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人被迫觅王侯(845)+番外

“太师,我等先行一步。”

将领起身带着兵卒上前厮杀,他们要为太师争得时间,太师不可能脱身了,但也不能受屈辱。

太师握着腰间的佩剑,他看向一旁没有动手的萧煜。此时此刻,真正的王见王,只不过情形与太师预想的太不一样了。

他已经没有了任何胜算。

太师抽出了长剑,剑身冰凉,他继续盯着萧煜,他该将这个人永远印刻在脑海中。

太师挥手,将剑身架在脖颈上,几乎同时,他用足了力气抹了过去。

激战的将领又被长枪刺中,鲜血从他身上各处淌出来,他再也支撑不住了,但他觉得时间应该够了。

他们血战只是为了给太师争取足够的时间自戕,他们可以死,但不能让武卫军砍下太师的头颅。

这就是他们最后的执念。

将领倒地之后,他艰难地转过头看向

河边,就在这一刻,他却睁大了眼睛,本该已经死去的太师却依旧站在原地。

将领眼睛中满是疑问,他想要说话,却只能喷出一口鲜血。

为什么?太师没有赴死?

将领等待着,可是最后一刻,他看到的是太师丢下了手中的剑。

……

太师丢下手中的佩剑,他看着萧煜:“豫王,我有些话要与你说。”

太师选择了贪生。

割下去,血喷出来,一切就结束了,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

就算能保住他的体面,又如何?

萧煜还是能砍下他的头颅前去京城邀功,所以他要再做一次尝试,试着活下来。

可能是太师的选择让他们失去了最后的勇气,剩余的将士纷纷丢下手中利器,太师见状皱起眉头。

事情到了这一步,更加无法挽回。

太师道:“这些人都是听信了我的话,他们降了之后,还请豫王留他们一条性命。”

本来对太师失望的将士,听到这里眼眶跟着发红,他们似是明白太师为何没有死了,太师活下来,就是要为他们求情。

不过突然传来的一个声音却打断了他们的思量。

“你自刎于此,剩下的人都不用死。”

萧煜淡然地看着太师。

太师整个人一颤,似是能感觉到身上最后一块遮羞布被萧煜毫不留情地撤掉。

“三、二、一……”

萧煜的喊声过后,太师的脸色变得格外难看,他身边的护卫甚至向后退了两步,许多的目光都闪烁着怀疑的神情。

太师一下子没有了往日的高傲和睿智,整个人看起来就是个佝偻着后背,五十来岁的老人。

“我有话要与豫王说,还请豫王借一步。”

萧煜显然不想给他这个机会。

“还是不想死?”

太师强打精神露出一抹笑容:“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豫王真的不想听?错过了,豫王会后悔。”

说到这里,太师顿了顿:“也许豫王一直在意的人,会因此丧命,豫王也还是不想听吗?”

第665章 凯旋

萧煜不说话,太师不禁捏紧了手,眼下这样的情势,不是比谁更有耐心的时候,因为萧煜随手一挥就可以要了他的性命,所以太师只能拿出让萧煜改变想法的东西。

想到这里,太师伸手入怀,拿出一封信函。

“先皇过世之前给皇上留下不少人手,这信函上所写的名字,都是这些年我查出来的,不过这上面的所写仅仅是我知晓的一半,若是豫王想要全部,可与我详谈。”

太师能说出这些,就是笃定萧煜查到的没有这么多,萧旻也没有将所有一切都告知萧煜。

他没做过皇帝,但在皇帝身边侍奉过,也算将皇帝的心思揣摩了清楚。

这么一个唯一的位置,谁都想要,坐在上面,高高在上,也会如坐针毡,特别是在自己无法掌控政局的时候。

萧旻或许表现的十分信赖萧煜,但太师知晓萧旻必然会有所保留,这就是一个幼帝的恐惧。

于是出京之后,他仍旧命人悄悄探查,试图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还真的让他查到了些证据。

先皇给萧旻留下的人手,萧旻没有完全告知萧煜。

查出这些很重要,也许会成为离间两兄弟的关键,可惜当时两军对峙,想要用一封信免了这场战事是不可能的,于是太师将信函带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不过他没想过会在这样的时候拿出来。

武卫军上前去拿,发现信函没有蹊跷,这才递给了萧煜。

“豫王亲手在京城布防,对信函上的人名应该不陌生,看看就知晓我说的是真是假。”

太师道:“当年被先皇托付时,我也想做个忠臣良相,可惜时间久了,我发现先皇早就在我身边留下眼线,那些人搜罗我与朝臣来往的证据,为我罗织罪名。坐在我这个位置上,怎么可能半点不徇私?即便我没有做,同僚们也总会看在我的面子上,给我的家人、朋友、学生们些方便。”

“于是在皇上登基第一年,我族中就有人贪墨了田产。”

太师说到这里深吸一口气:“王爷

是不是要说,身为朝廷官员,自然要秉公办事,我也是这样思量,于是将族人送入大牢。可惜一旦被盯上,这样的事就没完没了,族人、亲朋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收了别人的好处。”

“那些人就将这一桩桩记下来,等着皇上还政后,用这些证据置我于死地,我死不要紧,却还要牵连身边人。既然提前知晓了这些,难不成就能眼睁睁看着这些事发生?这些年我没有续弦,没有生子,孑然一身,就是不想多几个人让我牵挂,我也想过顺其自然,可……时间久了就愈发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