贯零九十四个铜钱。

整体算起来自然不亏,银钱赚了近三贯,财富值涨了522元。

但是赵洛泱发现自己不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