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娇百味(112)
事实上,真正爱吃鱼脍的,并非熙明帝,而是其夫君。
在某种程度上,顾仲祁平步青云,全赖荣王举荐和齐王赏识。
他掌管御膳和宫宴,不但对皇亲国戚的饮食喜好十分了解,就连御前出没朝臣、近卫的膳食偏好也尤为关注,甚至特意记录每一个人爱吃什么,讨厌什么,筹备盛大宴会时,会尽可能调配合理方案。
其余人见了宁王,必定会率先想起他的亲王身份、有何战功、与何人交好。
但顾仲祁脑中冒出的却是——宁王犹爱笋、烤肉、豆腐、鱼、鸡汤和海虾,嫌田螺吃起来麻烦。
即便连宁王身边的五名指挥使,他都能记得钱俞不吃肥肉、柯竺忌腥辣、江泓好鱼羹、狄昆无辣不欢、袁峻爱吃素。
至于他们因何居官、可曾婚配等,顾仲连一概不知,更无兴趣打听。
他专注于自己的所长与职责,并未因长兄担任吏部尚书而刻薄同僚,也不会为了荣华富贵而削尖脑袋攀附权贵,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深得宫中人赞赏。
此番请假三日前来接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二叔,却意外发觉,与家人同行的,不仅有荣王世子,更有宁王及其部属……再听宁王张口便喊他“岳父”,顾仲祁惊得肝胆俱裂。
顾家上下显然不识小青年“阿维”便是赫赫有名的宁亲王。
而与之神态亲密的顾逸亭,似乎也被蒙在鼓里。
顾仲祁知晓真相,岂能坦然自若?
一得空闲,当即来请示。
宋显维正在书房案前,提笔写信函给熙明帝座下的密探首领老萧。
听闻意中人的父亲请见,他急忙落款封缄,请其入内。
书房空空荡荡,仅有两三个未放满的书架,古董杂玩等物摆得整整齐齐,倒是墙壁上锋芒锐利的刀枪和精雕良弓挂了一大堆。
见四下无人,顾仲祁忐忑之意更盛,尚未看清宁王的面容,立即深深一揖:“下官参见宁王殿下。”
宋显维莞尔一笑:“顾大人无须多礼,本王身有要务,暂不能公开身份,能瞒则瞒,你可得替本王守住此秘密。”
顾仲祁笑容微僵,唯唯诺诺片晌后,欲言又止。
宋显维与他曾在宫中有数面之缘,却从未真正交谈过,此际从中捕捉到他的疑惑与不安,遂淡笑发问:“顾家对本王,可有什么意见?”
顾仲祁瞬时心慌:“您、您何出此言?”
宋显维叹了口气,语调隐含无尽哀伤。
“本王南行时巧遇顾家人,对令媛倾心,唯愿纳她为妃,只恨迟迟未能告知身世。可她虽待我极好,却认定‘宁王’是个‘不近人情、不好女色,冷面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睚眦必报,捏死人如捏死蚂蚁’的可怖之人……
“她每次听见本王名号就一脸不悦,还不许别人提及。本王想请教顾大人,顾家上下,是否对本王存有偏见?”
顾仲祁腿脚发软,几乎要下跪:“殿殿殿下!绝绝绝绝对没没没有的事!”
见宋显维蹙眉,他立马补充道:“下下下官一贯教导子女,不论身在何地,也也也要极力维护皇权、忠君爱国敬业守法……兴许是近年下官与贱内疏于管教,兼之岭南民风开放、言论自由,亭亭她习惯信口开河,一时没没没表达清楚,但下官保证,她内心绝无藐藐藐视皇亲国戚之意!”
他一紧张,再度变得结结巴巴,额角渗汗,形容狼狈,定了定神,续道:“殿下年年年少时曾掌玺数月,临朝掌政,乃乃乃治国安民之材;后来又、又横刀立马,守卫疆土,清剿山匪,除暴安良……顾家全族无不钦佩,对您那是……万万万分的景仰和敬重啊!”
顾仲祁绞尽脑汁,拼凑出几句赞扬之词,暗恨平日没多背诵一些歌功颂德的客套话。
宋显维直视他,似在思索他话里含义,判断当中的真伪。
虽无以往的黝黑肤色与粗犷胡子,但眸光中的威严与森然半分未减。
顾仲祁禁不住抹了把汗。
良久,宋显维方淡淡一笑,打破绵长沉默。
“哦!这么说来,本王若上门提亲,您老人家……没意见吧?”
顾仲祁被他口中的“您老人家”吓得语无伦次:“没没没意见的!您随便提,随便亲……”
“噗……岳父大人的心意,本王明白,”宋显维笑容灿烂如盛春暖日,“那,本王就不客气了。”
欸?刚才说啥来着?什么不客气?
顾仲祁张口结舌,已彻底凌乱。
*****
夜色渐浓,美味佳肴香气渗入东风,飘散而出时,顾逸亭在紫陌和“柳家”侍女的协助下,换上秀彩斋所献的绸裳,佩戴撷春斋提供的华美首饰。
镜中人青丝半绾半垂,如墨瀑倾香,发上鎏金红宝石发簪上与绚丽珠花玲珑可爱。
她本就眉如远山,眸含秋水,往日在家或在途中不施脂粉、衣裳简朴,尚未至惊艳的地步,而今稍加打扮,霎时间光华流丽,明艳动人。
“小娘子当真美若天仙!世所罕见!”
“难怪殿……六爷如此宠爱!”
“是啊,随便一打扮,已是颠倒众生……”
侍女们目露艳羡之光,赞不绝口。
类似的赞美之言,顾逸亭前世听了好些年。
如今再入耳,确有光阴交叠之错觉。
她领众人出屋,步态盈盈,穿行庭院。
提花纱罗裙上如云霞飘扬,半透的茜色轻丝褙子因廊下灯火骤添暖意。
行至聆莺居大门,只见淡薄月光下,那俊朗小青年一身暗流云纹的灰白缎袍,外披玄青色云鹤纹大氅,瞬即显得神采奕奕,徒增沉渊镇定的老成,又不失意气风发的逼人贵气。